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重庆江津支行:整村授信“贷”动乡村产业发展

工行重庆江津支行:整村授信“贷”动乡村产业发展
2024年05月21日 11:16 金台资讯

编者按:

普惠金融,一头连着百姓生活,一头连着发展大局。今年以来,工行重庆市分行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持续强化政策引导,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提高普惠金融可得性、覆盖面和精准性上落笔着墨,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把服务实体经济作为立业之本、应尽之责,持续提升普惠金融、乡村振兴服务质效,让更多优质金融服务“飞入寻常百姓家”。

立夏时节,在江津区白沙镇艾家村村民张伟夫妇承包的花椒种植园里,青葱翠绿的花椒树布满田地,色泽莹润的青花椒挂满枝头,伴随着一阵清风,空气中弥漫着花椒特有的清香。

“工行的资金支持,让这片土地重新‘活’了起来!”一个月前还在为农资愁眉不展的张伟,此时看着长势喜人的花椒树露出了喜悦的笑容。

重庆市江津区是全国闻名的花椒之乡,种植花椒已成为当地农户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农民通过花椒种植和销售增加了收入,改善了生活水平。张伟夫妇就是受益者之一。2021年,夫妇俩结束外地水果批发生意,回家乡白沙镇艾家村承包了230亩花椒地,干起花椒种植业。

然而,由于夫妇俩缺乏经验,花椒种植初期连遭亏损,不服输的夫妇俩一边学习技术,一边继续投入,但前期的亏损让资金短缺的问题显现出来。“跨行太大,前期我们缺乏经验,选种、育苗、施肥、除虫都没掌握要领。此外,花椒采摘时令性强,季节性资金需求也很大。”张伟说。

张伟夫妇承包的花椒种植园。工行重庆江津支行供图

就在张伟夫妇为周转资金发愁之时,恰逢工行重庆江津支行客户经理逐村走访,来到白沙镇艾家村推广“整村授信模式”。在村支书的牵线搭桥之下,客户经理了解情况后,很快便搜集了材料,仅用3天时间为张某夫妇申请发放“种植e贷”20万元,解决了他们的周转资金难题。

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振兴,产业振兴离不开金融“活水”的支持。一直以来,工行重庆江津支行大力践行普惠金融,结合当地实际助力乡村振兴,持续深化城乡联动发展,推进工行金融产品与服务到村到户,并有针对性地引导更多资金向重点产业倾斜,充分发挥“种植e贷”等信贷产品的特色化和高效化,助力壮大农业产业、培育农业龙头企业。

今年以来,该行更进一步通过深入田间地头调研,提升普惠金融的“三农”覆盖面,以“部门+网点”形式组建服务分队深入乡村,开展逐镇逐村逐户走访。同时,联动江津区农委、农村合作社、行业商会、行业协会等线下平台,持续深化“养殖e贷”“种植e贷”等“三农”信贷产品的宣传,以“整村授信模式”为抓手,扩大金融服务面。

除了张伟夫妇,江津区白沙镇黑石山村的唐某也是工行重庆江津支行践行普惠金融推动“整村授信”落地的受益农户之一。

唐某从事养猪业10余年,是当地有名的养猪大户。今年初,其运营资金出现问题,就在他焦急万分之际,工行普惠小分队来到村里开展普惠政策及产品宣传,为其推荐了特色“养殖e贷”。“通过了解,我发现这款普惠信贷产品利率低,放款快,可以线上操作,很符合我的需求。”唐某说道。

从唐某提出申请,到工行重庆江津支行工作人员上门核实养猪场经营情况、收集资料、发放贷款,前后用时仅3天。“30万元资金到账后,顿时感觉压力小了很多,大大提振了信心。”

据了解,今年以来,工行重庆江津支行以“整村授信模式”大力支持县域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由支行负责人带队每周深入走进一镇一村,形成“深耕一个村,投放一个村”的面对面金融服务模式。目前,该行累计走访江津区内21个镇、106个村,触达农户1000余户;已完成区域32个村的整村授信工作,发放贷款2773万元。(李敏)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