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碱麦丰收在望!河北沧州:盐碱地“变身”大粮仓

旱碱麦丰收在望!河北沧州:盐碱地“变身”大粮仓
2023年05月23日 15:46 金台资讯
日前,河北省沧州市黄骅市一家面花加工厂主播在直播销售面花。 王浩宾摄
河北省沧州市黄骅市旱碱麦面食制品——面花。 傅新春摄
日前,河北省沧州市黄骅市一家面花加工厂,工人在制作面花。 王浩宾摄
沧州种植的旱碱麦麦种——沧麦6002。 傅新春摄
日前,河北省沧州市黄骅市有关部门工作人员观看旱碱麦长势。 王浩宾摄
河北省沧州市黄骅市旧城镇仙庄片区旱碱地麦田。 王浩宾摄
日前,河北省沧州市黄骅市旧城镇后仙庄农民在察看灌浆期的小麦长势。 傅新春摄
河北省沧州市黄骅市旧城镇仙庄片区旱碱地麦田(航拍图)。 王浩宾摄

人民网沧州5月23日电 (杨文娟)风吹麦田千层浪。眼下,在河北省沧州市黄骅市旧城镇仙庄片区7600亩旱碱地麦田里,小麦黄绿相间,长势喜人,呈现出一派丰收在望之景。

黄骅市地处渤海之滨,全域耕地以中度盐碱地为主。“盐碱地上种粮难”,曾是制约当地粮食生产的一大难题。几十年来,黄骅市通过选育良种、改善土壤、优化技术等不断推进旱碱麦种植,凭借科研人员和当地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盐碱地“变身”大粮仓。今年,黄骅市旱碱麦种植面积达60多万亩,较2013年增加了近10万亩。

目前,黄骅市旱碱麦总产约13.26万吨。随着产业链条的不断延伸,这些旱碱麦成了面粉厂、面花厂等深加工企业的“宠儿”。黄骅市现有较大型面粉加工企业20家,年加工能力接近50万吨,已形成集订单农业、收储中转、面粉加工、食品生产等功能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小麦产业,带动了当地农民致富增收。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