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了解中医药产业园投资建设现状

一文了解中医药产业园投资建设现状
2022年07月18日 17:14 元亨祥集团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国粹,也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瑰宝,新冠疫情大考将中医药又一次推到全世界面前。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多项振兴发展中医药的政策文件,充分体现国家战略对中医药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我国的中医药踏上振兴之路,各地基于资源禀赋,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一批独具特色的中医药产业园区,承载区域中医药产业发展。

产业园区作为产业集群的重要载体和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各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助推器。产业园区作为产业发展的主平台、主阵地。中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空间载体-产业园区的支撑,而园区的投资建设对于中医药产业园发展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国内主要中医药产业园的盘点,我们梳理了55家中医药产业园,对其投资主体、投资规模进行了深入研究,以期了解当前中医药产业园的投资建设发展状况。

一、中医药产业园区投资建设现状

(一)投资主体

通过盘点,目前中医药产业园的投资主体主要有企业、政府、高校三大类,其中企业投资主体又可以划分为有医药类、金融投资类、地产基建类企业。

图:中医药产业园投资方分类

对医药类企业进一步分析,从上市情况来看,超六成的医药类企业为本省的中医药上市龙头企业;从经营性质来看,在医药类企业中,国资与民营企业虽然各占一半,但是上市企业主要是国资企业,其背后股东都有中央或地方国资委的身影,在数量方面,国资上市企业为民营上市企业的3倍,具有绝对优势,说明大多数投资中医药产业园的投资方资金实力雄厚,且拥有良好的政企关系等优势。

图:中医药产业园投资方的医药类企业性质分类

(二)投资规模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投资规模在30亿以下的园区占样本总数的62%,其中10-30亿规模的园区最多,占比达到34%, 可以看出园区主要集中在30亿以下,关于30亿以上投资规模的园区,投资规模越大,园区数量越少,超百亿投资规模的园区占比只有9%, 且投资主体主要为上市公司、政府。因此,总体来看,相比国内其他类型的产业园如生物医药产业园,中医药产业园单笔投资规模普遍偏小,某种程度与中医药产业的投资属性有关。

另外,根据统计结果,近3年(2020-2022)产业园投资数量占总投资数量30%,但贡献了近60%的投资总金额,投资主体主要以上市公司或国企及政府为主。

二、影响中医药产业园发展的因素

(一)国家政策支持

鉴于中医药在临床、预防、文化等方面优势逐渐显现,近年来,国家对中医药产业的支持政策持续加码。2016年我国出台《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20年)》,把中医药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明确未来五年我国中医药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2019、2021年我国先后发布全面系统的中医药产业支持政策《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今年3月份,首次由国务院出台《“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体现党中央、国务院对中医药事业发展高度重视。随着支持政策相继落地,中医药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带动了中医药产业园的蓬勃发展,因此,中医药产业园的投资数量在2016-2022年间出现爆发期,尤其近3年中医药产业园的投资总金额达到近6成的占比,也可以看出中医药产业正迎来发展的最好时机。

(二)国有资本入场

近几年国央企纷纷大力布局中医药产业园,国资在中医药产业园区领域的占比正变得越来越大。一方面,产业升级是十四五规划的重中之重,关系到中国能否步入发达国家行列,国央企肩负着区域内经济增长,引领产业发展的重要责任,;另一方面,国资的优势是资金成本低,可以坚持长期主义,民营产业园区运营商如果运营能力够强,就可以跟国资形成良好的互补。当前,国资主导、民资助推的“国民共建”格局正在快速成型。因此,可以印证此次盘点的中医药产业园投资主体主要是由国资医药类企业以及政府和城投企业为主,可以看出,地方和中央国字号的入场进一步带动中医药产业的发展。

(三)龙头企业引领

随着各地产业园的发展,传统的依靠政策、依靠要素的招商模式陷入困境,“产业招商”成为开发区新一轮招商竞争的重要手段。大企业带动、小企业配套的模式在“产业招商”中最为常见。中医药产业园招商引资的方向多为医药类企业,尤其是中医药龙头企业。园区招商的过程中,龙头企业可以起到带头示范的作用。一个龙头企业甚至可以带动非常多的上下游配套项目落户园区。通过招引一部分龙头企业落地园区,从而吸引更多潜力企业入驻,形成主体产业园区,带来产业集群效应。因此,通过盘点,我们也可以发现中医药产业园投资方主要以上市的中医药龙头企业为主。

三、代表案例-粤澳中医药科技产业园

(一)产业园概况

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成立于2011年4月,作为由广东省人民政府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签署《粤澳合作框架协议》的首个落地项目,于当年正式落地横琴。产业园由澳门和横琴共同组建公司进行开发建设与运营管理。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将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定位于大湾区重大创新载体,并明确支持产业园开展中医药产品海外注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动中医药产业海外发展。

目前产业园占地50万平方米,总开发面积约140万平方米,围绕“国际级中医药质量控制基地”和“国际健康产业交流平台”的核心目标,以及打造“中医药产业与文化一带一路的国际窗口”的优势定位,以搭建产学研一体化平台、推动中医药国际化、以及发展大健康产业为思路与规划开展工作。

自产业园孵化区于2018年底落成至今,注册企业226家(其中通过产业园平台培育的澳门企业 57家,占注册企业的25.22%),涉及中医药、化妆品、保健品、医疗器械、 生物医药、医疗服务领域,已逐渐形成一定的产业集聚氛围。其中,广药集团、澳大研究院、丽珠圣美、天祥集团、碳云智能、盈科瑞、原妙、分子态等重点项目已经入驻。

(二)借鉴意义

1.整合资源,联手打造中医药高地。一是加强政策支持,粤港澳三地政府主管部门共同签署《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合作备忘录》,推动三地中医药重点实验室、科研机构资源共享等;二是推进产学研合作,如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与澳门科技大学共建临床教研中心等。

2.搭建创新载体,激发创新活力。一方面集聚高端人才资源,提供优质科研服务;另一方面,建设符合中国及欧盟认证双标准GMP中试生产平台,形成在中药产品提取、小试、中试等方面设施齐全的专业化公共服务平台。

3.以点带面,以医带药,开展中医药海外推广。利用澳门特区政府与葡萄牙语系国家和地区友好合作的优势资源,优先将中医药产品推广到全球葡语系国家和地区,然后通过葡语系国家和地区辐射周边国家和地区,实现以点带面,促进中医药产业国际化发展。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