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周日,北京马拉松在天安门广场前鸣枪开跑,3万名选手踏上赛道。从全民参与的大众盛会,到密集举办的顶级赛事,“日日有活动、天天有赛事”是大家的共同感受,火热的“中国赛季”正释放出强大的溢出效应。
(一)
金秋,向来是举办马拉松的黄金时节。据不完全统计,仅11月3日当天,就有北京马拉松赛、郑州马拉松赛、西安马拉松赛等在各地举办。按照赛事规模估算,2日至3日的两天时间里,全国各类参赛跑者总人数达40万人。
即便比赛和参赛名额不少,一些影响力大的头部赛事依旧“一签难求”。以北京马拉松为例,3万人的参赛名额,有超过18万人提交报名信息。诸多网友调侃“中签就像中彩票”,全国马拉松赛事的火爆程度可见一斑。
除了跑者的狂欢,一系列顶级国际赛事也在国内上演巅峰对决。仅国庆长假期间,全国各地举办的各类具备一定规模的体育赛事就超2000场。从网球、乒乓球等球类项目,到皮划艇、游泳等水上运动,不少刚在奥运夺金的顶尖运动员转眼相聚中国。
社交媒体上,精彩的赛事、多样的玩法总能引发全民讨论。很多体育迷表示,“就像逛公园、看演出一样,各类比赛多到看不完、参与不完,观赛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了。”
(二)
赛事诠释“竞技”,同样关乎“经济”。
今天的体育赛事绝不仅仅是一场胜负较量,更会带动文旅、酒店、餐饮等诸多下游领域,而很多城市则把握住了这个天然的“流量”入口。
“一日比赛,多日停留”。就拿上个月结束的中网来说,除了门票收入外,其综合消费额超2500万元,较去年增长近40%。今年的北马报名者中,外地跑者占比高达79%。而根据相关研究,一场马拉松赛事的外地参与者对吃、住、行、游、购、娱等间接消费的带动比例高达1∶13。可以说,“跟着赛事去旅行”已经成了当下潮流,火爆的赛事也一度拓展了旅游业的外延。
往深了看,体育对于一座城市的塑造,远不止刺激消费等“有形”改变,更重要的还是带动全民健身,进而提倡健康、多元的生活理念。如今有一个显而易见的倾向是,各地举办的体育赛事不再只看中“专业”,越来越强调“大众”;不再拘泥于体育场,越来越多活动走进商圈、社区,走进更多群众的日常生活。
这其实也解释了,为什么各个城市都竞相举办马拉松,2023年我国举办的马拉松赛事数量约580场,31个省份的500多个县市都加入了这场“嘉年华”。带动旅游、拉动投资只是一方面,在主办方精心设计的跑马路线中,城市经典景点被串珠成链,最终展示的其实是绚烂的“城市名片”。
(三)
“中国赛季”,何以火爆?
热门比赛观众爆满,不得不提及顶级运动员的个人魅力。眼下有一个很火的词叫“郑钦文效应”,说的是郑钦文对中国网球运动的推动力。带着奥运金牌光环来到2024中网,郑钦文首秀上座率高达95%,连赛前训练都吸引了大批球迷。
更重要的是,我国近些年打造出了一系列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旗舰赛事,而这本身就与一国经济崛起息息相关。一项广为人知的研究显示,人均GDP高于3500美元时,人们会倾向静态文化消费,而超过5000美元时,则会开始关注健康问题。从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到越来越多国际赛事“用脚投票”,再到全民健身、大众体育“热辣滚烫”,持续升级的体育热潮,无疑是中国经济腾飞的又一佐证。
“体育强国的基础在于群众体育”。高涨的运动热情背后,不能忽视的是庞大的群众基础,以及持续不断的政策支持。多年以来,我国一直为各项群众性体育活动创造条件。在这个过程中,国人选择的运动项目也越来越广、越来越新。从传统的跑步、游泳、足球,到近来火爆的徒步、攀岩、冲浪等新兴项目,群众体育的土壤愈发肥沃,进而迸发出万亿元体育产业。
十年前,全民健身就上升为国家战略,如今已成为全民共识。对于国人而言,体育不仅是专业运动员在国际赛场上争金夺银、展现中国风貌的窗口,它更通过多元的形式、丰富的样态,作为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嵌入每个人的日常生活。
(四)
我国体育产业从无到有、由弱渐强,当然也要承认,作为一项“慢产业”,目前我国的体育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较为突出。
以场地设施供给为例,我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89平方米,但还是会出现诸如球场“一位难求”等现实情况。再如,大规模赛事在大城市遍地开花,而很多小城市仍旧缺少举办正规比赛的条件。
近年来,贵州台江“村BA”、榕江“村超”、海南“村排”先后出圈,网上网下一片呐喊助威。对这些群众性赛事的积极扶持和培育,同样是在弥补发展落差。
在建设体育强国的道路上,我们起步虽晚,但正一步步迎头赶上。而在推动体育产业腾飞的进程中,其他国家的经验也能提供某些借鉴意义。
有的老牌体育强国打造起了特色小镇,发展综合性运动旅游。比如,美国科罗拉多州的阿斯本曾是个废弃银矿,滑雪产业崛起后,培训、赛事、商业、房地产也都一跃而起。
广袤的中国要山有山、要水有水,在类似产业上无疑拥有巨大潜力,而这样的发展模式已经有所苗头。作为2022年冬奥会雪上项目主赛场,崇礼被国内外专家誉为“我国发展雪产业最理想的区域之一”,冬天有顶尖滑雪场地,非雪季则适合开展徒步、登山、山地自行车、越野车试驾等户外运动。做精品牌、拓展产业,凭借得天独厚的条件,这里的新故事值得期待。
从20世纪初的“奥运三问”,到新时代的“双奥之城”;从1932年刘长春一人参加奥运会,到如今我国成为参加奥运会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从90年代足球、篮球、排球等运动进行职业化改革,到奥运亚运大运等体育盛会成功举办……今天的中国,正昂首迈向体育强国,期待更多国人参与体育、享受生活、共筑未来。
图源:视觉中国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