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夏季的潮湿和闷热,很容易让人陷入倦怠和昏昏沉沉的状态中,紧绷的神经稍稍一松懈,席卷而来的睡意就把人们“击倒”了。据美国国家睡眠基金会的统计,成年人的理想睡眠时间为7至9个小时、青少年为8至10个小时、婴幼儿需要的睡眠时间在16个小时以上,不过,现今的生活方式丰富多彩、节奏很快,人们随时随地的受到电脑、智能手机和其他娱乐方式的诱惑,导致大多数人的睡眠时间达不到理想的长度——比如英国人的平均睡眠时间仅有6.8个小时、中国人的平均睡眠时间为7.1个小时,均低于理想的水平——而且,人们也没有动力去约束和规范自己的睡眠习惯。
即便人们的平均睡眠时间达不到理想的水平,可三分之一的人生中,人们都处于睡眠的状态,那么,人们为什么需要这么长的睡眠时间呢?对于人类和其他的生物而言,“睡眠”这一行为的功效和意义究竟是什么呢?一些人会不暇思索的认定,睡眠是一种消除疲劳、恢复精力的生理机制,似乎清醒状态下的大脑会消耗某种能量,而睡眠可以补充这种能量,可是,科学家们并无确凿的证据、无法证明这种能量究竟是什么,也就是说,没有哪一种物质和能量可以充当睡眠机制的开关。睡眠的“能量补充论”站不住脚之后,科学家们又提出了其他的理论。
随着“能量补充论”的陨落,另一个学派和理论发展壮大、获得了学界的广泛认可,这一学派的专家们认为,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睡眠机制是一种演化的结果,它的存在是为了实现某种功能,比如巩固人们的长期记忆、提升人们的学习效率等等。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心理学教授马修.沃克(Matthew Walker)认为,充足的睡眠可以提高大脑“海马体”(海马体与记忆相关)的活跃度,有助于大脑理解和记忆新的信息,若一个人睡眠不足,其海马体几乎处于完全关闭的状态,极不利于人们的学习和记忆。马修.沃克率领的研究团队进行了一项“睡眠剥夺实验”,发现24小时没有睡觉的人,与睡了8个小时的人相比,其学习能力低了40%。
再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不同的睡眠时间、阶段和状态下,对记忆的影响也不相同。深夜0点至3点,人们处于浅层睡眠状态,脑波为高振幅、低频率的慢波,有利于陈述性记忆和空间记忆的巩固,因此,苦于学业的学生们不熬夜、早休息,可以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深夜3点至早晨6点,人们处于深层睡眠状态,脑波为低振幅、高频率的快波,有利于程序性记忆和情绪记忆的巩固,因此,患上了应激障碍和情绪障碍的人,往往在3点至6点之间噩梦连连、猛然惊醒。
迄今为止,关于睡眠机制的种种理论皆不完善,它们解释了“睡眠”这一行为的部分机制和功效,可偏颇和不足也显而易见。更为棘手的问题是,人类之外的其他生物拥有极为庞杂的睡眠机制,比如蝙蝠的大部分时间处于睡眠状态,野马的睡眠断断续续、一共3个小时左右,而且爬行类、鱼类和昆虫也有“类睡眠”(它们所处的平静状态是否属于“睡眠”,目前的争议很大)的行为,那么,科学家们如何恰如其分的定义“睡眠”概念、如何回答睡眠机制的成因,就成了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问题了。
小考题:你每天的睡眠质量怎么样?你认为提升睡眠质量的关键因素是什么?欢迎你留言讨论。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