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我在上海造邮轮

这些年,我在上海造邮轮
2024年06月17日 11:34 金台资讯

人民网记者 葛俊俊

6月11日,远航归来的“爱达·魔都号”稳稳靠泊于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这是它自今年元旦正式开启商业首航以来,完成的第38个航次,累计承运游客数已超过15万人次。

“在船坞里,看着H1508成型、起浮、交付,我内心无比自豪。”谈起曾5年朝夕相处的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外高桥造船”)电焊工潘秦更习惯叫它H1508。“这条船我上去过无数次,上面的每一根电焊条、每一盘电焊丝,都凝聚着我们的心血。”

大型邮轮被誉为船舶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是现代工业和现代化城市建设综合化、集约化的巨系统工程,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综合科技水平与制造实力。2023年11月4日,“爱达·魔都号”正式命名交付。这,也标志着我国拿下了这颗“明珠”!

“爱达·魔都号”开展首次海试。

作为全球最大、最复杂的单体机电产品,大型邮轮的设计和建造是高度系统化、集成化的巨系统工程。不仅线缆布置复杂,邮轮建造对重量也极为敏感。邮轮自重的增加,就意味着登船物资或者人数要减少,这对船东来讲是真金白银的损失。因此,对重量的严格控制也体现在造船合同中。

为了减轻船体自重,“爱达·魔都号”采用了大量的薄型钢板,4到8毫米的薄板占比达到了八成,最薄处仅4毫米。

“邮轮焊接中遇到最大的难点就是薄板多、易变形。”潘秦感慨道,“太薄了,操作难度就更大了。因为薄,稍微加热就要变形,这也意味着‘没有犯错的余地’,需一次成型。”

一把焊枪、一个面罩、一身汗水……在邮轮4毫米的薄板上,伴随着飞溅的焊花和四射的弧光,一道道焊缝完美成型。

邮轮安全可靠的航行,离不开焊接细节的保障。“焊缝位置、焊接手法、焊接参数都至关重要。”邮轮建造前期,潘秦就已经带着班组不断试错,通过“分段”模拟试错,不断消化、吸收、创新,形成了新的手法和规范。

国产大型邮轮首制船建造开工点火钢板切割仪式。

2023年12月15日,身披“敦煌飞天彩带”的“爱达·魔都号”圆满完成了5年的建造历程,驶离外高桥造船4号码头,抵达上海宝山吴淞口国际邮轮港。2024年元旦,“爱达·魔都号”正式开启商业首航,执行上海至东北亚的航线。

随着国产大邮轮的汽笛鸣响,每日与钢板和焊花为伍的青涩农村娃“小潘”,也已磨砺成了同事们口中的“潘工”“老潘”——如今,潘秦已担任搭载部垂直焊接三班班组长,而且成为了高级工程师、上海船舶工匠、上海市首席技师。

“焊接工作虽然辛苦,但心中的那份成就感也是别人无法享受的。首制大型邮轮建造成功,意味着我们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是开拓者、创新者,这值得我们去骄傲。”潘秦和同事们,用一把把焊枪焊出了“中国制造”的骄傲,用一团团焊花照亮了匠心荣光,最终摘下了船舶工业皇冠上最后一颗璀璨的“明珠”。

中国船舶外高桥造船邮轮办公室主任、大型邮轮项目副经理易国伟表示,大型邮轮是相对高端的服务业,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内邮轮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建造我们自己的邮轮”时机成熟。“10年规划、8年科研、5年建造,成功造出了邮轮,可以说是水到渠成!”

此前,由于大型邮轮的结构特殊性、系统多样性、工艺复杂性、建造艰难性以及供应链的全球协同性,全球大型邮轮几乎都在欧洲建造。“邮轮是定制的服务产品。我们在建造端的自主设计和自主建造能力,是支持运营端形成核心竞争力的起点。没有建造端的强大,也就没有运营端的强大。”易国伟表示,正是邮轮总装建造推动了整个邮轮产业链的发展。

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正在船坞内建造。

邮轮产业向来被誉为“漂浮在黄金水道上的黄金产业”,而邮轮经济则有着巨大的带动效益。按业界公认的邮轮经济1∶14的拉动比例,首艘国产大邮轮造价55亿元,背后就隐藏着逾700亿元的产业链。此外,首艘国产大邮轮的零部件数量高达2500万个,吸纳了大量企业分工与合作,相关市场空间广阔。

“邮轮产业链是一个生态圈,船东、船厂和供应链共生共荣。”易国伟坦言,要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态,实现邮轮经济比较高系数的拉动效应,目前还有较大的差距,可谓任重道远。因此,未来在邮轮建造中,一方面发挥中国造船大国和巨大市场的优势,坚持自己的特色;另一方面也要坚持开放合作,融入世界邮轮产业分工体系。

“最近一两个月,每个航次的游客数量都超过4700名,火爆程度超出预期。”今年端午假期,“爱达·魔都号”又迎来新一批游客登船。中船邮轮、爱达邮轮董事长杨国兵表示,依托“爱达·魔都号”的研制和运营,中国邮轮产业链实现了全线贯通和“0到1”的跨越,产业生态初具规模。此外,在邮轮运营过程中,政策体系不断走向成熟,这也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潘秦现场为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焊接铭文硬币。

2024年4月20日,备受瞩目的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H1509船迎来下坞搭载的总装里程碑节点。这天,潘秦在大家的期待与见证下,在邮轮龙骨墩处焊入了一块铭文硬币。

这,标志着邮轮快速搭载的新阶段正式开启,也吹响了中国船舶业跨入了大型邮轮建造2.0时代的号角。(图片均为外高桥造船提供)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