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本报报道,在朝阳区草场地155号院里,有一栋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老楼。最近,供热服务单位贴出通知称,今年将不再为楼中27户居民继续供热。
供热受阻主要症结,就在于“没人管”“出钱难”。据悉,该楼的前身为企业自建房屋,没有房产证、村集体土地的属性导致居民无法落户,本就存在诸多历史遗留问题。往年尚有产权单位缴纳部分采暖费用并统筹居民均摊剩余份额,可如今,产权单位撒手不干,上级公司也表示“概不负责”,集中供热自然就卡壳了。若用电取暖,不仅费用过高,老化线路也难以负载;有人自购设备,却改动全楼管线,导致矛盾不断激化。眼看天越来越冷,难题就悬在了这儿。
冬季供暖是居民的共同关切。上述事件属于个案,但确有不少小区存在其他“难念的经”。每有类似治理议题,大家往往你有你的道理、我有我的立场,若听之任之,很容易拖成“老大难”。可反过来看,能抽丝剥茧、理清旧账的案例也有一些。比如,某小区缺少物业,街乡指定应急物业先办事,让居民尽快考察聘用;某小区加装电梯,区级财政“以奖代补”,带动物业公司、产权单位、业主共同出资。这些有效路径,都少不了有人站出来协调张罗,挨家挨户做工作,一个单位一个单位地跑。眼下,上述老楼所在属地也在积极行动,相信办法总会比困难多,定能尽快磨出更优解。
供暖管道连着千家万户,更连着多方主体。近日,本市已经陆续启动供热系统打压试水工作,相关单位也在全天候“接诉即办”确保服务质量。供暖季大考才刚刚开始,从过往来看,一些情况是可以预见的。比如,老楼的管道设备容易出现突发堵塞爆裂,新房已交付入住但供热系统可能还在验收,还有小区在供暖费用上长期扯皮……这些问题协调起来往往要费一番周章。但天气变化不等人,老幼群体更需格外关怀照应。主动做好预案,提前张罗商议,抓紧时间解决,才能让大家安心过冬。
一个“暖”字,凝聚着民生期盼,彰显着城市温度。期待各方都能主动“向前一步”,在破解难题中不断提升治理效能。
图源:视觉中国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