锐评|不想上学只想直播?警惕孩子被网红“洗脑”

锐评|不想上学只想直播?警惕孩子被网红“洗脑”
2024年05月30日 18:53 长安观察

过去半个月,网红郭有才经历了大起大落。这一波流量带来的真金白银,刺激着越来越多的素人涌入直播间,甚至有家长感慨,“孩子现在已经不想上学了,只想搞直播”。

作为一种新兴业态,直播本身无可厚非。但“流量至上”模式下,“一朝爆红、坐地吸金”的暴富效应愈演愈烈,“干什么都不如当主播”“能吸睛播什么都行”的心态急速传染。为了出位,一些人装疯卖傻、炫丑炫富、哗众取宠、信口雌黄,而造谣生事、庸俗恶俗的赛道上,还真有人赚得盆满钵满。如此这般,导致病态的网红文化大行其道,一个显而易见的影响是,严重消解了奋斗的价值。特别是很多青少年,本身辨别力和自制力就有限,看到出名博利如此简单,很容易红了眼昏了头。有媒体调查显示,在孩子最向往的职业中,“网红”占了一半以上。中演协报告显示,2022年的直播从业者中,18-29岁年龄段主播最多,占全部主播的64.2%。

青少年如朝阳,本身有无限可能,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希望他们脚踏实地追求更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倘若很多青少年被“洗脑”,不思学海拼搏,只想一红了之,丧失奋进的斗志,失去理想的追求,沉溺在“一夜暴富”的网络幻梦中,那不仅是个人的悲哀,也将是社会的危机。

在直播经济飞速发展之时,更要警惕对世风的影响,对青少年的影响。2021年出台的《关于加强网络文化市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规定,要严管严控未成年人参与网络表演,对于违规行为依法严肃处理。但如何区分合理出镜和借机牟利,还要在监管实践中进一步厘清。另外,相关平台主体也要担起主体责任。通过算法排查、人工标注等方式,向少年主播说“不”,同时不断校正唯流量的收益机制,倒逼更多主播遵守公序良俗、履行社会责任,而不是通过劣质流量获得巨大收益。

没有正确的三观,网红越红危害越大,流量越高影响越坏。是时候对流量机制、网红文化进行再认识了。让孩子们在健康、积极、正能量的环境中成长,才是守护我们这个社会的未来。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