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带火一座城

一个人带火一座城
2024年05月27日 09:50 金台资讯

人民网 薛育建

雅安市天全县,四川省西部的一个小县城,全县14.7万人,县城常住人口5万,该县中医院2023年门诊接诊量却达到62.35万人次。为何一家县级中医院如此受欢迎?这家中医院给这个县城带来了什么,又能为中医药事业的传承与发展带来什么呢?

山水相依,美丽天全。余乐摄

一道“大先生”的文化风景

“骨头断了一定要去天全县中医医院请‘大先生’治,他那双妙手给你捏捏就复位了,很快也就好了!”天全人的这一共识,传遍了雅安地区以及周边涉藏地区,传到了成都甚至四川更远的地方。

“大先生”是谁?人们为何如此信任“大先生”?

要说“大先生”,就不得不说陈氏家族。陈氏祖辈习武,祖传骨科术,200年前举家迁至天全。天全能种植道地药材牛膝,陈氏家族因此发展武医骨科,将武学与中医融合,自制膏药,接骨续筋,开创绝学“陈氏正骨手法”,治病救人,泽被四方。

1959年,15岁的陈怀炯正式成为陈氏骨科第三代传人。他坚守祖训,践行孙思邈《大医精诚》箴言,坚持低价看病、免费看病,专程上门求治者络绎不绝,甚至有人徒步数百里而来。

然而,在陈怀炯看来,弘扬中医药文化,一个人、一个家族“单打独斗”显然不行,应该依靠国家力量,开放式传承、创新发展。

1975年,陈怀炯力排众议,将秘传家学陈氏独门武医骨伤诊疗手法、药方和陈氏骨科诊所一并捐献给天全县政府。县政府很快成立了集体所有制的城关镇中医外科医院,陈氏骨科绝学得以更大发挥,医院也得以更快发展,于1980年进阶更名为天全县中医医院。

“大先生”陈怀炯在给患者治疗。天全县中医医院供图

自此,陈怀炯由陈氏骨科诊所的老板兼坐堂郎中变成了拿工资的医生,但他“心怀苍生、医者仁也”的信念没有变。他向弟子和中医院的医生护士倾囊传授医术技巧;他的专家号与全院普通号的挂号费一样都是0.5元,直到2005年医院挂号收费系统完成智能化改造才调整到1元,并至今未变;他60年如一日,凌晨5时到医院上班,时常忙到晚上11时才下班;遇到家庭困难的患者,他时常免费治病,甚至给患者回家的路费……

精湛的医术、崇高的医德,为陈怀炯赢得“大先生”的美名。“大先生”以身作则,全院医护人员恪守职责,天全县中医医院形成了“让老百姓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的良好医风。在这里,膏药3元一个;根据不同的部位,门诊骨折复位、固定在几十到上百元不等,最高195元;为了不让外地病人来回跑,医生根据实际情况一次性开一个月的药,药费也不过60余元……

“我们践行‘大先生’的教诲:看病不是做生意,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能节约就节约,能通过望闻问切解决病痛的,就尽量不采用仪器检查、不做手术等。”天全县中医医院院长、陈氏骨科第四代传承人陈若雷如是说。

不仅如此,为了让病人得到最好的服务,中医院还给每个科室配备了医保专员,专项帮助外来患者处理医保事宜。有时,医院还会请翻译,只为给前来就医的藏族同胞讲解。

患者对医院暖心服务点赞。天全县中医医院供图

在这里,就如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绵阳市中医医院副院长沈其霖曾撰文所说,“病人对医生的信任、医院对员工的信任、员工对医院的忠诚,已经形成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

一家县级中医院的发展秘诀

从民间中医骨科诊所到三乙中医医院,背后的发展秘诀是什么?

据院长陈若雷介绍,医院经历过两次发展高峰:1980~1995年,一个民间骨科小诊所变成集体所有制骨科专科医院;2000~2010年,改革开放后群众个人健康需求凸显、国家全民医保政策推行,给予了中医院快速发展机会。

对于在这两个阶段取得良好发展的核心要素,陈若雷的回答是:秉持发展中医特色专科理念,坚持中医药骨科特色发展主方向;坚持看好病、花钱少、服务好的以人为本政策;坚持小步快走、量力而行。

“大先生”正在给病人诊治。天全县中医医院供图

陈若雷说,医院围绕骨科专科优势,逐步建立了骨科相关综合科室,如今是以骨科相关专业为专长,拥有中医内科、中医外科、中医耳鼻喉科、中医肛肠科、中医妇科等的三乙中医医院。以发展专科为突破口,足踝外科中心经过8年建设,在四川省足踝领域已颇具知名度。

此外,合理、因时因地适度发展,不盲目扩张、恶性竞争,是医院保持收支平衡的诀窍。陈若雷表示,天全县人口不过14.7万人,县城常住人口仅5万余人,每年发病率都有规律,且以常见病、多发病为主。最初医院想建一个产科,经调查发现,2018年全县年新生儿不足1000人,县人民医院已建有妇产科,如中医院再建一个,就属于重复建设、医疗资源浪费,所以放弃了。再如,肿瘤病人大多去省市大医院或者专科医院诊疗,中医院就只设门诊服务,减少化疗中心建设和不必要的设备设施采购。

每天都有大批患者前来天全县中医医院求医。天全县中医医院供图

最重要的是,医院全体医护人员“一切为病人着想”,看好病、服务好。“天全县中医医院为什么能赢得如此好口碑?因为这是一家有责任、有担当的医院。”天全县卫健局副局长杨炜说,医院坚持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合理收费,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建立起和谐的医患关系,既体现了中医文化传承,又为医疗机构作出了有益的探索与表率。

一座小城的中医药产业未来

在天全县中医医院外,一条仅300多米长的街道上,开设了餐馆、客栈、康复用品店、日常生活店等30余家。随着医院声名鹊起,这些店的生意越见红火——哈儿火锅店因生意火爆,在离医院更近的地方又开了一家新店;雅鑫饭店上下两层,有10个员工,早上提供稀饭、中午晚上提供中餐,一到饭点就满坐,如今日收入5000元以上......

2023年,天全县中医医院门诊接诊62.35万人次,本地占30%、雅安及三州地区占30%、其他省内外地区超过30%。骨伤科病人往往需要人照顾,二者叠加,医院全年接待超过100万人次。如何通过中医院这张名片,打好“中医牌”,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天全县卫健局局长王秋涛表示,县委、县政府已经形成了打造川西“强骨壮骨第一县”思路。支持县中医院这一服务“龙头”开展“一院三区”建设,先后投入3亿元,建成院区80余亩、业务用房8万平方米的综合服务中心;到2025年,县中医院将完成医疗院区、骨伤医养院区、制剂院区建设,建成川西骨伤龙头医院和中医骨伤康复特色医疗服务分中心,综合效益预计居雅安地区中医院之首。

随着天全县中医医院骨伤科列入省级中医重点专科、跟骨骨折诊疗专科水平进入全省前列,当地中医药种植及加工产业发展也进入新阶段。据了解,目前,全县种植黄柏、杜仲等中药材8万余亩,道地中药材“川牛膝”获评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引进同善堂中药加工企业,建成中药饮片等生产线,产品取得四川省著名商标认证;围绕涉藏地区群众重要生产生活通道318线,增设中医服务网点,构建起完整的服务体系,建成制剂研制基地,研发中药制剂等重点工作持续开展。

天全县委常委、副县长黄明说,近年来,天全县面临建设川藏经济协作试验区和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重大机遇,这触动了县委、县政府对“中医药产业+旅游产业+长征文化产业+医养产业”的深入思考,瞄准2035年远景目标,深入实施“一城一地引领、四大片区共兴、四化同步推进”发展战略,深入推进“健康天全”大行动。

大岗山中医药康养旅游示范基地。人民网 薛育建摄

天全县借力“中国最美景观大道318川藏线”入藏门户地位,依托生态、山地、道地药材等丰富资源,打造以生态森林康养为重点、以医养融合为基础的国家森林康养示范区。规划了雅康中医草药产业廊道和成雅康养服务业廊道,到2025年初步建立完善医药健康产业体系和医疗康养服务体系。这个“五一”假期,大岗山四川省中医药康养旅游示范基地茂密的森林下,中药材长势良好,花香沁人心脾,引来无数游客游玩。

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李后强对中医药有深入研究。他认为,天全县中医医院表现出来的“大先生精神”和促进中医药文化、事业、产业发展示范,对四川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具有推动作用。天全县以骨科中医治疗为龙头,做好长足发展中医药产城融合文章;依托中医药资源、绿色资源、地理和环境优势,精心规划,做大医养康养产业,也为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和做法。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