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或成最大赢家!星际飞船滞留太空, 英媒:波音飞船问题很严重

马斯克或成最大赢家!星际飞船滞留太空, 英媒:波音飞船问题很严重
2024年06月20日 13:01 星辰大海路上的种花家

NASA应该相当无语,波音CST-100 Starliner(星际航线)飞船又双叒叕的漏气已经整的NASA脸色有点不太好了,NASA不得不宣布再次推迟波音飞船返回的时间,从此前6月14日推迟到18日,现在又推迟到不早于22日,看来波音飞船的问题很严重。

英媒《每日邮报》则指出,在波音飞船发射前就有“吹哨人”再三警告飞船问题很严重,但波音还是强行发射了!目前滞留在太空的星际航线飞船漏气正在不断发生,时间越久问题越严重,NASA极有可能会派遣载人龙飞船前往太空接回两名宇航员,英媒指出,马斯克或成为这次漏气事故的最大赢家!

波音飞船吹哨人要小心了:前两人都死于非命

美国宇航局在6月14日表示,波音星际航线飞船需要额外的时间“完成出发计划和运营”,包括对星际航线系统进行一些最初未在空间站停留期间进行的额外测试。波音公司副总裁兼商用机组项目经理马克·纳皮 (Mark Nappi) 在关于最新延期的声明中表示:

“我们有机会在空间站上呆更长时间、进行更多测试,这将为我们的工作提供宝贵的数据。在空间站上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可以最大限度地为所有合作伙伴,包括我们的机组人员提供学习机会。”

NASA与波音技术团队为星际航线飞船安排的测试主要包括飞船后部推进器的简短测试,具体方式是八个推进器中的七个将以两次脉冲方式启动,总持续时间约为一秒,以测试发动机是否工作正常。

估计大家有点懵圈,波音飞船是漏气问题,怎么又跑去测试发动机了?原因是这样的,从发射前就开始漏气的波音飞船,发射后继续漏气,但据波音的工程师表示漏气很微量,不影响飞船发动机工作。

然而在6月5日发射成功入轨后,6月6日与国际空间站对接时却发现8个发动机中有5个发动机被星载计算机认为故障无法使用,波音工程师在线恢复了四个发动机上线,最终使得对接工作顺利完成,但到现在都不清楚当时5台发动机为何“意外”离线!

美国宇航局商业乘员项目经理史蒂夫·斯蒂奇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我们正在继续了解星际客机的能力,为让它在空间站执行为期六个月的对接任务的长期目标做准备。”不过他并未提及漏气原因与解决办法,因为就在飞船与空间站对接后不久检测到了第五次泄漏。

波音的星际航线飞船最初计划在国际空间站停留八天,也就是6月14日返回地球,但NASA将其原定在6月14日的出发时间推迟至6月18日,后来又推迟到了不早于22日!目前史蒂夫·斯蒂奇又放风称要进行6个月的长期准备,这可非常不妙!

英媒《每日邮报》:强行发射,波音问题很严重

6月14日的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了波音星际航线飞船的尴尬境地,回顾了波音飞船发生泄露的几个时间节点:

  • 第一次泄漏:原定在5月6日发射当天技术团队发现阀门有氦气泄漏,取消了发射任务。
  • 第二次泄漏:6月5日发射后再次发生氦气泄漏;
  • 第三次泄漏:发射当天与Atlas火箭分离数小时后,NASA称飞船出现了两处泄漏
  • 第四次泄漏:6月6日靠泊国际空间站后发生了第四次泄漏;
  • 第五次泄漏:6月10日波音飞船发生了第五次氦气泄露事件;

波音的工程师怀疑是一个有缺陷的密封橡胶圈,这个密封圈与纽扣大小差不多,但目前还无法确认,工程师唯一能确认的事目前泄漏量非常微小,不会影响星际航线飞船返回。然而一而再再而三发生的泄漏事件与发动机意外离线事故让NASA如履薄冰。

一系列的问题引发美国宇航局一名承包商的担忧,他敦促NASA“重新进行安全检查,并重新审查安全协议,以确保星际客机在发生灾难性事件之前是安全的”。前太空系统指挥官兼空间技术收购经理鲁迪·里多尔菲 (Rudy Ridolfi) 则表示:“好消息是他们在国际空间站(星际航线飞船的两名宇航员可以一直呆在国际空间站),而不是像阿波罗13号那样试图从月球返回地球。”

《每日邮报》曾在5月31日报道称,波音的星际航线发飞船问题不少,NASA的承包商、ValveTech 总裁艾琳·法维尔就曾在5月8日警告NASA和波音:

“作为NASA的重要合作伙伴和阀门专家,我们强烈敦促他们不要尝试第二次发射,因为发射台上存在发生灾难的风险。”

法维尔澄清说,她并不是在呼吁永久停止星际航线的发射,也不是在呼吁停止波音公司的项目本身,这两个项目都是美国宇航局商业载人计划 (CCP) 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只是要求在发射前进行积极而严格的安全审查。

波音星际航线自2011年以来一直在测试其 CST-100 星际客机,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故障,2019年首次无人飞行时还因为时钟问题无法和国际空间站对接,第二次无人飞行时遭遇了多台发动机故障,并且落地后还发现烧蚀不均匀现象,这个问题极端严重。

此前已经有多次警告,其中还包括波音公司前质量工程师萨姆·萨勒普尔(Sam Salehpour)在参议院作证。萨利普尔上个月在公开听证会上告​诉参议院调查人员: “尽管波音公司的官员一再宣称,但波音公司并不存在安全文化。”

波音是美军工巨头,也是全球最大的民用客机制造商,但近些年来一一直被客机事故困扰,门塞爆裂导致舱门掉落、 发动机空中起火以及两起导致346人丧生的坠机事故,波音已经深陷丑闻,目前问题已经相当严重。

波音舱门掉落

今年3月11日,波音公司前质量高管约翰·米切尔·巴内特被发现死在南卡罗来纳州查尔斯顿县一家酒店停车场的卡车里。当地警方称巴内特死于“自伤的枪伤”,证据指向了自杀!此前巴内特曾经就波音的问题连续举报,并且还准备在3月在当地法庭出席对波音指控的作证。

4月30日,波音公司生产安全和产品质量问题又一名举报人乔舒亚·迪安突发疾病去世,终年45岁。据《西雅图时报》5月1日报道,迪安住在堪萨斯州威奇托市,身体一向很好,生活方式健康。家属表示两周前,迪安突然因呼吸困难就住院,但随后病情不断恶化最终死亡。

“两任”波音飞机的吹哨人都意外死亡,这让大家对波音飞船的吹哨人萨姆·萨勒普尔的命运非常担忧,目前他举报的问题差不多已经应验,波音飞船是否存在其他致命问题还是个未知数,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波音飞船绝不无辜!

宇航员怎么返回?马斯克意外成最大赢家

波音星际航线飞船是和SpaceX的龙飞船一起中标NASA的商业载人航天发展计划研制的载人飞船,主要应用方向是往返地球与国际空间站的“定期航班”,飞船直径4.56米,总高度5.03米,内部空间11立方米,最多可载7名宇航员,设计寿命:自由飞行60小时,停泊空间站210天,与SpaceX的龙飞船大致在同一水平。

如鲁迪·里多尔菲所说,波音飞船的两位宇航员最大的幸运就是目前对接在空间站上,只要他们愿意可以在国际空间站上一直“住”下去,并且波音飞船也能在空间站上“系泊”至少210天,可以“待机”到明年1月份,有的是大把的时间来解决问题。

这次泄漏的是高压氦气,是飞船主发动机对燃料和氧化剂加压的压力源,泄漏超过阈值会导致发动机推力不足甚至无法启动,要是在返回途中出现这种事故,最坏的情况就是船毁人亡,最好的就是在轨等待救援,在宇航员进入飞船返回地球时其自由飞行时间也就60小时,发射后对接已经用了一半多,那么剩下也就二十几个小时,这个风险太大,所以宇航员不如窝在国际空间站内等待救援。

NASA总得比俄罗斯航天局长点志气吧

2022年12月15日,俄罗斯对接在国际空间站的MS-22联盟号飞船遭遇微陨石撞击,导致轨道舱冷却剂泄露,俄罗斯航天局原本打算让宇航员坐破损的飞船返回地面,但最终还是考虑到安全问题选择了发射一艘空飞船接回了这三名宇航员。

当时俄罗斯正处在俄乌战争的最艰难时刻,俄航天局都能作出如此选择,现在美国的条件比俄罗斯当年要好NN倍,所以NASA在这次“救援”上是不是要比俄罗斯做得更好点?其实早就有专家建议了:

  • 纽约大学航空航天工程学教授仓林胜男 (Katsuo Kurabayashi) 表示:“鉴于星际航线目前的情况,NASA 可能会决定使用替代航天器,例如 SpaceX 的龙飞船,将宇航员安全送回家。
  • 南加州大学宇航学教授迈克·格伦特曼也表示,“SpaceX 更有可能在可预见的未来提供额外的发射服务,将宇航员送回来。”

办法只有一个,目前国际空间站上没有多余的飞船,只有俄罗斯MS-24联盟号飞船,乘坐三人,将于9月24日返回,还有一艘龙飞船8号,也就是C206.5 ♺ 奋进号,预计将于2024年第三季度返回,可以乘坐私人,但目前国际空间站上有3+4+2,总共有9人,因为龙飞船原本可以载7人但因为安全问题被NASA限制到了4人。

因此如果要救援的话只有一个办法,发射第二艘龙飞船上天接回两名波音飞船的宇航员!这就很有趣了,因为波音的星际航线飞船与SpaceX的载人龙飞船原本就是竞争的死对手,当年一起竞标的,但后来SpaceX早就在2020首次成功载人飞行,波音的星际航线飞船4年后才首次载人飞行!

这拖延也就罢了,但是研发费用比龙飞船高出11亿美元,承运合同比SpaceX高了16亿美元,预算超支15亿美元,但是载人首飞却比龙飞船晚了4年,每张船票的价格9000万美元,比龙飞船的5500万美元出60%,而且在几次飞行过程中还持续不断地出现各种故障,NASA的高官都麻了!

不过这倒是意外的让马斯克成为了最大的赢家,因为波音本来就是SpaceX是竞争国际空间站“航班”的最大对手,这次波音落难还是SpaceX的龙飞船做了拯救宇航员的超级英雄,这就是一次活广告,马斯克又长脸了。

龙飞船每张船票只要5500万美元,两张1.1亿美元,也不是特别贵,至少比波音自己发射要1.8亿美元节省多了,这可是笔划算买卖!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