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几万,才会穿COS上班

月薪几万,才会穿COS上班
2024年05月24日 18:04 互联网潜水员

来源:三联生活实验室

在互联网上,时尚的演进总是变化得猝不及防。"我这边还在埋头精进clean fit应该如何搭配,隔天发现dirty fit又登上了潮头浪尖。打工人好难,永远没法跟时尚风向肩并肩。"

潮流不仅很难追,而且一旦一件流行款的衣服质量不够扎实,很可能穿几次就被闲置在了衣柜角落。对于年轻人来说,性价比不是体现在便宜,而是一件衣服你能穿好几年。“最好还能当传家宝,就像我妈那个年代的某些服装品牌,质量好版型正,我现在也能接着穿。”

当大家都在钻研,到底如何才能让穿搭的质感与性价比共存,一群最会上班的年轻人,凭借COS——这个主打极简的瑞典品牌,把自己全副武装成上班专业能力靠谱、下了班又生命感极强的模样。

图源@炸毛水宝

这个牌子的衬衫、风衣、连衣裙大多是廓形,乍看宽大得像个麻袋,凸显不出任何曼妙的身姿,但只有真正的上班高手才知道,这种宽松恰恰可以营造出穿去什么场合都适配的随性。

在职场,穿一身宽松的COS,表明你阅历丰富,早就过了为穿搭而费心费力的青涩阶段;如果下了班马上把它穿去海边,它又能无缝链接转变为尽显慵懒的度假裙。

图源@zeenxttt

在打破了穿着空间的界限之后,COS还模糊了穿搭带来的身份标签——你不再是一眼就会被看穿、遮不住茫然局促感的职场小白,而是带着几分熟练、透着云淡风轻的业务精英。

当其他年轻人为了融入高阶职场,咬牙攒钱就为买一个高奢包包时,你配上一条不到一千块的COS小黑裙,就能无痛花小钱办大事,让人误以为是大几万的小香。

图源@MIA__WOO

最近火遍全网的COS云朵包,更是被奉为“白女三件套”之一。它是职场精英的航空母舰,能同时装下一台14寸的电脑、整身换洗的瑜伽服、全套的洗漱化妆品。“背上它你就是自律禁欲的大魔王人设,文能卷动职场,武能暴汗健身房。”

图源@Louison

网络上流传着一句土话,“穷人爱炫富,有钱人总装穷”,但是以极简风格著称的COS,就像是有钱没钱之间的唯一交集。

富婆的衣帽间也许会被爱马仕填满,但也会把COS当成穿上就走、不用动脑搭配的的遛弯套装;而对于初入社会,没有任何title傍身的职场大头兵来说,COS是他们的职场保护色——毕竟连个logo都没有,但剪裁又看着不简单,揣测不到你的背景和身价,谁也不敢轻易对你指手画脚。

“无论有钱没钱,能穿一件COS去上班,这一天职场的体面就有了全面的保底。”

在社交平台上输入COS三个字母,随之出现最多的联想词条,是二次元圈子的cosplay(角色扮演)。很多人初识这个服装品牌,大多还是来自于其线下门店。

在北京三里屯的独栋小二楼,上海静安区的嘉里中心,你觉得COS的定位连轻奢都算不上,但它在寸土寸金的商业版图上,总能稳稳地占据一角。

在北京的王府中环,COS和迪奥、古驰、卡地亚身处同一楼层

曾经,体面人身份的象征,是叠加满身的奢侈品大牌老花。然而,COS的产品上几乎看不到logo,因为这衣服本身就是logo。

在COS宇宙里,万物皆可直筒和廓形,它就像你能穿去职场最合理的睡袍。

“上下班不用打卡的领导们,会在运动bra外面罩一件大大的COS,穿脱方便,随时都能冲去健身房,约上一节普拉提私教课。”

图源@Lil Fish

如果你初入职场,以不追求流行风格为风格的COS,能保全你在公司的青涩时期也毫不露怯。

“刚上班那年,无论穿什么,都像是游戏新手村里的小白,有什么免费实惠的皮肤,都往身上叠加着套。后来我才能明白,纯色和简约,才最衬得出气质。”

图源@腰酱Yaoj

松弛感的尽头,就是不再追求松弛。宽松纯色的COS,仿佛职场淡人的袈裟和道袍。

很多人将COS归纳进“性冷淡”的穿搭风格,好像穿上它就变得不食人间烟火、精神状态达到了对一切无欲无求的至高境界。

但COS虽然表面极简,实则又暗含着无数复杂的设计感。在官方营销的叙述之下,它们是“雕塑般的摩登肌理”“折纸版的视觉层次”“简约而不简单的当代主张”……

图源@是馍馍婶儿

在一通晦涩难懂的设计理念之后,它又会接地气地标注出三个大字,“可机洗”。就像成功学总在教育你的那样:卓越的人才,从不会把时间浪费在无效的事情上。

套上就走,不用伺候的COS,是步入中产道路上的经典皮肤。“年轻人也向往着用COS把自己cos(角色扮演)成毫不费力的职场精英。”

在明码标价的时尚圈鄙视链中,老钱穿6位数的Loro,高管穿5位数的迪奥,被小资白领当成防弹背心、大多数标价不过千的COS,几乎位列金字塔的末端。

甚至在COS的门店里,连装修都充斥着一股浓浓的班味儿。冰冷的金属衣架之间,是强迫症一般、按照色系划分的陈列。店员的穿搭,都宛若职场模板,他们斜挎着工牌和手机,好像怀里抱上一台电脑,就要去参加一场组会。

图源@夏天 夏天

虽然主打职场穿搭,但COS本身,也存在一套穿搭法则。

黑、灰、卡其的经典款最适合初级打工人,耐脏不怕溅上油点子,赶着打卡不迟到,套上就走;

饱和度高的蓝、绿、粉,是不用坐班的贵妇专属,你想不到谁会穿着它挤在早高峰的地铁里,更可能出现在即将飞往巴厘岛的航班上;

图源@puroro

COS还推出了某个限定系列,被网友称为“上班族的高定”,最贵的一件男士夹克定价将近一万元。

对于中产来说,COS在衣柜里的角色,如同秋衣秋裤一般,是基础又必备的存在。能把它家大几百的衬衫裙裤,每天换着样地焊在身上,挣得也不会太少。

图源@朝阳公园二姐

曾经痴迷于快时尚的26岁北漂白领yoyo,今年开始入坑COS。对她来说,穿着COS上班,是她预演中产生活方式,性价比最高的快速通道。

“当你上班3年还在和实习生撞衫,也会觉得尴尬。但穿着COS,不仅有了职场老炮儿的底气,就算和同事撞了衫,也会在心里默默肯定对方是个有点品位、又不做作的人。”

COS虽然正式,但它又确实不算正装。“生活不只是上班,我想逃避千篇一律的职场穿搭,不想一身班味儿,又不能太不合群。COS是我能妥协到最大程度的中间方案。”

图源@Ivy

在yoyo的眼里,COS是中产的优衣库、有钱人的样子货,也许别人穿两三次,就会因为洗变了形而闲置,但自己会尽全力把它伺候好。“399的快时尚,我只会觉得不值这些钱,而且质量肯定很差;但是890的COS,我做好了穿一辈子的打算。”

虽然关于COS质量的话题众说纷纭,但是yoyo会如此自我安慰道,“洗两次就卷边变形的T恤,不正说明它材质柔软细腻,确实是全羊毛的面料,才更容易起球。”

此外,在奢侈品云集的购物中心里,COS几乎是年轻人唯一能坦然踏入的消费场。

静奢风的米白色翻领毛衣,平替了职场新贵的心头好Celine;褶皱飘逸的套装,假装是办公室贵妇必备的三宅一生。

图源@爱吃猪脚饭的大侠

COS是年轻人最触手可得的中产演习,只需要往身上套一件连衣裙、连体裤,或是跟着展示模特搭配同一色系的OOTD,就无痛升级到了职级至少总监的排场。

37岁的上海土著然女士,入坑COS近十年。在她生过二胎之后,明显感到恢复身材的速度大不如前,而那一柜子的COS,就像是她的中年预警。

“宽大的COS看似包容各种身材,但只有上身过的人才明白,你要么天生是超模一般的高挑清冷,要么保持严苛规律的健身习惯,才能撑得起这身衣裳。”

COS不会让胖子显瘦,只会让瘦子显得更瘦。他们家无袖的款式太多,要想露出的大臂肌肉紧实、线条紧致,你得有氧无氧搭配着练;那些被标注了休闲版型的裙子,你以为能遮住不平坦的腹部,其实一刮风,衣服一贴在身上,就现了原形。”

图源@_semdi__

COS从不宽容想要放纵和躺平的人,无论你是中年,还是中产。为了能重新穿上COS,曾经将“生命在于静止”奉为信条的然女士,平生第一次办了张健身卡。

“COS就像一套完美的中产外壳,看似仙气飘飘,其实它推着你变得自律,经过全套的护肤护发健身,精致到发丝才配得上。如果毫无外形管理,那穿COS就真成了穿着睡袍买菜遛弯的包租婆。”

图源@顺德da🍉

穿COS的人从不是在追求时尚,而是在给自己的人生定位,寻觅一个合适的落脚点。自己开公司的创业者陈小甜说,穿COS上班,就意味着看淡了浮躁的消费场。

“上班穿得太华丽,总有这个老板当得太油光水滑的嫌疑;而不修边幅,又会在客户面前提不起气场。穿COS则意味着我已经过了需要被人认可的年纪,穿多少钱的衣服,都只为了取悦自己。

Ending:

当网络上的时尚指导越来越两极分化,一边告诉你这一季的流行元素又上新了多少,你得赶紧追上;另一边又教育你,挣多少钱干多少事儿,这点工资才不值得你精心打扮。

但穿着COS的人,却从来不会有这种穿搭焦虑,因为对他们来说,极简最大的好处就是永远不会过时。

也因此,当其他年轻人都在时尚的浪潮里不停内卷的时候,穿COS的人却可以在一旁隔岸观火。

如果有人在他们面前炫耀身上有多了哪些中产元素时,他们只会淡淡地回击一句:少,即是多。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