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匠名师吴有训(1897-1977)
吴有训院士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物理学家,而且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和科学研究组织者。 钱三强、钱伟长、杨振宁、邓稼先、李政道等知名学者都曾是他的学生。
“毕竟我是个中国人。”1926年6月,在美国物理学会召开的第140届会议上,吴有训一个人就宣读了三篇论文。因为他研究的“多种物质X射线散射曲线”原理,加速了国际学术界对“康普顿效应”的认识,这时已倍受美国物理学界推崇。但在获得博士学位后不久,吴有训就打点行装踏上归途。原因是,家乡有人邀请他参与筹办江西大学。此后,即使办学计划因战乱流产,即使国内缺乏科研条件,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他仍一直在中国的教育和科学组织岗位上不懈奋斗。1938年,在日寇狂轰滥炸的恶劣环境下,吴有训还应急需在昆明创建了中国首个金属物理研究所并兼任所长,为我国金属物理学科培养了一批骨干人才。1946年,在“国立中央大学”任校长的吴有训给20名出国留学生讲话时再次强调:“我们在科学技术上必须攀登,以实力取得声誉。你们是国内选出来的年轻一代,可别忘了,自己是中国人”。
“科学工作,在精细与有恒。”这是吴有训先生给胡伦积的赠言,也是他一生践行的原则。“在科学实验中要重视每个细节,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在清华讲授第一堂物理实验课时,吴有训要求学生用一根两厘米长的短尺,度量一段3米的距离,度量一定要准确。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实验,但要求必须精细,稍有疏忽,就会出错。“实验物理的学习,要从使用螺丝刀开始”。吴有训在美国求学的时候就掌握了超群的实验技能,到清华大学教学后又手把手地教大家掌握烧玻璃的火候和吹玻璃的技术。他还要求物理系的学生选修一些工学院的课,如制图,车钳工工艺,电工学,化学热力学等。有的同学因为功课忙,思想上有抵触,吴有训却极力劝说大家多做实验、学习实验技术。他的学生因此受益很多,比如钱三强,因为能够自己动手制作简单的实验设备和放射化学用的玻璃仪器,在法国求学时很快得到约里奥·居里夫妇的赏识。后来,也正是强调试验物理的吴有训,提出并坚持在中科院增设电子研究所,捕捉并顺应了电子技术迅猛发展的国际潮流,成为新中国电子学科研工作的开端。
“凭自己实力去考,不要有其他希望。”吴有训的两个儿子曾随家从昆明到重庆拟投考中大附中。吴有训对他们这样说。考取后,这两个孩子平时在校旧服破衣,排长队吃饭,一切从无特殊。解放战争爆发后,目睹国民党的腐败无能、共产党的朝气蓬勃、人民解放军和老百姓的鱼水情深,满怀强烈报国热忱的吴有训毅然决定留在新中国,先后担任了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如今的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所长和中科院副院长,继续为我国科技发展、基础理论研究和科技人才培养作贡献。他帮助、举荐了一大批学者,但却对家人要求非常严格,强调“如果要给子女们遗留点什么,那只应该是工作的知识和能力。”
“需要做的工作太多了,可惜我已80岁了,若能年轻一点就好了。”去世前的一天,他这样告诉家人。这时,他还在为成立中国科学院学术委员会的事情奔忙。 吴有训先生的一生,努力践行着“重学术、做实事、轻名利”的人生目标,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关于我们
国科医工是中科院体系在江西落地的集科技研发、科技孵化、科技服务、科技投资为一体的新型生物医药研发机构。国科医工依托中科院顶尖科技和高级人才优势,以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使命,形成创新链、产业链、资本链联动发展的科技成果创新与产业化平台。围绕江西优势特色产业,在中医药、医药装备、智能医疗等领域实现关键技术的创新与突破,打造生物医药产业共性与关键性技术的公共技术平台,以及制药技术与装备领域国家级创新与产业化示范基地。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