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浏阳:用科技之光照亮乡村振兴之路

湖南浏阳:用科技之光照亮乡村振兴之路
2024年05月15日 17:26 金台资讯

入夏后的湖南浏阳,天高云淡、风光秀美,田间地头一派农忙景象。在这幅美丽的乡村画卷中,活跃着一支特殊的人才队伍——科技特派员。

科技特派员是科技人才服务乡村振兴、助力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湖南浏阳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构建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推动科技与乡村振兴紧密融合。作为农业科技的传播者、科技创新创业的领头羊,浏阳广大科技特派员扎根基层,不断寻找农民增收、产业转型的密码,将科技的旗帜插遍田野,推动全市乡村实现精彩蝶变。

引进新品

助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有问题就问特派员!”在浏阳,广大科技特派员已经成为带动乡村产业兴旺的“田专家”,是帮助农户解决疑难问题、问需开方的“把脉人”。

走进中和镇苍坊村,片片秧苗舒展开了嫩叶,农民叶光明正在田间忙碌。令人惊喜的是,青绿的秧苗下还孕育着新生命。

“去年,在浏阳市科技特派员、湖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何志刚老师的对接下,我们引进了罗氏沼虾新品种‘南太湖3号’进行试养,获得了非常好的经济效益。”叶光明说。今年,在何志刚的支持和指导下,叶光明将40亩稻田作为“稻中虾试验地”,开展早稻、小龙虾共生种养工作。

从水稻品种与虾苗的筛选、水稻育秧种植时间,再到小龙虾放养时间、放养密度、田间管理……每一个“稻虾共生”养殖技术细节,何志刚都耐心指导。

“在种植两季水稻的基础上,发展小龙虾养殖,能在稳定粮食生产、保障粮食产量的前提下,提高农田的综合效益。”对于稻虾共养这个新挑战,叶光明信心满满。

一个品种造福一方百姓,一粒种子铺出一条共富路。在浏阳乡村,一大批像何志刚一样杰出的科技特派员,在希望的田野上播撒下科技的种子,不断生根、发芽,结出累累硕果。

在湖南农业大学教授肖深根指导下,普迹镇五丰村引进油茶林下套种玉竹、白芷间套作栽培关键技术,进一步发展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在湖南省农科院研究员袁祖华的指导下,浏阳市绿洲种植专业合作社引进了丝瓜长季节栽培技术、瓜类蔬菜嫁接育苗技术,白丝瓜采收期延长一个半月以上,平均每亩增收1000元以上,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派下去,融进去。近年来,深入一线的科技特派员们通过现场指导、试点示范等方法,为广大农户提供生产技术保障,解决技术难题,加速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了农业产业的高效发展。

精准施策

推动科技成果多点开花

创新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科技特派员一头连着科技创新,一头连着生产实践,是让科研成果与广大群众共享的重要桥梁。

在科技特派员的牵线搭桥下,一批批来自院校的全新科研成果转化到一线,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种植养殖基地进行无缝对接,有效扩大了先进技术和良种覆盖面,提高了农业自主创新能力。

“每天电话都接不过来,全是找我订鸡苗的。”这些日子,荷花街道南环村的浏阳市牧蜂人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兰海亮忙得不可开交。

兰海亮口中的“鸡苗”叫藏湘鸡,是西藏鸡与湖南鸡的杂交品种。而藏湘鸡能深受欢迎并正式上市,离不开浏阳市科技特派员伍国强的支持。

作为一名农业技术人员,先后五次援藏的伍国强发现,西藏的鸡有野性大、抗病能力强等特点,这正是湖南鸡缺少的特质。经过近5年的反复杂交试验,藏湘鸡终于繁育成功。

去年,伍国强派驻服务浏阳市牧蜂人种养专业合作社。“来到合作社,我便发现养蜂场是庭院式的,除了屋后的山林,还有一大片草地可供藏湘鸡自由活动,非常适合发展林下经济与庭院经济。”伍国强说。

就这样,伍国强开始指导合作社利用房前屋后的竹林进行藏湘鸡繁育,目前已繁育3000余只藏湘鸡群,并成功注册“藏湘鸡”商标,获评浏阳市示范家庭农场,成功入选湖南省“头雁”引领带动乡村产业振兴项目。

得益于浏阳科技特派员江为民等专家团队的悉心指导,今年浏阳市浏安农业科技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在浏阳黑山羊自繁自养技术方面也取得了新突破——

由浏安公司起草制定的《家庭农场湘东黑山羊自繁自养技术规范》地方标准已完成征求意见稿,正由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同时,企业还顺利通过2022年国家畜禽核心育种场遴选,成功入选“国家羊核心育种场”,并顺利通过国家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现场验收。

完善制度

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通过双向选择、择优选派,近年来,浏阳将专业需求对口的优秀科技特派员选派到基层一线,为乡村振兴输送源源不断的人才力量。2023年,浏阳各级特派员共123名(其中省派科技特派员8人,长沙市派15人,浏阳市派100人)到乡村振兴一线进行指导。全市科技特派员累计开展技术服务2000余次,引进新品种、新产品259个,推新技术205项,开展技术培训209余场次,带动总收入1亿元。

科技特派员的到来为浏阳乡村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目前,科技特派员覆盖全市所有涉农乡镇街道,产业涉及花卉苗木、油茶、水产、畜牧、蔬菜、水稻、水果、茶叶、休闲农业等。

浏阳科技特派员不仅积极参与全市乡村振兴建设的各个环节,还将服务触角延伸至外地。

去年2月,浏阳市委组织部、科技局联合组织14名农业科技特派员奔赴怀化市通道县,开展了为期两天的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帮扶工作,现场指导油茶、茶叶、中药材、水果、水稻、畜牧等产业的管理、管护技术,解答企业、种养户遇到的技术难题。

为了提升科技特派员的服务水平和质量,浏阳不断完善制度体系建设,优化考评机制,推进特派员科学管理。制定科技特派员组织实施细则等政策文件,加强对派驻工作的跟踪督促和考核验收,开展中期绩效评估和全年绩效评估,对工作实效和服务满意度进行绩效评价……同时,对表现优秀、成绩突出的个人及单位予以表彰,建立退出机制,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科技特派员下村后,结合当地实际,在推广新技术、引进新品种的同时,还坚持“实用、实地、适时”的原则,积极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服务到田间地头,有效提高了农民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

物换星移,新时代肩负新使命。而今,着眼未来,在广袤的浏阳乡村,越来越多的科技特派员正接过接力棒,深入田间地头、播撒科技星火,吹响了乡村振兴的号角,在乡村大地绘就一幅幅绚丽画卷。(袁安)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