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遴选】揭开阅卷人视角的神秘面纱

【遴选】揭开阅卷人视角的神秘面纱
2024年06月21日 21:29 互联网潜水员

来源:半月谈

如果你是经验丰富的遴选高手,万不可自以为是。如果你能力有限但又想快速提升、成功上岸,更要学会“投其所好”。秉持“好钢用在刀刃上”的理念,把有限的能力展现在关键的地方,你便成功了。

之前我们解读了投其所好的第一句话,“怎么让阅卷人舒服,就怎么来呈现你的答案”。具体讲,是要做到卷面清晰要点清晰格式要素清晰。如果能做到这三点,就能让阅卷人轻松快速给你判卷,然后给出一个足以让你进面的分数。

如果你还想更进一步,在笔试中取得绝对的优势,就很有必要认真看下今天的视频。今天要解读投其所好的第二句话,“怎么让阅卷人点赞,就怎么来布局你的答案”。

如何让阅卷人给你的作答点赞,如何布局出高分答案,简单地讲,就是要布局好“三个地方”。

01

简单的地方复杂做

先举个例子,你和其他考生从10米跳台跳水,同样都是扑通一声、水花四溅,裁判为什么要给你高分,而不给其他选手高分。这时候你需要主动提高难度,比如做一个向后翻腾两周半转体一周半的动作,便能赢得裁判的点赞。

再举一个真题的例子,以2024年中央遴选第三道题为例,起草座谈会开场发言。这篇发言主要内容的第三部分,要表达“希望与会人员畅所欲言、集思广益”的意思。如果只是根据材料写成一大段,虽然已经做得不错,但未免有些平淡。如果能简要提炼出三个小标题,如“一是建言献策二是答疑解惑三是凝聚共识”,那就能立马高人一筹。

也许有人看到这里会感叹,“做不到啊”。其实这件事没你想得那么难。前面的案例分析你能提炼出小标题,最后一道题为何不能。很多时候是你有没有想到的问题,而不是能不能做到的问题。

大部分考生都具有了概括归纳能力,只是在紧张的考试中,在应对某些题目时缺少了这种意识。对于简单的题目,或者在作答中看似简单的地方(如2024年这道真题),比别人多想一步、多做一点,尽可能展现出你的能力来,就能拿到更高的分数。这就是简单的地方复杂做。

这里多说一句,段内分层要把握好尺度。比如,案例分析类题目的作答,每条往往不足百字,如果内部再分层反而显得零散了,并不会讨阅卷人喜欢。

02

万能的地方精准做

现在,绝大部分考生都报班学习,学到的套路又大同小异。所以,遴选作答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容易模板化。阅卷人在阅卷时很容易形成审美疲劳。特别是对于结构相对固定的法定公文、事务性公文,模板化问题尤为突出。

都是差不多的作答,阅卷人为什么要给你高分?这种情况下拿到高分的秘诀,就是要紧扣材料、精准作答,特别是给出针对性的对策

比如,一道题目要求起草微短剧行业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整治方案需要写整治步骤,这是固定板块;整治步骤往往包括动员部署、全面排查、集中整改、巩固提升,这是“规定动作”。整治方案就得这么答,这也是需要考生考前掌握的基础知识。

但这种题目肯定也有高低之别,主要就体现在整治步骤中。整治步骤是大篇幅写开动员会、制定方案、自查自纠、建立台账等万能对策,还是主要写解决问题的针对性对策,如下架低俗暴力微短剧、关停不良账号、压实平台责任等,高下立判。

继续以这道整治方案题为例。在组织保障部分,是写万能的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好,还是根据工作的特殊性,写把牢舆论导向、避免“低级红”“高级黑”好,也不难判断孰优孰劣。

万能的地方精准做,没有你想象得那么难,只需要牢记,万能的东西不值钱!不要在作答时一股脑儿输出之前背的框架、模板,而是要紧扣材料、回应材料。遴选考试,考的不是死记硬背的能力,而是根据材料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03

合适的地方出理论

遴选考试是面向体制内工作多年的基层公务员的选拔性考试。如果你能在作答中抓住为数不多的机会,展现出自己的政策理论素养,那么恭喜你,你将大概率赢得阅卷人的“芳心”。

展现出政策理论素养,这说明你是一个政治站位高的人,是一个热爱学习的人(在基层摸爬滚打多年没忘记充电),而上级机关正需要这样的人。

还是以2024年中央遴选第三道题为例,起草座谈会开场发言。开头怎么写呢?“各位居民朋友、摊位代表,同志们:大家好!今天,我们邀请大家参加此次座谈会,主要目的是……”,好像100个考生99个都会这么写。那么,你怎样才能成为那百里挑一的人才呢?

你或许可以这么写,“各位居民朋友、摊位代表,同志们:大家好!做好城市工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今天,我们邀请大家参加此次座谈会,主要目的是……”。是不是瞬间提升了很多,是不是会让阅卷人看到时在心里给你默默点个赞。看到这里,或许有人会惊叹,原来还可以这么做!或许更多人后悔,我没有背过关于城市建设的金句。

当然,这里多交代两句。第一,不是所有的题目都适合出理论,案例分析字数要求少,紧扣材料即可。第二,平时还是要扎扎实实学理论,多看多读重要文件和讲话,否则连人民城市这个词压根就没听说过,就不好办了。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