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第二届校园气象科普科创大赛落幕

上海市第二届校园气象科普科创大赛落幕
2024年05月26日 20:36 金台资讯

人民网上海5月26日电 5月26日,上海市第二届校园气象科普科创大赛落下帷幕。这场由上海市气象学会联合上海市科创教育指导委员会、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上海市青少年科普促进会、上海教育报刊总社、中国福利会少年宫、上海市气象局宣传科普与教育中心、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城市品牌工作室共同主办的活动,吸引了全市600余所中、小学校共计3.14万余人次积极参与。活动得到了中国气象学会、上海市气象局和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的指导。

闭幕式现场,随着颁奖嘉宾一一揭晓获奖名单,共有来自七宝中学、华东大二附中、尚阳外国语学校、明强小学等中小学校的374组学生脱颖而出荣获单项奖,30所学校获优秀组织奖,44名老师被授予优秀指导老师称号。

紧扣“研智慧气象 启科学梦想”的主题,大赛设置气象知识竞赛、气象主播秀、气象科创与科学考察三大主题活动。其中,气象科创与科学考察是新增的“科创”赛道,针对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分别设置气象观察日记、气象科学探究报告、气象科创小论文三个组别,鼓励学生跨学科联系学习、生活或劳动、体育等,阐述对气象科学的解读,让气象科创的“金种子”在实践过程中破土而出、茁壮成长。

小选手们充分发挥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实地考察、抽丝剥茧、挥毫泼墨,展现出对气象科学的热情和对科学探索的渴望。有的通过持续记录气象数据,静观节气更迭,探索植物的生长与天气特征的关系,对比两个地区的天气特征,创作气象观察日记;有的撰写气象科学探究报告,剖析黑潮对区域气候的影响,思考气象要素对运动、出游等活动的潜在影响,以及气象条件与新能源制氢的低碳利用关系;还有的以问题为引,深入分析上海气候的时空格局及变化研究、校园物联网气象站的系统设计开发、人工智能算法在空气质量识别分类中的应用等,以真实的数据作为理论支撑,进而创作气象科创小论文。

气象主播秀的舞台上,创意与才华在这里碰撞。小选手们通过生动的语言、多样的实验道具、精美的PPT、酷炫的多媒体动画特效,将极光和火烧云的绚烂、冰雹的凌厉、雷电的狂怒、龙卷风的肆虐等天气现象一一展现。还有的结合个人兴趣和热点话题,介绍起盘古气象大模型、古诗里的二十四节气知识、花期预报等气象知识,绽放小小气象主播的亮丽风采。

大赛还通过线上答题的方式举办了气象知识竞赛,小学、初中、高中三个组别的选手们展示了对天气基础知识、气象灾害防御、气候变化等相关知识掌握的扎实度。做好科学教育加法,需要全社会一起参与。本次大赛背后汇聚了中国气象局创新发展科普专项、复旦大学大气与海洋科学系、上海市科普基金会以及上海万博科技创新中心的大力支持。

“科学素养的培育要从青少年抓起,而科普教育是培养青少年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上海市气象学会秘书长李保清表示,“未来,上海市气象部门还将继续踏浪前行、探索创新,充分整合各方校园气象科普和气象科创教育资源,开展长、中、短期结合的气象研学活动,为“大中小”气象学科贯通式培育和青少年科学素养提升做出更大贡献。”(丁昕彤)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