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暴动第一诗——《西江月·秋收起义》解析

千秋暴动第一诗——《西江月·秋收起义》解析
2024年09月24日 13:58 金台资讯

汪建新

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初期我党发动的三大武装起义之一,中国共产党进入创建工农革命军进行武装斗争的崭新阶段。秋收起义是毛泽东军事生涯的光辉起点,从此34岁的毛泽东开始了用枪杆子改写中国历史的漫漫征程。《西江月·秋收起义》是描绘这一伟大历史事件的纪实之作,毛泽东生前没有正式发表,它算不上毛泽东诗词的代表作,但无论是对中国革命的道路探索、对毛泽东的革命人生,还是对毛泽东的诗词创作而言,这首词都具有不可低估的转折意义,其特殊价值是其他任何作品都无法比拟的。

绝处求生的历史事件

1927年,蒋介石背叛革命,疯狂屠杀革命者,致使轰轰烈烈的大革命遭到失败。血腥的现实唤醒了中国共产党,唤醒了处在水深火热中的劳苦大众,也促使致力于改造中国与世界的毛泽东幡然醒悟,认清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的严重危害。在中国革命处于十字路口时,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俄租界三教街41号召开紧急会议,这就是八七会议。

在会议讨论中,第一个站起来发言的是穿长衫的毛泽东,发言次数最多的也是毛泽东,共有7次发言。他从国共合作时不坚持政治上的独立性、党中央不倾听下级和群众意见、抑制农民革命、放弃军事领导权等四个方面批评陈独秀的右倾错误。关于军事工作,毛泽东尖锐地指出:“从前我们骂中山专做军事运动,我们则恰恰相反,不做军事运动专做民众运动。蒋唐都是拿枪杆子起家的,我们独不管。”他着重强调:“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这便是“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由来,这个论断对中国革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方针,并决定在湘鄂粤赣四省发动秋收起义。毛泽东在会上当选为临时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8月12日,毛泽东以中央特派员身份回到长沙,改组湖南省委,成立以毛泽东为书记的中共湖南省委前敌委员会作为秋收暴动的领导机构。8月31日,毛泽东乘火车从长沙前往安源。他走前先送杨开慧回板仓,要她照顾好自己的母亲,管好三个孩子,参加一些农民运动。这次分手竟成了他们的最后诀别!

毛泽东在安源传达中央八七会议精神和湖南省委的秋收暴动计划后,装作安源煤矿的采购员,由潘心源陪同前往铜鼓。不料,走到湖南浏阳张家纺村时,被民团抓住。在被押送去民团总部处死的路上,毛泽东机智逃脱,死里逃生。关于这段脱险情节,毛泽东在1936年同埃德加·斯诺谈话时曾详细作了描述:“直到离民团总部大约二百码的地方,我才得到了机会。我在那地方挣脱出来,跑到田野里去。我跑到一个高地,下面是一个水塘,周围长了很高的草,我在那里躲到太阳落山。士兵们追捕我,还强迫一些农民帮助他们搜寻。有好多次他们走得很近,有一两次我几乎可以碰到他们。虽然有五六次我已经放弃希望,觉得我一定会再被抓到,可是我还是没有被发现。最后,天黑了,他们放弃了搜寻。我马上翻山越岭,连夜赶路。”

毛泽东于9月10日到达铜鼓县的第三团,宣布把部队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三团,向浏阳进发。而在9月9日,震动全国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已按原定日期爆发。起义部队约 5000人,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下辖三个团。湖南省委组织铁路工人破坏了长沙至岳阳和长沙至株洲的铁路。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师部在修水率第一团宣布起义,向平江方向推进。10日深夜,安源工人武装和矿井队起义,组成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二团,向萍乡方向前进。这就形成了三路分别向平江、浏阳、萍乡推进的态势。毛泽东兴奋地写下《西江月·秋收起义》:“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因敌强我弱,起义军受到重创。9月14日,毛泽东决定改变攻打长沙的计划,命令起义各部迅速到浏阳文家市集中。19日晚,在文家市召开了前敌委员会会议,决定起义军及时从进攻大城市转到向农村进军。秋收起义的重大意义,在于起义失利后,及时放弃攻打大城市的计划,它是中国共产党人把战略退却和战略进攻相结合的创举。这才有了后来的引兵井冈、井冈山斗争、井冈山根据地,才有了中国革命的峰回路转和勃勃生机。

南征北战的光辉起点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10月22日,长沙发生起义,湖南宣告对清朝政府独立。月底,毛泽东参加驻长沙的起义新军二十五混成协五十标第一营左队,当了一名列兵。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3月10日,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毛泽东认为革命已经结束,于是退出军队,继续求学。

青年时代的毛泽东,最大的志愿是当一名教师,其次是记者。1921年初,毛泽东在新民学会讨论“会员个人生活方法”时说:“我可愿做的工作,一教书,二新闻记者,将来多半要赖这两项工作的月薪来生活。”这年底,毛泽东在补填《少年中国学会会员终身志业调查表》时,在“终身欲研究之学术”栏中,填写了“教育学”;在“终身欲从事之事业”栏中,填写了“教育事业”;在“将来终身维持生活之方法”栏中,填写了“教育事业之月薪报酬及文字稿费”;在“备考”栏中,填写了“所志愿之事业现时还只着手准备,预备三年或四年后个人须赴国外求学,至少五年,地点在俄,后回国从事所欲办之事业”。从这份调查表中可以看出,毛泽东对从事教育事业不仅目标坚定,而且有着具体的计划。这个志愿对其一生都有影响,当他成为党的领袖后,还曾多次谈到自己当教师的志愿。即使到了晚年,他也仍念念不忘自己曾短期从事的教书生涯。

毛泽东的人生轨迹并没有像他最初所预想的那样行进。内忧外患的民族危机,滚滚向前的革命洪流,救国救民的宏大抱负,彻底改变了毛泽东的职业生涯设计,他逐步成为一个以天下为己任的职业革命家。但毛泽东没有料想到,他后来会成为一个领兵打仗的军事统帅。

大革命失败之前,毛泽东做过学生运动、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和统一战线工作,却从来没有做过军事工作。1963年9月,毛泽东与新西兰共产党主席威廉斯谈话时说:“白色恐怖一来,工会、农会都被搞掉,我们毫无办法,只好拿起枪来同国民党打仗。事前没有准备,包括我在内,在那时候以前也没有想到过自己要去打仗。谁叫我们去打仗的呢?是帝国主义和它的走狗蒋介石的白色恐怖逼着我们去打仗的。我以前的职业是小学教员,不是军官,所以根本没有想到打仗那回事。虽然那时我已做了六七年党员,做过各种工作:工会工作,农民工作,在国共合作时期也做过国民党工作,也搞过学生运动,就是没有准备要打仗。”1965年3月23日,毛泽东在武昌东湖会见由外交部部长哈桑·穆拉维德率领的叙利亚访华友好代表团时,也曾坦率地说:“像我这样一个人,从前并不会打仗,甚至连想也没想到过要打仗,可是帝国主义的走狗强迫我拿起武器。”“是什么原因使我到军队中去的?还是帝国主义、蒋介石杀人。”

《论语·卫灵公》有云:“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毛泽东也是“军旅之事,未之学也”,他没有上过军事院校,他的军事本领是在硝烟弥漫的战争中磨砺出来的。而毛泽东的军旅生涯是从秋收起义开始的,这是毛泽东人生经历的一个重大转变。从秋收起义到新中国成立,毛泽东打了20多年的仗。这期间,他从34岁到56岁,正是他一生中最年富力强的青壮年时期,也是他最主要的军事生涯时期。他边学边干,边干边学,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打出了一片新天地,打出了一个新中国。“毛主席用兵真如神”,长征组歌中的这一诗句,以生动笔触讴歌了毛泽东出神入化的军事指挥艺术。

军旅诗词的开篇之作

《西江月·秋收起义》最早非正式发表在《中学生》杂志1956年8月号,是谢觉哉在《关于红军的几首词和歌》一文中披露的,词题是《秋收暴动》。1957年7月,《解放军文艺》一篇评论毛泽东诗词的文章也披露了这首词。1986年9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诗词选》将其收入“副编”,这首词才正式发表。编者根据毛泽东修改稿,将“修铜”改为“匡庐”,将“便向平浏直进”,改为“要向潇湘直进”。1996年9月,又收入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诗词集》一书的“副编”。这首词未见有作者手迹留存。

上阕写秋收起义队伍的组成和暴动计划的进攻方向。“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近乎白话,开宗明义。起义部队既有国民革命军,又有工农武装,特别是农军所占比重较大。“军叫工农革命”,秋收起义部队破天荒地使用了“工农革命军”的番号。“旗号镰刀斧头”,起义军军旗底色为象征革命的红色,旗中央是代表中国共产党的白色五角星,五角星内镶着镰刀和斧头,代表农民和工人;旗面一侧写着“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这面旗帜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工农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标志。起义筹备阶段,毛泽东在给中央的信中,明确指出:“国民党旗子已成军阀的旗子,只有共产党旗子才是人民的旗子。”斧头本应是铁锤,因为铁锤看上去像斧头,人们都误以为是斧头。当年曾有一副这样的对联:“斧头劈出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工农革命军军旗的升起, 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正确方向。

“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匡庐”“潇湘”原作“修铜”“平浏”,较为直白和写实。修水、铜鼓都是秋收起义的主要策源地,而平江、浏阳是进攻方向。修改之后,以庐山代表江西,以湘江和潇水代表湖南,诗意大为增强。“不停留”突出了起义军勇往直前;“直进”表现了直捣敌人要害的坚强意志,也隐含了进攻长沙的原定计划。由此可以判定,该词写于秋收起义之初的阶段。

下阕着重分析秋收起义的原因、浩大声势与深远影响。“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广大农民同仇敌忾。“重重”形容地主压迫沉重,“个个”突出农民反抗的势力之强。随着阶级矛盾的激化和共产党人的引导,农民群众不断觉醒,武装暴动一触即发。“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农民本应充满获得感,却因地主重重压榨而变得愁思百结、暮云沉沉。“霹雳”是风暴雷雨前的征兆。秋收起义犹如一声疾雷迅猛爆发,使敌人猝不及防。

《西江月·秋收起义》在直陈其事中抒怀言志,将情志寓于记事之中,其词句朴实,但却力胜千钧。短短50 个字, 真实再现了秋收起义的历史, 深刻揭示了秋收暴动的根源,具有独特的诗史价值。

毛泽东一生的诗词创作有三个高峰期,分别是井冈山斗争和中央苏区时期、长征时期、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中期。《西江月·秋收起义》是毛泽东的第一首军旅诗词,具有里程碑意义。毛泽东在《念奴娇·井冈山》中感慨“犹记当时烽火里,九死一生如昨”,这种人生体验要从秋收起义算起。此前的毛泽东诗词,也写得心潮激荡、慷慨激昂,为中国的前途命运忧患与呐喊,抒发一个热血男儿的宏图大志和壮怀激烈,寄寓一个革命志士对崇高事业的深邃思考和积极探索。但那种“书生意气”与“马背吟诗”相比,无论是内容、题材还是风格都存在巨大差异。《西江月·秋收起义》之后,毛泽东的诗风转入纪实,走向战争。炮火硝烟不再是想象中的场景画面,而是他的生存状态,“鼓角”“炮声”“开战”“战地”“行军”“命令”“枪林”“鏖战”“弹洞”等描写战争的字眼频繁出现。毛泽东的军旅诗词笔力雄健,是他亲历的战争风云的真实写照,成为讴歌人民战争的壮丽史诗,也是毛泽东诗词中艺术成就最高的精彩华章。

(来源:《中国青年》杂志2024年第17期,作者系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教授、副院长、一级巡视员,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副会长)

点击查看“毛泽东诗词中的青春意气”系列其他文章

孩儿立志出乡关——《七绝·呈父亲》解析

惊涛拍岸怒声吼——《四言诗·〈明耻篇〉题志》解析

长歌痛悼思君深——《五古·挽易昌陶》解析

君行吾为发浩歌——《七古·送纵宇一郎东行》解析

与天与地与人斗——《四言诗·奋斗》解析

一掬慈容何处寻——《四言诗·祭母文》解析

一钩残月向西流——《虞美人·枕上》解析

凭割断愁丝恨缕——《贺新郎·别友》解析

万类霜天竞自由 ——《沁园春·长沙》解析

苍凉沉郁心潮涌——《菩萨蛮·黄鹤楼》解析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