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出于高效生产管理还是出于生物安全防控和增效降本,批次化生产已经是规模猪场的急迫需求和必然选择!”
2024年11月28-29日,“2024母猪产业大会暨第二届规模猪场母猪批次化生产产业峰会”在南昌盛大召开,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刘彦研究员在峰会上做了《猪批次化生产精准繁殖调控技术与新产品研发进展》主题报告。
刘彦研究员在分享中围绕繁殖调控与批次化生产、定时输精及繁殖调控原理、繁殖调控技术研究进展和关键药物研发进展几个方面的内容展开分享。
产业结构升级推动批次化生产技术普及
刘彦研究员分析称:“当前我国生猪产业规模化程度已经超68%,下一步中小养殖企业可能仍会加速出局,头部企业产能扩张加速。在这种产业大变局之下,规模猪场占比还会逐步提升,对生产模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而批次化生产通过繁殖调控技术使猪群实现同批发情、同批配种、同批分娩;同批次断奶仔猪、生长育肥猪群按整栋舍“全进全出”……这样可以有效控制疾病的传播,从而大大提升了猪场的养殖效率。
目前,国内众多规模猪场均采用了批次化生产模式。尤其后非瘟时代,大型、超大型规模场出栏体量与日俱增,对生产管理、工艺、场内生物安全提出更大挑战,对批次化生产的需求更为迫切。
从国外数据来看,批次化生产一来可以提高疫病防控效果与生产性能,提高生长育肥速度,减少猪群肺部疾病,同时也提高了母猪繁殖效率。二来可以节本增效。数据显示,断奶前阶段的经济效益每头增加9.67英镑;生长阶段的经济效益每头猪增加8.48英镑。在整个批次化生产过程中,猪群药物成本降低45%,饲料报酬增加5%,缩短出栏时间11天。
国内来看,“3周批批次生产”可增加猪场内人均管理猪只头数,同时PSY增加2.08头、MSY增加2.05头,出栏日龄减少11天。
定时输精技术是精准批次化生产的关键
刘彦研究员指出,批次化生产关键依赖母猪定时输精,核心技术是母猪的同步化繁殖调控!
难得的是,当前国内母猪批次化繁殖生产技术落地也恰逢时机。例如传统年均衡的连续式生产是全年周均衡的繁殖、需要配备专职的配种员,且只限于本场的公猪自繁。而全进全出的批次化生产模式采用的定时输精技术,降低了发情配种的门槛,并且社会化公猪站兴起,为批次化繁殖的集中配种提供大批量猪精液,再配合低剂量深部输精技术,可以节约配种时间与使用公猪精液的剂量,这些都推动了批次化技术的落地与快速发展。
刘彦研究员强调,定时输精技术主要是通过模拟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生殖内分泌调控机制,使用外源激素调控母猪,使猪群达到发情周期同步化、卵泡发育同步化、排卵同步化。
实现同步发情的方法为:后备母猪统一饲喂、停喂烯丙孕素;经产母猪则为同步断奶。卵泡发育同步化则需用PMSG等促卵泡素来调控。在PMSG处理基础上,使用GnRH等类似物诱导LH峰,使排卵时间更为集中,为定时输精创造条件。
定时输精的繁殖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据了解,母猪发情调控已有70余年研究历史;最早1949年发现外源促性腺激素可增加母猪排卵数。
首先,刘彦研究员列举了关于诱导卵泡同步发育的PMSG、PG600使用效果。PMSG处理8-10月龄后备母猪,配种后6天检测发现排卵数及存活胚胎数显著增加,但是到妊娠第24d胚胎丢失和退化也显著增加。PG600处理后备母猪在5-10天内集中发情;处理断奶母猪,缩短了断奶发情间隔1.1天。
在诱导同步排卵方面,刘彦研究员分别阐述了戈那瑞林及其类似药物曲普瑞林、布舍瑞林诱导同步排卵的效果,同时说明了曲普瑞林凝胶对排卵集中度的影响。实验数据显示,PMSG联合曲普瑞林组合诱发LH峰的效果优于曲普瑞林单独处理的效果;eCG联合布舍瑞林处理可显著缩短注射排卵间隔;200μg 剂量的曲普瑞林凝胶处理后48h母猪排卵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且排卵集中度最好。
不过,采用定时输精技术也不是完全高枕无忧。“事实上,GnRH处理后排卵集中度并非100%,导致引入的定时输精程序在我国不同猪场应用批次妊娠率波动”。此外,无法突破卵泡黑箱限制、无法判定确切排卵时间等都是当前我国定时输精技术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制约着该项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刘彦研究员说。
那么问题来了:国内定时输精程序该如何优化?
刘彦研究员指出,首先要解决繁殖调控的及时有效的评价方法:即“建立可视化检测方法,直观评价外源激素处理后的卵泡发育、排卵效果。”
刘彦研究员提到,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与中国农大项目组共同探索,将B超影像技术引入母猪卵泡发育与排卵研究,以直观可视、无损检查母猪卵泡生长发育、排卵变化规律的方式,建立母猪卵巢对外源激素应答的准确评价方法。在此基础上,开发了批次化母猪卵泡发育B超影像数据库。
有了相应的技术支撑,定时输精技术在国内有了本土化改进。B超检测发现,经产母猪GnRH处理后24-48h之外还有部分母猪过早或过晚排卵,按照既有定时输精程序配种会导致受胎率下降。两点查情定时输精技术可增加查情补配,解决少数“排卵不够集中而漏配”问题。而发情促排定时输精技术可以把握最佳的促排时间,进而提升妊娠率。
繁殖调控关键药物研发进展
众所周知,批次化生产离不开烯丙孕素等核心繁殖调控药物的支撑,十三五期间,国内研发出烯丙孕素产品,获国家二类新兽药,填补了我国母猪批次化生产药物空白,奠定技术研发药物基础!如今的烯丙孕素片剂也产品也已经上市,得到市场的青睐!
报告最后,刘彦研究员提到在药物方面,现有PMSG等为提取物,原料受限、批次稳定性问题,而长效重组猪促卵泡素有望解决这样问题。长效重组猪促卵泡素表达量高、活性高、且更同源、更安全……且已经取得重大研究进展!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