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万“老漂”,在子女家委屈求全

800万“老漂”,在子女家委屈求全
2025年01月13日 18:42 互联网潜水员

来源:腾讯研究院

本文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教授陈辉关于《“老漂时代”:少子化与老龄化的双重挑战》的主题演讲,通过自身经历以及调研数据,全面分析了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等老漂族的形成原因、生活现状以及面临的挑战。从老漂族的角度出发,来洞悉当下中国城市家庭发展和家庭转型之现状。

以下为陈辉先生演讲全文:

感谢腾讯研究院的邀请,和大家聊聊老漂族这个话题。

近年来,城市中有一个老年群体,特别引人注目,那就是“老漂族”。许多老年人,从老家来到陌生城市,帮子女带孩子,做家务,为子女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人们将这个老年群体称为“老漂族”。

我妈妈就是一个老漂。我2007年硕士毕业,到海口工作,她就从北方漂到海口。后来我去上海读博士,她就经常从海口漂到上海。再后来,我到陕西工作,她就又和我爸一起漂到陕西。

其实,我妈身体并不好,高血压、冠心病,还有腰间盘突出。她就是拖着这衰老患病的身体,每天为我们一家操劳,默默地为家庭做贡献。有时候,我感觉妈妈真是了不起,当我工作一筹莫展,有点焦虑和懈怠的时候,她却每天精神饱满,忙忙碌碌,努力把家庭生活安排好,让我和爱人专心工作。我有时感慨,如果没有妈妈帮忙带孩子,家庭生活一定非常狼狈。其实,我们小区里绝大多数家庭,都和我一样,谁能离开老漂的鼎力支持呢?

放眼全国,老漂家庭就更普遍了。

中国有多少老漂?近几年并没有全国性的调查。最权威的数据来自2016年,《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指出,全国老年流动人口一共1800万,其中照顾孙辈的占比43%,大约800万。

早在2011年,中国青年报就做过一个调查:在3161个调查对象中,98%的人表示身边存在“老漂族”。当然,“98%”这个数据,并不能用来推算老漂族的数量,但在我看来,这个数据,还有另外一个重要意义,仿照学者项飚的话来说:老漂族现象,就是我们生活中的一种“附近”。

附近,是我们理解现实生活的一个直接场景。老漂族就在每个人的“附近”。他们在客厅哄孩子,在厨房里做家乡菜,在小区里遛娃,带着孩子和其他老漂聚在一起,晒着冬日暖阳。他们在菜市场里,用很不普通的普通话跟小贩砍价。他们也可能在取快递的路上,取完快递送回家,然后去学校接孩子,等孩子放学的时候,在校门口和其他认识的老漂聊几句。他们也可能在火车上,大包小包,里面塞满了家乡物料。我认识的辽宁大连老漂夫妇,每次来西安带孩子,都开启极限运输模式,鱼虾装满了行李箱。

老漂们就在我们附近的生活场景中。老漂和这些场景,构成了我们认识和思考当代城市家庭生活的一个标本。从2020年起,我就开始老漂族专题调研,在陕西西安、北京、广东佛山等地访谈70多人。这些访谈,有助于我理解和把握老漂家庭的生活逻辑。

之所以要选择好几个城市开展调研,是因为我有一个疑问,那就是,全国不同城市的老漂现象,是否存在区域差异?是否有不同的特点?多地调研发现,不同地区的老漂家庭,有着不同的生活气象。

在西安调研,我能感受到关中农村老漂那种勤劳,感受到农村老漂那种刻在骨子里的、对农业劳动的热爱与执着。70多岁的农村老太太,老伴已经去世多年。她这几年一直在西安带孙子,到了季节,还要跟儿子媳妇请假,回老家种麦子、收麦子。说到这里,有些人可能发问,七十多岁的老太太还种地?其实,现在农业机械化水平很高,七十多岁的老人种地并不困难。这位老太太把麦子收好了,磨好了,拿到城里给儿女吃,还要给亲家送一些,这是她亲手种的礼物。老太太也会卖掉一些麦子,当做零花钱。老家的红白喜事赶人情,她很积极,请假回去住几天,仿佛就是度假,等回来的时候,再用小拉车带回一小袋面粉,刚磨好的。大家想想这个画面,在画面里感受一下农村老漂的精气神,那种和乡土割舍不断的情感。这是中国农民的一种独特气质。

在北京调研时,我感受到那种强烈的家庭发展压力,北京的老漂家庭更内卷,漂的感觉更强。北京家庭的居住空间相对拥挤,交通也比较拥挤,拥挤会影响关系和心态。当然,更拥挤的,是教育这条赛道,你和年轻人聊老漂,聊着聊着她就扯到孩子教育。当年轻父母们内卷孩子教育的时候,其实老漂也都在被教育卷着走。教育内卷塑造了内卷的家庭生活,老漂们无法置身事外。也许,从一些年轻人的角度看,不会辅导作业的老漂不是好老漂。

北京老漂的另一个特点是“漂”的感觉更强,因为扎根太难。我和一个年轻人聊,问他父母在北京待了好几年,是否有扎根的感觉了?他的回答让我意外。他说:“我都没扎根,父母怎么可能扎根。”这句话,很好地概括了北漂青年和他们老漂父母的生活心态。有时候,漂,不是原因,而是过程,更是一种对结果的不确定感。

再来说说广东佛山调研。佛山老漂的特点是漂感没有那么强,他们有着更强的奋斗感和使命感。佛山流动人口体量大,比例高,所以老漂没有那么强的外地人感觉。

佛山调研,我能感觉到年轻人那种拼劲,不像北京的一些年轻人,工作十来年,可能还感觉漂着,感觉还没有扎根。在珠三角的高学历外来人口,生活确定感会相对强一些,认为只要努力,就能扎根。一个乡镇,几十万外来人口,那种老漂家庭的生活面貌,是非常积极的,甚至十分昂扬。老漂们的使命,就是好好帮子女带孩子,省吃俭用,把家庭生活安排好。这里的老漂,更有一种奋斗者的精神气象。这种奋斗者的精神气象,并不是佛山地区的老漂所独有。他应该是我们中国父母身上所具有的一种气象。这种气象,在这个流动的、竞争的、内卷的、拥挤的社会中被激发出来。

以上我讲的不同地区的调研观感,本质上也不是专属于某个地区。它只是通过某个地区的案例表现出来,其底层逻辑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家庭发展和家庭转型。有研究将当代中国家庭发展理解为这样一个过程,那就是从开枝散叶到重新聚合。所谓开枝散叶,就是子女到外地求学、就业,然后在外地成家生子。所谓重新聚合,就是父母再赶到子女所在城市,帮忙带孩子。正是从这个角度看,老漂族的形成,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青年人口流动所伴生的老年人口流动现象。老漂族现象,表现着中国家庭的时代性。老漂时代是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是快速城市化的时代,也是家庭负重发展的时代,是父母承担更多成本支持子女和孙辈的时代。

接下来,我跟大家分享一些研究体会和思考。主要讲以下几个话题:第一,为什么老漂族是城市青年家庭的刚需?第二,老年人成为老漂的现实条件。第三,不同类型老漂的生活适应特征。第四,老漂家庭的内部关系。

先讲讲,为什么老漂族是城市青年家庭的刚需。这个问题其实不言自明。年轻人,不一定珍惜有老漂帮忙带孩子的幸福,但一定深刻体会到没有老漂帮忙带孩子的狼狈。之所以现代城市家庭,依然采用非常传统的、代际支持的方式来带孩子,是因为城市社会尚未找到一种更好模式,来应对带孩子的问题。为什么现在年轻人生二胎的意愿非常低?经济因素不容忽视,但没人带孩子同样是突出原因。调研中,年轻女性解释自己不生二胎的原因,不是没有经济条件,而是带第一个孩子就已经身心疲惫,现在还没解放,真的没勇气再要二胎,不敢再受一轮“带孩子的苦”。

现在,许多地区都在制定规划,大力发展托育服务,筹办更多托育机构,目标是减轻年轻人的抚育负担。这个政策的初衷自然是好的,当然也很必要,但是要特别考虑一个情况,那就是,过多建设托育机构,可能导致托育服务供给过剩问题。

2019年国家的一项监测数据显示,我国3岁以下婴幼儿实际入托率仅为5.5%。为什么入托率这么低?是因为托育机构太少么?不是!因为人们更偏好的抚育模式是:“家人自己带孩子”。家人带孩子至少有三个优势,第一,更令人信任,第二,更多情感投入,第三,更省钱。其实,公共托育服务和养老服务是一个逻辑,价格低了,质量没保障。质量高了,价格也会提高,超出普通家庭的经济能力。所以,总的来看,让老人在家带孩子,依然是首选方案。即便是孩子上了幼儿园、上了小学,还涉及接送问题。

大部分老漂家庭,孩子上了小学,老漂就和子女商量,说孩子上学了,让我回老家吧。但是大多数儿女不会同意,因为还需要老人接送孩子上学、接送孩子上兴趣班。仔细想想,其实接送孩子上学这件事,并没有那么复杂,但是却又很难被市场替代。这既有信任的问题,也有经济的考虑,最关键是年轻人有年轻人的难处。上班忙,实在没时间按时接孩子。

我们城市生活中,家庭系统和职业系统、家庭系统和教育系统之间,存在很多不协调的地方。家庭生活有些失调了,特别需要一种力量,能加入这个系统,解决系统之间的缝隙和断裂。最终这个不那么艰巨、但很重要的任务,落在了老漂肩上。从这个角度看,老龄社会内部,其实蕴含着巨大的支持力量。他们分散在每个家庭中,帮子女做好后勤工作。中国社会,用一种非常传统、非常低成本的方式,助力城市青年去实现非常朴素的家庭生活需要,那就是孩子有人带、下班回家有饭吃。所以说,老漂群体,是城市青年家庭的刚需。

虽然年轻人需要老漂,但是老年人真正成为老漂,还需要一些现实条件。接下来,就讲一讲第二个话题,老年人成为老漂的具体条件。

其实,许多老漂不太喜欢“成为老漂”这个说法,他们更喜欢将这个过程描述为“被成为”,就是强调一种被动性。许多老漂,处于一种“心甘情不愿”的状态。之所以“心甘”,是出于父母责任,义不容辞,责无旁贷,不好拒绝。之所以“情不愿”,是因为确实不想离开老家,不愿意到陌生城市生活。有的老人,身体本来就不太好,慢性病,体力精力不足。有的老人,还要在家照顾自己的高龄父母。老漂们,也是上有老、下有小,为了养小的小,顾不上自己的老。有的老人,几个子女都需要带孩子。有的只能看完这个看那个,“档期很紧”,简直连轴转。实在错不开时间,就和老伴分居两地,给不同的子女带孩子。为此,子女们也可能闹意见,都希望妈妈给自己带孩子,毕竟妈妈更细致、更擅长家务。生活的真相往往是左右为难。老漂有多难,很多儿女可能并不知道。其实,世上偏心的父母并不多,更多的是怕父母偏心的子女。

在佛山调研时,遇到一个来自湖北的老漂,他和老伴近十年来,一直在给儿女带孩子。帮大女儿把孩子带到小学二年级,然后给二女儿带,二女儿一共生了2个孩子,把第二胎带到2岁半,紧接着给小儿子带孩子。回首这些年的带娃经历,老人随口说:这是每个人都要走的长征路。他这话很令人震撼。老漂是每个人都要走的长征路。第一,每个人都要走,在他看来,成为老漂,这是许多老人的宿命。第二,老漂是长征路。充满艰辛,还很漫长。他说这句话,只用了不到5秒钟,他形成这个体会,却用了将近10年。

所以说,成为老漂这件事,并不容易。起初也许很容易,但是长时间坚持,很不容易。

其实从子女角度看,让父母来到家中带孩子,也有许多不容易。最主要的是经济条件问题。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句话在老漂族现象中同样适用。首先是住房条件要允许,空间小,住得拥挤,时间久了,老人受不了。陕西的一位老漂告诉我,他在孩子家最苦的就是:“睡醒了却不能起”,因为孩子们都还在睡觉,就怕吵醒他们。他就只能躺在床上,难受的很!

除了住房拥挤引起的作息时间协调问题,日常开支消费同样不容忽视。这个问题,限制了许多农民工家庭。农民工家庭需要老漂么?有的很需要!

近年来,农民工的家庭化流动比例提高,夫妻带着孩子在一个地方务工,这种家庭同样需要老漂支持,老人过来带孩子,让孩子在务工地上学,父母在身边,孩子不再成为留守儿童。当然,这只是理想模式。现实中,许多农民工家庭没法支撑老漂生活,一方面是工资水平问题,很难支撑日常开支,尤其是增加了住房成本。另一方面,老漂到外地后,医疗开支普遍增加,加重了经济负担。有的只能坚持一段时间,最终还是让老人把孩子带回老家。由此可见,成为老漂,不仅仅涉及老漂的意愿,还涉及子女家庭的经济实力问题。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看到的老漂家庭,很多都是城市中产家庭。老漂现象本身,也包含着一些阶层属性。对中产阶层家庭来说,获取老漂支持的难度要小得多。对于那些家庭式流动的务工群体来说,获取老漂支持的难度要大得多。

这就是我关于成为老漂这个话题的理解,接下来,谈谈不同类型老漂的生活适应特征。调研发现,城市老漂和农村老漂,表现出不同的适应能力。

所谓城市老漂,就是说老人之前就生活在城市,他们经历的,是从城市到城市的迁移。城市老漂早已经适应小区生活,对交通、公园等生活系统也比较了解。他们只是对新环境陌生,但是对城市生活方式很熟悉,所以,适应成本不像农村老漂那么高。

农村老漂之前生活在农村,从农村来到城市,要面临更多的城乡差异。其中最不习惯的就是小区生活。农村房间宽敞,城市房间狭小。农村出门都是熟人,城市出了门都不熟,即使天天在电梯里见面,也熟不起来。有些物业管理人员跟我抱怨,说小区里的农村老漂,很多都是原生态。她说的“原生态”是什么意思呢?在物业管理者看来,农村老漂把农村的生活习惯带到了城市小区。有的在小区草坪的某个小角落,偷偷种菜,有的在楼道里堆放东西。这让物业管理人员头疼。

一些城市老漂对身边的农村老漂也有非议。例如,西安的一个老漂跟我说,他很容易区分出,身边哪些老漂是城市的,哪些老漂是农村的。他说那些买东西不排队的,大概率是农村的。

调研中可以发现,一些城市老漂在农村老漂面前,或多或少有些优越感。武汉的吕女士跟我说,小区里的农村老漂和城市老漂,彼此之间有一道隐性的界限,影响着生活中的互动交往。这其实是城乡差异在心理层面的一种投射。许多年前,社会学家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就讲了这个道理,城乡之间的两种文化差异发生碰撞,形成了城市人对农村人的嫌弃。这种嫌弃,在老漂族现象中依然存在。

因为农村老漂普遍不适应城市生活,所以农村老漂更多是单漂模式。所谓单漂模式,就是说只有一个老人过来帮忙带孩子,另一个老人留守老家。这种模式在农村老漂群体中比较普遍。女的进城当老漂,男的留守农村种地,还要照顾家中的高龄老人。

其实,即便闲着没事,男的也不愿意进城过老漂生活,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觉得在子女家不自在。即便子女不嫌弃,他也感觉自己被嫌弃。抽烟不自由,说话不自由,啥都受拘束,有的甚至感觉像坐牢,所以有的男性老漂,待几天就急着回老家,过自由自在的生活。当然,他一个人在老家的日子也不好过。懒得洗衣做饭,没人照顾,仿佛一个老年单身汉。

单漂的另一个问题是,老人在子女家有点孤单,和子女闹了别扭,心里有了怨气,没人说,只能自己憋着,要么打视频给老伴,说说话,倒苦水,打发时间。有一个农村老漂说,他在儿子家,白天的时间很无聊,因为孙子上学了,儿子媳妇上班了,她一个人在家里守着空房子,待着寂寞,就给老伴打视频电话,其实两个人也没什么话说,但是就这样开着视频,感觉也非常好。我们可以体会一下那种场景。语音视频,给分居两地的老人,制造了共同在场的生活气氛,即便没有交流,但视频本身,就构成了彼此生活的伴奏。这让我想起那句歌词,不是因为寂寞才想你,而是因为想你才寂寞。这句歌词,年轻人唱,是一种感觉,对老漂来说,更有一种说不出的复杂情感。老漂生活,让许多老人分居两地,他们没法相互照应,没有成为老来伴,只能彼此惦记。这种思念之苦,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父母支持子女的一种心理成本。这是老漂族现象中不容忽视的一部分。

随着调研的深入,老漂族现象更为丰富的内容逐渐呈现出来。起初,我只是重点关注老漂族这种代际支持的意义,关注老漂族社会适应中的群体差异,但是调研中,我经常听到老漂和他们的子女相互吐槽,讲述彼此相处中的一些矛盾和情绪。基于这些吐槽和讲述,我也有机会加深老漂家庭内部关系的理解,具体包括婆婆和儿媳的关系、妈妈和女儿的关系,等等。

先讲婆媳关系。和传统婆媳关系相比,老漂家庭的婆媳关系有啥特点呢?其实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儿媳妇在主场,婆婆在客场。以前的婆媳关系,是儿媳妇嫁进来,适应婆家的生活。现在的婆媳关系,是婆婆住进来,适应儿子媳妇家的生活。儿媳妇有一种自己主场的感觉,对许多婆婆来说,儿子媳妇家是客场,她不认为这里是自己的家,住在这里,只是为了完成临时任务,所以,许多问题,也不愿意争执。

老漂家庭中的婆婆,普遍会主动摆正心态,或者经过几次矛盾,然后被动摆正心态,告诉自己,少管儿子媳妇的事,少说话,多做事,不作主。生活中,大部分婆媳矛盾都和孩子养育方式有关。婆婆的传统经验不灵了,儿媳妇从书本上、短视频里学习许多育儿方法,更喜欢精细育儿。营养、卫生、习惯培养、知识学习等各项养育环节,都表现着传统粗放育儿与现代精细育儿的矛盾和张力。

许多婆媳矛盾的导火索是,儿媳妇要求高或婆婆看不惯,本质上是一种话语权之争。我调研的一个家庭,关于孩子穿衣,婆媳有不同的观点。婆婆按传统方式来,摸手测温,手凉,就加衣服。儿媳妇网上学到新方法,摸背测温,后背凉,加衣服。因此,孩子穿衣就有了两个参考数值,手的温度和后背温度,同时带来两种穿衣标准。正所谓,有一种冷,不是妈妈说我冷,也不是奶奶说我冷,而是他们说的冷不是一种冷,因为他们测量冷的方法不一样。类似这样的方法理念差异,老漂家庭中有很多。这些差异,绝不是仅仅发生在婆媳之间,只是因为婆媳之间更敏感,沟通起来不那么顺畅,所以更容易误会。

许多婆婆说,很想把儿媳妇当成女儿对待,一些儿媳妇也说,很想把婆婆当成亲妈一样对待。婆媳都这么说,表明什么呢?在我看来,这表明婆媳之间都有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凸显了婆媳关系中的情感经营特征。这种经营性,带来了两个影响。一些婆媳,有了感情的润滑,确实相处起来比较愉快。但是有的婆媳,越想走近彼此,就变得更加敏感,忽冷忽热,仿佛两个人在谈恋爱。恋爱中的人,总是容易闹别扭。有的婆媳之间,关系一般般,彼此保持尊重,反而关系比较稳定。

老漂家庭中,婆媳关系不好相处,是不是母女关系就好相处呢?我调研的发现是,母女关系有感情基础,这的确有利于和谐相处,但也正因为有感情基础,让老漂家庭的母女关系,也变得比较微妙。其实,发生在婆媳之间的那些育儿矛盾、生活习惯差异问题,在母女之间同样存在,只不过因为母女连心,好沟通,哪怕吵几句,也能很快好起来。许多老漂说,自己虽然也爱外孙,但其实更心疼女儿,所以很多事情,能够站在女儿角度考虑问题。娘家妈能给女儿提供许多情绪价值。这也正是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家庭,都是女方父母优先成为老漂。

但有些母女关系也不好相处。调研中,有一个案例闯入调研经验,让我产生了经验的意外。这个家庭中,娘家妈先来照顾女儿,待了一段时间,矛盾大,娘家妈被气走了。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年女儿一直在读书,毕业后就在外地工作,母女也有很多年没有大段时间生活在一起了。她们也互相看不惯,有了怨气就说,彼此伤害。妈妈气走了,后来婆婆来照顾,反而相对和谐一些。虽然这样的案例并不多,但是引起了我的思考,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其实涉及中国家庭关系的另一个话题,那就是家庭亲密关系中的边界问题。母女之间因为有很强的感情基础,所以彼此有较强的亲密关系期待。当女儿认为妈妈不够理解他,当妈妈认为女儿不够尊重她,此时的母女关系可能比婆媳关系还紧张。因为婆媳之间有相对确定的边界,有了边界,就有了感情的尺度,反而不会因为情绪波动而失去分寸。古人说:发乎情,止乎礼,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家人之间的情感关系,必须通过伦理来确立合适边界,没有伦理规则和界限,情绪波动,就会影响关系稳定性。其实,亲子关系、夫妻关系,也都是如此,有了边界,彼此尊重,关系才稳定。

还需要考察一个情况,那就是娘家父母帮女儿看孩子,女婿的感受如何呢?首先,家庭关系更好协调,女婿就轻松了许多,不像夹在婆媳之间那样难受。当然,换个角度看,岳父岳母过来带孩子,女婿的心理也会有一些微妙变化,有的吐槽自己成了外人,虽然省心,但是被边缘了,有些不爽。有的岳父岳母,不注意女婿感受,很多事情替女儿女婿做主,就会加剧女婿“自己是外人”的情绪,很可能会引起女儿女婿之间的夫妻矛盾。

调研亲子关系问题时,中年叛逆问题也引起了我的关注。原来人们都说,人在青春期的时候会叛逆,其实老漂家庭中,成年子女们在老人面前也会表现出一种叛逆心理,这属于中年叛逆。老漂生活,给了父母和子女团聚生活的机会。在他们原生家庭内部,可能还存在着尚未解决的独立性和过度干涉问题。老漂父母掌控子女,子女逆反心理被激发,故意和父母对着干,极力摆脱父母束缚。就这样,原生家庭中的亲子矛盾又发生了,有的还挺剧烈。原生家庭的矛盾暴露,对家中的另一半也会有启示。调研时,有的年轻人讲,正是在公公婆婆过来带孩子时,才真正理解了自己的老公,才知道老公的许多模式,来自于他自己的原生家庭。

关于老漂族现象,有一个问题更为重要,但很容易被忽视,那就是老漂的心理情绪问题。我之前看过一个新闻报道,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一个医生说,精神卫生中心的就诊记录显示,“老漂族”成为精神卫生门诊的“常客”。调研中的很多信息,都侧面印证了这篇新闻提到的内容。

大多数老漂在子女家生活,或多或少都有一种委屈心理。有的是因为子女要求高,在言语和行为上对老人不够尊重,有的是因为工作忙,对老人关心不够。老人在家带了一天孩子,晚上还要伺候中年儿女,身体疲惫,心里更累。老人们很想和子女们说说话。可是子女们有时比较冷淡。子女的心思,要么在孩子身上,要么还在工作上,要么就想卸去996的疲惫,在家里躺平放松。其实,我们的老漂父母,此时也需要安慰和放松,也需要情绪价值。有时候,子女无意中批评老人几句或挑个毛病,老人可能要委屈好几天。当求全责备的儿女,遇到委曲求全的老漂,就会形成巨大的、持续的心理不平衡。这样家庭的老漂,往往待不长,想回家,想解脱自己。有的老漂被子女劝下来,带着委屈生活。有的老漂赌气回了老家,儿女打个电话,说孩子没人带,太可怜,老人马上心软了,回来继续当老漂,带着委屈生活。

我调研的家庭中,关心老漂的子女并不少,很多子女经常给老人买礼物,但是特别关心老漂父母心理情绪的子女,并不多。许多子女抱怨,老人最近脾气不好,甚至有点古怪,说些怪话,做事也带着情绪。有的老漂说,自己睡眠质量变差了,记忆力也不好,总也忘事情。我们可以把这些问题称为正常的衰老症状,但这其实也是老漂生活的产物,是精神心理压力导致的综合症状。我把它称为老漂综合症。老漂家庭中的子女,需要关注父母的这种老漂综合症。其实应对老漂综合症的最好药方,就是子女们的理解、尊重和关心。

调研中,当我听到一些老漂跟我诉苦,我就会对老漂现象产生一个困惑。老漂们支持子女,其实付出了很大的时间、精力和心理成本,但我们做子女的,真的理解和关心父母么?我们年轻人的生活能力,是进步了呢?还是退步了呢?是否存在一种可能,那就是在老漂支持下,青年人的家庭发展能力虽然增强了,但我们青年人的生活经营能力却不同程度降低了。也许,我们习惯了老漂父母的照顾,甚至我们变得有些麻木,不再努力扮演好自己应有的中年人角色。

以上,就是我关于老漂现象的一些感慨、思考和困惑。反思老漂现象,就是关注我们当下的城市家庭生活转型。这个转型浩浩荡荡,老漂族也被裹挟其中。透过老漂族现象,我们可以看到青年人的抚育压力、孩子们的教育内卷,看到了家庭系统、职业系统和教育系统之间的张力。透过老漂族现象,我们看到了家庭关系中情感和责任之间的拉扯,看到了婆媳之间、母女之间围绕育儿主导权而进行的较量。透过老漂族现象,我们看到了老年人在一个陌生环境中的艰难适应,以及他们和老家保持联系的那种努力和执着。

有时我想:老漂族现象,就是转型中国的一个个家庭剧本。我们都是剧本中的演员,演绎着不同的家庭生活剧情。观察思考老漂族现象,让我们有机会走入许多老漂家庭,在不同的剧情中透视我们时代的家庭生活。

在演讲的最后,我还是想回到老漂族这个群体本身。为了支持子女发展,我们父母这一辈,许多都踏上了漂泊之旅。年轻人的漂泊,大部分是因为生计,为了闯荡、为了追梦。但人老了,最愿意守在一个熟悉的环境中安享晚年。老漂族却不一样,要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中去开始新的生活。不说累不累,就说去适应一个新环境,语言、气候、社会关系等方方面面都要适应,这很不容易。有的老漂,从乡村来到城市,面临城乡差异,有的要到遥远的另一个城市,跨了好几个省,还要面临地域差异,没有朋友,语言半通不通,确实有很多现实困难。正是从这个角度说,每个老漂其实都非常了不起,仿佛一个个孤勇者。

这几年我有幸做这个研究,有更多机会走近老漂、走进老漂家庭,我也希望借助这个研究,让社会、让老漂的子女们,能够更多地听到老漂的声音,更多地看见老漂,关爱老漂,同时用心过好我们年轻人自己的家庭生活!

这就是我分享的全部内容。感谢大家的聆听。谢谢!再见!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