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关于中秋国庆假期调休的话题频频登上热搜。网友表示“上6休3上3休2上5休1上2休7,最后再上5休1,竟有5周调休!”
每次节假日前的调休,都能引发广大网友的讨论。对于民众来说,虽然调休方便了大家出游和度假,但正常的休息节奏也频繁被打乱,更有调侃放假变“假放”。我们该如何理解调休的目的?能否有更好的解决办法?新浪新闻《前主编》就这一问题,邀请前券商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作出解答。
新浪新闻《前主编》:围绕今年复杂的调休,再度激发大家讨论度,关于调休这件事情您怎么看?
李大霄:调休政策显然是专家研究好久才出台的一个方案。
第一是保证工作日天数,从统计数据来看,休息日较多的月份,GDP表现会有明显差异;第二是促进内需、增加消费,今年国内已经采取了家电置换、汽车以旧换新等等措施。
又想保证工作时长,又想在节假日促进消费,因为两者都想兼顾,所以才出来这么多调休的情况。
新浪新闻《前主编》:对于国家的这一安排,有哪些建议?
李大霄:国家这样安排,促进内需和保证工作都是无可厚非的,都是非常正确的。首先第一个建议,如果能够更多地落实强制销休假这个方式,实现假期错峰,或许会有更好的效果和民众体验。
假期促消费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消费体验往往很不好,各个景点人山人海。民众假期过于集中,原因是我国的强制休假制度没有实施好,名存实亡,很多单位休假审批层层受阻。
在欧美国家或者其他国家,休假是公民基本权利,神圣不可侵犯,而我国强制休假制度风气还没有形成。如果可以落实,那么既可以错峰出行保证消费体验,又保证了工作的延续性,又促进了消费。
所以如果强制休假制度能够建立起来,国家对于想要兼顾的两个目标或许都可以顺利达成。
另外第二个建议,振兴股市是促进消费,以及稳定经济增长的最好渠道。以美股为例,其提振动作对于美国经济稳定、促进消费等都有正面影响。美国养老金投资美股的规模是17.4万亿美元,占整个美股比例20%,养老金对美股的配置比例是42.5%。
这对于民众的财富感体验非常好,其消费体验或者消费动力也会非常强劲。目前国内居民财富的两个主要组成部分——房地产和股市都还在调整之中,民众财富效应并不明显,消费意愿有所萎靡。
新浪新闻《前主编》:除了从顶层设计的角度来理解,对于普通公众该如何优化休假体验?
李大霄:大家对调休政策觉得麻烦是很能理解的,打乱了工作和正常休息的节奏,假期时间却并没有实质性的增加。在不考虑调休政策短期内调整可能性的情况下,如果能够提出改善的方案,很多人也能够减少一些焦虑感或者是不便感。
比如上述中提到的强制休假制度,将其作为一个用人单位需要强制完成的指标,即KPI,如果没有完成则会影响评优或者劳动部门介入干预。强制休假制度已经讨论多年,事实上应该将其作为一个行政命令,并落到实处,劳动部门主动进行干预,将该风气培养起来。
目前,调休由国家来统一调控,未来能否将休假安排的权利进行下放。企业可根据员工情况进行休假的再统筹。工作是永远做不完的,休假促进消费,也是一种响应国家号召的方式。
新浪新闻《前主编》:从目前部分景区公布的业绩来看,明明每逢节假日爆满,为何实际业绩不佳?
李大霄:相较外国,国内旅游景点的潮汐尤为明显,旱的旱死,涝的涝死,这严重影响了整体的盈利。假期过于集中,体验感差,要解决这一问题,还是要从民众的财富体验感入手。振兴股市、稳住楼市、提升收入,这涉及到顶层设计的问题,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在将休假风气培养起来之后,民众在社交中的交流和分享,也会下意识促进旅游消费的进步。我国普遍的工作时长是相对较长的,相比于全球其他国家,我国民众的休闲时间还是比较少的。所以我们还是要通过提升体验感与幸福感,来鼓励出游与消费,这也是稳经济的一部分。
特邀李大霄丨前券商首席经济学家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