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选调生离职嘉峪关,比分数更重的是担当

锐评|选调生离职嘉峪关,比分数更重的是担当
2024年05月30日 19:24 长安观察

随着《山花寻海树,不如就春风》一文走红,武大选调生离职嘉峪关一事持续引发热议。作者在文中自陈,对选调分配的地点很不满意,却在父母亲人的苦劝下半推半就,可等到投身工作后仍懊悔、不甘。据当地回应,这位研究生本人已申请取消录用资格,组织已批准。

高校毕业生涉世未深,选错职业赛道并不稀奇,按程序申请离职也属个人自由,而此事之所以引发巨大争议,很大原因还是此文中浓浓的“傲慢与偏见”。尽管作者是甘肃人,却将嘉峪关描述成“落后的戈壁滩小县城”,称自己“在那里被禁锢,动弹不得”。且不说嘉峪关市区早已今非昔比,就凭这位同学对于服务过的地方如此恶语相向,也完全不符人们对名校生的印象、对选调生的期待。她还真有必要听其母校一言,“人生的路还有很长,希望这位同学经历此事件后,能真正成长、担当有为。”

同样值得玩味的是,在这位同学对求职经历的长篇回顾中,充斥着诸多细节,却对至为重要的选调生或公务员工作未曾着墨。公务员,是一种公职身份,无论在哪条战线发光发热,都要为人民服务,也面临着更加严格的纪律约束与组织要求。随着国家发展任务日渐繁重,公务员群体普遍承压更重,一线岗位繁忙加班已属常态,“一张报纸坐一天”“端茶送水扫地”的状态可能只存在于某些虚幻想象之中。对于选调生、公务员工作的实质内容缺乏认知,仅有“体面”“稳定”“清闲”“地位高”等功利期待,即便不在嘉峪关,去到其向往的大城市又能坚持多久?或许每一位打算考公考编入体制的年轻人皆当自问初心,究竟只是为了“铁饭碗”“图清闲”,还是能够坚守岗位、奉公办事、为民服务?

工作就业是人生大事。围绕此事引发的争论纠结并不鲜见,在家庭之中尤其如此。初出“象牙塔”的学生,普遍怀揣着对于未来的美好想象;而父母长辈,则多半会有更现实具体的考量。且不论二者孰是孰非,有必要明确讨论的基本前提——对于目标工作有真实理性的了解。任何职业有其精彩的一面,也就会有相应的压力与烦恼。向往公务员的稳定,是否能接受繁杂事项;羡慕校园生活的简单,能否忍耐三尺讲台的枯燥;眼热都市精英的光鲜,能否扛住高压力、快节奏?“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缺少基本信息的争执讨论,看似热烈却纯属空谈,很难有什么建设性。如果拍脑门决策,再加上几分“精致的、极端的利己主义”,那恐怕无论作何选择,最后都会不甘不愿。

“唯热爱可抵岁月漫长”。哪项工作都不是混日子,热爱与兴趣,才是坚持下去最原始也最持久的动力。在双向选择中,招聘方特别是公职单位,要重视应试分数更要考察责任担当,而求职者做好理性调研、校正心理预期、端正职业精神,才可能减少双方不必要的试错成本。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