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一颗“石头”让孕妈直接住进ICU!医生:活动太少,进补过多

没想到一颗“石头”让孕妈直接住进ICU!医生:活动太少,进补过多
2024年06月13日 19:30 妇产医生马良坤

先来看一个案例:

小鱼今年33岁,结婚三年后怀上了第一胎。家里的老人对此欣喜万分,不让她参与任何家务活,每天还精心制作各种补品以滋补。

为了确保小鱼在孕期得到足够的营养,家里的老人每天都会为她准备各种营养丰富的食物,包括鸡肉、鸭肉、各种蛋类、炖汤、牛奶和水果。在怀孕五个月时,她因为缺钙出现过夜间的脚抽筋,除了医生开的钙片外,她的婆婆还特别为她选购了几种进口钙片,让她交替食用。

三天前,小鱼开始感觉到右腰持续隐痛,于是躺在床上休息。到了夜间,她开始出现发热,体温一度达到39度。家人紧急将她送往医院急诊科,经过全面检查后,初步诊断结果显示患有“泌尿系结石并感染,同时还伴有胎儿在子宫内的宫内窘迫”。

医生解释说,孕妇入院时伴有高热,多项感染指标升高,胎心音加快,腹部彩超结果显示右肾输尿管上段存在结石,并伴有右肾积水。病情发展迅速,很快出现了尿源性脓毒血症的症状,情况十分危急,因此立即邀请了泌尿外科医生进行会诊。

在泌尿外科的联合诊疗下,小鱼接受了局麻下经尿道输尿管镜下右侧D-J管置入手术。手术后,她被转移到急诊重症监护室进行严密观察和后续治疗。

小鱼的家人提出了疑问:“整个孕期的产检结果都很正常,为什么突然会出现结石,甚至导致脓毒血症这样严重的后果?”面对这个问题,医生作出了如下解释:怀孕期间不良的饮食习惯,如饮食不均衡,偏爱肉类、动物内脏、肉汤,过量食用菠菜、西红柿、马铃薯、草莓、牛奶和大豆制品等,都容易形成泌尿系结石。孕期缺乏活动,会导致尿液中的晶体沉淀,长期积累就会形成泌尿系结石。此外,长期服用维生素C和维生素D可能会导致体内钙盐沉积,这也是结石形成的原因之一。小鱼孕期活动量不足,且进补较多,这些都是诱发结石的因素。

妊娠期泌尿结石的症状

妊娠期泌尿系结石是指在怀孕期间发生的泌尿系结石,可能引发流产或孕妇脓毒血症,对母胎健康构成潜在威胁。据统计,在患有妊娠期泌尿系结石的孕妇中,约有26%在怀孕前曾有泌尿系结石病史。

尽管妊娠期患泌尿系结石的发病率较低,约为0.52%,但肾绞痛是导致孕妇住院的最常见原因之一。一旦结石卡在输尿管内无法排出,就会引起梗阻,导致典型的结石症状—肾绞痛,表现为剧烈的腰部疼痛,有时伴随腹痛、血尿、恶心和呕吐。

泌尿系感染可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其中上尿路感染以肾盂肾炎最为常见。临床上,其主要表现为发热、腰痛、肋脊点及输尿管点压痛、肾区叩击痛。而下尿路感染则以尿频、尿急、尿痛甚至血尿为主要症状。为了顺利生下宝宝,一些孕妇可能会忍受疼痛不采取药物治疗,这可能对她们自身健康造成严重损害,同时也会影响到宝宝的健康。泌尿系统的炎症和疼痛可能引发子宫收缩,甚至导致出血和流产。此外,结石引起的尿路梗阻可能损害肾功能,形成恶性循环,增加准妈妈的风险。

孕期泌尿系结石若伴有严重感染,需及时彻底治疗,否则可能发展为菌血症、全身感染或休克等严重后果。对胎儿而言,严重病情可能导致低出生体重、呼吸窘迫综合征、胎膜早破或早产,甚至造成先天畸形或死亡。

怀孕之后如何发现结石?

既然妊娠期输尿管结石的危害如此严重,那么如何及时发现结石呢?

目前,体检是发现尿结石最可靠的方式之一,因此大家务必不要忽略定期的检查,比如腹部B超。

其次,有一些可能引发结石的高危因素,准妈妈们务必要注意,例如:

1. 久坐不动、喝水少

久坐不动、喝水少的情况下,由于长时间保持坐姿,再加上水分摄入不足,导致尿液无法有效稀释,浓度增高,从而促使尿液中的结石结晶沉积,形成结石。

2. 饮食结构不合理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高尿酸水平是导致超重、肥胖或糖尿病患者形成泌尿系结石的危险因素之一。尿酸盐结石的患者应避免摄入嘌呤丰富的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等。另外,过多摄入蛋白质和脂肪也容易形成草酸钙和磷酸钙结石。如果母体泌尿功能受损,尿液的pH值下降,柠檬酸盐排泄减少,而尿钙和尿酸排泄增加,都可能促进妊娠代谢性结石的形成。

孕妇摄入大量高蛋白、高热量食物,导致体重迅速增加,蛋白质和糖的代谢负荷增加,水和电解质代谢发生变化,肾盂输尿管蠕动减缓,尿流淤滞,从而增加了结石形成的风险。

此外,日常过量食用含有草酸的食物,如菠菜、豆类、茶叶、葡萄等,也容易导致草酸钙结石的形成。

还有,类似汽水等软性饮料含有高糖分和热量,易导致体内水分流失加剧,增加肾脏负担。

3. 地理环境和气候差异

尿路结石的发病率存在明显的地域和气候差异,山区、沙漠和热带地区的发病率较高,南方比北方更为突出。此外,夏季高温环境和长期在高温下工作也是结石高发的因素之一。

4. 体内环境的变化

妊娠期间,孕激素水平升高,而雌激素水平相对较低,导致输尿管平滑肌蠕动减弱,从而使尿流速度变慢,增加了结石形成的风险。

妊娠的前三个月,肾脏和输尿管开始扩张,导致生理性肾积水,可能引起尿液滞留,为结石形成提供了条件。

妊娠后期,随着子宫的增大,对输尿管和膀胱的压迫增加,增加了梗阻和感染的风险。

此外,妊娠期间免疫系统相对较弱,易受致病菌侵袭,因此妊娠期结石容易合并泌尿系统感染。

如何预防妊娠期泌尿系结石?

在怀孕前进行常规检查:如果有尿石症,最好提前解决,也可以咨询泌尿科医生评估后再计划怀孕。

孕期定期进行产检:孕期常规产检很重要,一旦出现腰背痛、发热、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

多喝水:多喝水有助于稀释尿液,促进结石晶体的排出,降低结石形成的风险。

避免憋尿。

适量补充钙:保持钙的摄入平衡,尤其是饮食中的钙摄入至关重要。饮食中获得的钙不会增加结石形成的风险,因此不必过于担心。

调整饮食很重要: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有助于减少结石形成,并促进排便。然而,一些食物可能增加结石的风险,如含有高量草酸的菠菜、浓茶和咖啡等,应该减少摄入。

然而,即使认真执行了以上几点,准妈妈们患上尿结石的可能性也只是降低了而已。总的来说,孕期仍然是容易患上尿结石的阶段。因此,孕妈妈们在怀孕期间需要注意健康饮食、规律作息、适度运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特别是要注意不要憋尿。

总之,怀孕后的妈妈们应该密切观察身体状况,一旦出现不适及时就医,只有早发现早处理,才能安全度过孕期。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