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方:“土特产”吃出“新滋味”

贵州大方:“土特产”吃出“新滋味”
2024年06月28日 08:19 金台资讯

王秀芳 涂敏 陈洁泉

端午过后,毕节市迎来新一轮降水天气。大方县对江镇龙场村,韩传正望着绵延不断的细雨出神。“连续下雨,菌床容易被冲坏。”说着,他便跨上摩托车往外走。

韩传正是龙场村林下天麻种植基地的负责人。今年以来,基地一千多亩天麻陆续下种,他时不时都要去看看。“干了要浇水,覆盖土损毁得及时修补。”韩传正精心呵护每一垄麻种。

十多分钟后,韩传正将摩托车停靠在路边,径直走向密林深处。循着他的脚步,高度一致、横竖成行的菌床映入眼帘。放眼望去,宛如一幅幅形状各异的“指纹”图案,线条流畅、横竖弯曲有序,十分壮观。

大方天麻。人民网记者 王秀芳摄

巡视一圈,见并无异常,韩传正像是松了口气。他用双手小心翼翼地刨开覆盖土,一窝白嫩的小天麻跃然而出。“你们看,长得好安逸哦!”韩传正喜笑颜开。

天麻是传统名贵药材,地处乌蒙腹地的大方县,是全国天麻道地产区,素有“中国天麻看贵州、贵州天麻看大方”之美誉,先后获“中国天麻之乡”“全国天麻生产先进县”等荣誉称号。

“原生境、低密度”的林下仿野生种植,是独具大方特色的天麻栽培技术。早在80年代中期,大方就试验成功天麻无性繁殖栽培技术,并于90年代初在全县普及天麻人工种植,成为当地百姓增收致富的新兴产业。

天麻豆腐。人民网记者 王秀芳摄

特别是近年来,大方县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加大在技术、资金、政策、流通等方面对天麻种植与加工的扶持力度,全县天麻产业快速发展,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以龙场村为例,仅天麻种植就吸纳1万多人次务工就业。“采收季节,需要的人就更多喽。”韩传正坦言,在大方,多数乡镇都有仿野生天麻种植基地,基地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既调动种植积极性,又带动百姓务工增收。

“种得好”更要“卖得好”。为激发产业效益,大方县在扩大仿野生天麻种植面积的同时,还不断加大研究与开发力度,在增加附加值、延长产业链上做文章,并成功研发出天麻酒、天麻饮片、天麻胶囊等一批备受市场青睐的新产品。

企业生产车间内,工人正在打包天麻粉。人民网记者 王秀芳摄

贵州同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创“贵天麻”健康养生系列主打产品——鲜天麻粉,同时研制开发天麻冻干粉、天麻蜜饯片、天麻纯粉颗粒等系列产品。目前,该公司已建成冻干、蜜制、中药提取等生产线6条。

贵州九龙天麻有限公司集科研、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建成2个初加工与精深加工厂房,生产天麻酒、天麻胶囊、天麻片等10余个产品,带动当地推广仿野生天麻种植1.3万多亩……

从药袋到餐桌,从食用到保健,大方县加快构建现代化天麻产业、生产、经营“三大体系”,着力打造以大方为核心的天麻全产业链融合发展集群,让小天麻成长为富农强农的“大产业”。

大方县龙场村林下天麻种植基地一隅。人民网记者 涂敏摄

“今年计划种植5万亩,截至6月份已完成种植5.2万亩,覆盖全县25个乡镇街道。”大方县中药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唐庆兰介绍,如今,大方已有天麻经营主体168家,精深加工产品30余个,备案食用产品23个,预计综合产值达6.25亿元。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