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塔工厂”,如何点亮“安徽工业第一区”?

“灯塔工厂”,如何点亮“安徽工业第一区”?
2024年07月02日 11:39 金台资讯

人民网记者 陈浩

质检环节,下线的电脑板被传送至自适应光学检测设备。基于工业视觉、AI技术,这位“阅卷老师”对数千个检查点的“标准答案”谙熟于心。产品合不合格,它一“看”便知……这里是卡奥斯创智物联合肥互联工厂,地处合肥经开区,2023年获评“灯塔工厂”。

“灯塔工厂”由世界经济论坛组织评选,代表着制造业领域智能制造和数字化的领先水平。顾名思义,它们如灯塔般,照亮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方向。人民网安徽频道获悉,目前,全球共有153座“灯塔工厂”,中国占据62席,位居世界第一。

合肥经开区,被誉为“安徽工业第一区”,在2023年国家级经开区考评中,蝉联第6。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区内4座“灯塔工厂”等汇聚的向“新”力量。

实践中,“灯塔工厂”如何点亮“安徽工业第一区”?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健康研究院。合肥经开区供图

多“点”开花

成为“灯塔工厂”,并非易事。

“评选设置了一系列指标,一条‘硬杠杠’是,在智能制造、数字化技术应用方面,至少拥有5个典型案例。”卡奥斯创智物联合肥互联工厂负责人汤志强说,所谓典型案例,是指应用的技术行业领先,甚至是首创。

走进工厂产线,记者看到,“人”“机”娴熟配合,在流水线上各司其职,生产着用于空调、冰箱、洗衣机的智能控制器。按照1400万片年产量测算,每一秒,都有100多片智能控制器下线。

流水线作业,对员工数量、操作内容等有着精确要求。“以往,标准操作程序(SOP)由工程师编写,效率不高,工序也较难优化。”据汤志强介绍,全面运用“虚拟工程师”技术后,难题迎刃而解。根据生产要求,“虚拟工程师”能够智能派工,SOP编写时间由3—4小时缩短至3秒以内,“编写效率、效果大幅提升。”

在供应网络、研发、制造和客户服务等领域,这家工厂部署了18项先进技术。其中,AI阅卷老师、虚拟工程师等5项被认定为典型案例。

卡奥斯创智物联合肥互联工厂。合肥经开区供图

先进技术的应用,使其成为我国智能控制器行业首座“灯塔工厂”。荣誉背后,是沉甸甸的收获——生产效率提升30%,订单交付时间缩短一半,现场缺陷率降低超三成。

不远处的联宝(合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笔记本电脑出货量约占全球1/8。作为一家“灯塔工厂”,企业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下足功夫。这也是“灯塔工厂”最新评选标准中的重要内容。

“通过使用低温锡膏取代高温锡膏,焊接峰值温度下降约70度,电能消耗随之大幅减少。”联宝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低温焊接技术全面应用后,每年节省电能200余万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超过1162吨,相当于植树8.8万棵,“有效破解高热量、高能耗、高排放‘三高’难题。”

在合肥经开区,上述两座工厂之外,还有联合利华、海尔合肥空调互联工厂两座“灯塔工厂”。

多“点”开花,使得合肥“灯塔工厂”总数达到5座,位居全国第2。

联宝科技智能标杆线“哪吒线”。合肥经开区供图

“链”上结果

“灯塔工厂”的涌现,是合肥经开区推动产业向“新”而行、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的缩影。

“推动传统制造企业‘智改数转’,是我们向‘新’而行的一个重要方面。”合肥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张露告诉记者,尽管全区“灯塔工厂”只有4座,但一直以来,一大批传统制造企业对标“灯塔工厂”,实施“智改数转”。

智能烘焙舱、自动数粒机、“蜘蛛手”包装机……洽洽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内,一台台智能设备高速运转。作为深耕坚果炒货的上市公司,洽洽食品烘干、包装设备的迭代,是经开区企业“智改数转”的生动写照。

洽洽食品合肥工厂码垛手臂工作中。刘萌摄

“最初,瓜子烘干,由人工在炕房中多次翻炕完成,包装也是手动的;2007年,公司引进炕制干燥线,包装也升级为半自动;后来,我们自主研发全自动流水线,从烘干到包装再到装箱,都是自动完成。”洽洽食品副总裁陈俊透露。

“推动企业‘智改数转’,我们的‘打法’有二。”合肥经开区经济发展局负责人说。

人民网安徽频道了解到,一是支持产业链链主企业、龙头企业打造数字化转型领航样板,利用它们的平台能力和数据基础,推动设计、生产、供应链等环节的企业协同,通过以大带小,逐步实现产业链配套中小企业链式转型。

二是促进“智改数转”覆盖数字化管理、平台化设计、智能化制造、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等全过程。

值得一提的是,诸如大众等新建制造业项目,从一开始就对标国际先进工厂,在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上走在世界前列,可谓“隐形的灯塔工厂”。

另一方面,向“新”而行,合肥经开区还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大众安徽制造基地。合肥经开区供图

今年的合肥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聚力打造“6+5+X”产业集群。其中,“6”为6大主导产业集群,排在前两位的分别是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巧合”的是,这两大产业集群的代表——蔚来汽车、某集成电路龙头企业等均位于合肥经开区。

向“新”而行,“链”上结果。

“当前,合肥经开区‘3+6’产业体系已然形成。”据张露介绍,3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产业初具世界级产业集群形态,“生物医药产业正在加速崛起。”

其中,新能源汽车产业拥有大众、蔚来、江淮3家整车企业,形成整车—零部件—后市场全链条,上下游企业超80家,近4年产值增长3.2倍。集成电路产业集聚上下游企业107家,形成从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到装备及材料的完整产业链,近4年产值增长6.2倍。

蔚来总装车间。合肥经开区供图

全“面”收获

31年前,在全国各地大兴设立经开区的浪潮下,合肥经开区应运而生。如今,在“灯塔工厂”等向“新”力量的汇聚支撑下,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全“面”收获。

2023年,合肥经开区经济总量居全省开发区首位,贡献了全市约29%的制造业投资、30%的工业产值、31%的战新产值。

进一步来看,合肥经开区还肩负起国家赋予开发区改革试验田、开放排头兵的使命。

举例为证。在改革方面,通过实施“亩均论英雄”改革,2016—2022年,全区规上工业亩均税收年均增长17%,2023年入选全省国家级经济开发区亩均效益领跑者首位。

在开放方面,2023年,全区实际外商直接投资5.6亿美元,占全市55%、占全省27%;实现进出口总额191.3亿美元,占全市37.5%、全省16.7%……

集成电路科技园。合肥经开区供图

时间长河奔流不息,历史车轮滚滚向前。今年是我国开启开发区建设40周年,也是合肥经开区度过而立之年后的首个年头。在这一节点,其肩扛的担子可不轻。

一方面,身为“尖子生”,它要为全国开发区更高质量发展“打样”;另一方面,作为“主阵地”,它要为合肥、安徽的产业发展、争先进位注入更加强劲的动能。

“我们正以‘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推进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探索有效路径。”合肥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秦远望告诉人民网安徽频道,围绕目标,将更大力度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科技创新引领,深化体制机制创新,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好消息接连传来。1—5月,合肥经开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6.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4.5%,制造业投资增长245%,进出口总额增长26.4%……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