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因高空抛物、坠物造成的伤害事件频频发生,高空抛物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
什么属于高空抛物?首先来理清高空抛物的定义。在高空抛物的认定中,“高空”和“物品”认定是关键。
高空是指“距地面较高的空间”,高低都是相对而言的,没有一个统一的“高空”标准。我国《高处作业分级》规定:“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作业,都称为高处作业”。高空也不单是指高层建筑,在低层或多层建筑附近、在因地形等原因形成高层落差的陡坡、人行天桥等地方都可能被称为高空。
对于“物品”的认定,具体来说,原则上是指固体物,也可能存在部分高密度、腐蚀性、毒害性、高温的液体。至于固体物的具体种类,无法一一明确列举或者排除,简单来说应该是人为原因抛下的人造物而非自然产物,比如牛顿被苹果砸中,就不属于人为高空抛物行为。
万丈高楼平地起,安防是个大问题。看起来不起眼的小东西,从高空落下,会带来难以想象的破坏力。有数据表明,一个鸡蛋从4楼抛下来就会让人起肿包;从8楼抛下来就可以让人头皮破损;从18楼高甩下来就可以砸破行人的头骨;从25楼抛下可能导致人当场丧命,因为从上而下的力度会变得很大。
针对高空抛物,国家不断完善法律规章及监管体系。《民法典》中规定“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将高空抛物列为法律明文禁止的行为。2021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正式生效实施,其中新增了高空抛物罪。
高空抛物罪入刑,显示出国家治理这一“城市病”的决心。刑事责任的追究要求证据确凿、侵权人明确。高空抛物具有突发性,且事件发生时间短、速度快,现实中监控摄像头拍摄的画面往往不够全面和清晰,导致事件发生后想要找到肇事者并不容易,即便有嫌疑人,也存在取证困难等痛点。
发现难、取证难、责任追究难、肇事者违法成本低等,种种原因使得高空抛物成为社区管理的难点之一,也被称为“悬在城市上空的痛”。因而,如果能通过技术手段,对高空抛物进行监控和预警,同时帮助高空抛物案件取证,就能更好地保障生命安全、助力法律践行。
值得庆幸的是,随着AI技术在算力和算法等方面的突破,高空抛物产生的系列问题正在得到解决。
按照传统调查方法,一旦出现高空抛物事件,只能通过人工上门走访和调看监控录像来排查。如果抛物时间点不确定,工作人员则需要盯着录像一帧帧查,需要花费很多时间。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孵化的企业——北京中科睿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团队,研发了一套"金瞳"高空安防系统。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这套系统最大的亮点是将先进的高通量计算技术与传统安防经验相结合,进行高空抛物实时预警、追溯。
高空抛物不容易被发现,跟目标物较小、速度较快等原因有关,此外还容易受夜晚天黑、雾霾、雨雪天气等天气影响。“金瞳”高空安防系统集成了红外等拍摄设备,因此夜晚也可以清晰记录,保障其可在全天候 “捕捉”高空抛物等异常行为。
基于高通量计算技术,该系统能以较高的能效比处理视频流数据及各类并行数据,从而可实现及时、准确的高空抛物监测,解决前文提到需要一帧帧查看录像的问题。
一旦发生高空抛物时间,通过“金瞳”高空安防系统后台,可以对高空抛物整个过程进行回溯,通过抛物点定位和抛物轨迹复现,协助办事人员更快找到肇事户主。抛物关键时段的原始录像也可以成为案件调查的佐证材料,在减轻追溯取证工作量的同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此外,这个系统可以在物品被抛出的瞬间,系统实时推送报警信息给相关负责人员,更重要的是,可以在监控现场辅以声光报警器进行联动预警。让人们在物体被抛出的第一时间进行避让,可以降低危险事件的发生概率。
如果回到30年前,跟当时的人说,这个世界上有从天而降的灾难,也许会让人想到电闪雷鸣,而现在从天而降可能还有人祸。高空抛物危及生命安全,法律法规的实施是一种约束的手段,高空抛物监控预警也是一种手段,都是以减少悲剧发生为目的。希望法律和科技的双管齐下,能让我们早日找回“头顶上的安全”。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