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强行“美颜”只会砸了预制菜的锅

锐评|强行“美颜”只会砸了预制菜的锅
2024年06月06日 18:34 长安观察

此前,多部委已联合发布通知,明确预制菜“不添加防腐剂”“严格食品添加剂使用”。但有媒体调查发现,由于预制菜普遍缺乏“锅气”,不少商家正暗暗利用添加“锅气香精”等方法,对预制菜进行“美颜”。

所谓“锅气”,是指食物在大火爆炒等高温烹饪中发生一系列反应,从而赋予菜肴更佳的层次、色泽与风味,这与厨师的技艺、火候的控制紧密相关,常常被认为是佳肴的灵魂。预制菜多为冷冻、冷藏贮存,上桌前采用微波炉、蒸锅、水煮等方式加热,自然很难产生“锅气”。于是便有人搞出了所谓“锅气香精”,只需滴上几滴,便能让食物加热后呈现出猛火快炒下特有的焦香风味。“锅气”,就这样通过科技和狠活实现了复刻。

“锅气香精”的成分是什么?对健康是否有影响?明明是预制,非装成现炒,又是否涉嫌欺诈?要知道,“预制菜”这三个字本就让一些消费者心里打鼓,倘若硬在“锅气”上做文章,让身份未明、标准不清的香精猛料掺和进来,只会让情况更复杂,折损刚刚建立起来的基本信任。货不对板刻意隐瞒,比老老实实承认没有“锅气”更砸招牌,消费者不傻,也不会总当这样的“冤大头”。

当下,大多数人工作生活节奏匆匆,预制菜因方便快捷、价格实惠等特点,可以有效解决一些人“不会做、不好吃、没时间”的难题。方便面、速冻水饺,这些预制食品都曾受到争议,如今已被大众广为接受,就是因为其没有藏着掖着,将各项标准明示且符合规范。纵然食品行业工业化的趋势不可阻挡,但在菜系多样、口味各异的中餐领域,任何食品添加剂都无法解决“众口难调”的问题。只有标准清晰、味道适口、安全可靠,消费者才愿意尝试、敢于尝试,这也直接关系到预制菜行业的未来发展。标准化管理下的预制菜,不应在“锅气”之类问题上耍花活儿,而要努力保证安全品质以及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

味蕾连人心,食以安为先。让消费者吃得放心、吃得美味,就要在预制菜所涉及的各个环节完善相应标准,充分尽到提醒义务,将选择权交给消费者。唯有认真守护“舌尖上的安全”,预制菜才能抓住消费者的胃,更赢得消费者的心。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