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贞节观有多扭曲,看把人都逼成什么样了?

明朝贞节观有多扭曲,看把人都逼成什么样了?
2023年07月10日 19:51 史趣123

明朝贵州有个独山州,那里有个姓柴的乡官,他的女儿--柴氏长得不怎么样,但是很开放。她嫁给了当地的大户人家--唐家。唐家公子娶了柴氏没几年就一命呜呼了,也没有留下后代。

唐家的老太太想让柴氏守寡,好给唐家争光。柴氏的父亲也想让她守节,好给柴家立个好名声。柴氏虽然心里不愿意,但是面对老太太和父母的劝说,又不好意思说想再嫁,只好忍着。

为了给柴氏守节,唐家就在后院给她盖了一间房子,周围都是高墙。只让一个小丫头伺候她,别人都不许进去。后院里也没有什么动物,只有一只原本就养着的大猴子,后来没人管它。

柴氏到了春天就心痒难耐,只能在花园里散散步打发时间。但是,猴子也很寂寞,一次偶然的机会,就有了为人不齿的冲动。

据说,柴氏还怀过孕,生下来的时候就埋在后院。

这样一晃,十年过去了,柴氏从不出门见人,一个人住在房子里,大家都说她贞节可嘉。

唐家的老太太就找了几个里长帮忙推荐她给王府,以表彰她守节的事迹。其中的呈文,这样写道:

她心地纯洁无瑕,节操坚定如冰霜。十年来从不和别人接触,像松树和柏树一样坚强。在这世上能有这样的女人真是难得,她是我们的榜样和骄傲。我们有证据可以证明她的贞节,希望您能发下恩典,给她颁发牌匾,让她的美德传扬四方,也让我们这里的风气得到改善。

官府的王太尹说,你们想要给柴氏争取贞节牌匾,我得先考察一下。

王太尹就把这些里长叫来问了问,他们都说柴氏是真的贞节无瑕,并没有被收买或者撒谎。王太尹看他们口径一致,而且柴氏还是柴乡官的女儿,就同意了他们的请求,给柴氏颁发了牌匾,并且亲自带着礼物去祝贺。

柴乡官出来迎接王太尹,王太尹请柴氏出来见礼,柴氏穿着素服,化了淡妆,和她婆婆一起出来见了王太尹,然后就回房去了。

王太尹年轻聪明,偷偷看了柴寡妇一眼,发现她面色红润,一点也不像寡妇的样子,心里就起了疑心:“一般寡妇都会因为缺乏生活而郁闷沮丧,要么就是面容憔悴,要么就是气色沉重,总会有一种柳枝凋零的感觉。可是这个女人看起来却很有精神,很快乐,肯定有什么秘密。”

回到衙门后,他又把那些里长叫来问道:“你们是不是收了唐家的钱,才帮他们写呈文的?”里长们说:“我们都是正直善良的人,谁不敬佩贞节妇女呢?哪里需要收钱才帮忙呢?”

王太尹说:“那他们家有没有什么人进进出出?”里长们说:“寡妇的房子里只有一个小丫头伺候她,长大了就嫁走了。又换了一个,除了她们谁也进不去。”王太尹说:“那他们家有没有什么动物?”

里长们说:“听说他们后院养了一只老猴子,别的什么都没有。”

王太尹心里明白了,说:“猴子和人差不多,也能做那种事。”在再三追究下,他还是发现了事情的真相。

事发后,柴氏羞得无地自容,不久就上吊自杀了。

在判词中,王太尹这样写道:

“她(柴氏)守寡受不了寂寞完全可以说出来,再找个男人嫁了。可是她装得很贞节,假扮成个好妇女,在外面骗人,在里面干脏事。这样的人死有余辜。”

在按语中,作者也讲到了一个故事。

杨宦家有个老婆很忠贞,守了一辈子的贞节,后来她也得到了朝廷的赏赐,活到八十岁。

很多人都羡慕她,说守节既得到了赏赐,又活得很久,这样不是很好吗?

杨宦的老婆却说,我每次忍不住的时候,就用牙齿咬床头,现在床头上还有牙印呢,你们看看,我受了多少苦啊。我走过这条路,所以劝你们千万不要守节。

明朝妇女的贞节观发生了重大变化。开国皇帝朱元璋推崇理学,把宋代的理学思想奉为治国的根本。明朝的统治者对妇女进行了严格的传统教育,特别强调理学中的节烈观,要求妇女守节不渝,这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

在统治者的影响和激励下,很多家族都制定了族规、家规,把保持贞节作为重要的一条。这种对妇女贞节观的强制,导致很多妇女承受了巨大的身心压力,甚至有些人因此失去了生命。

文中的两个故事就是这种贞节观下的典型案例。

参考文献:《皇明诸司公案》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