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委书记吴新明:奋进“下一个万亿” 南通向“新”跨越

南通市委书记吴新明:奋进“下一个万亿” 南通向“新”跨越
2024年10月07日 10:07 金台资讯

南通市委书记吴新明在接受本台记者专访时表示,南通处在江苏“1+3”重点功能区扬子江城市群和沿海经济带的交汇点,是长江以北唯一毗邻上海的城市,肩负着传导上海苏南辐射、促进南北协调发展的重任。南通将把沿海发展作为迈向“下一个万亿”的最大增量,加快向海发展步伐,持续做大做强海洋产业,加快成为促进江苏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为全省发展大局勇挑重担、多作贡献。

加快推动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

奋力建设富有江海特色的现代海洋城市

中央《决定》提出,“完善促进海洋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健全海洋资源开发保护制度”。省委十四届七次全会提出“强化沿海经济带潜在增长极功能,精准发力现代海洋经济和临港优势产业,探索‘龙头+配套’、‘研发+生产’、‘离岸+在岸’等开放发展新模式”,并“支持南通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南通将聚焦建设富有江海特色的现代海洋城市,以海洋经济管理体制创新为动力,持续优化沿海空间和产业布局、海洋产业体系建设、海洋产业要素保障等,加快打造全省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更好支撑江苏沿海经济带发展,服务海洋强省建设。

一是优化沿海空间和产业布局。南通拥有海域面积8949平方公里、海岸线276公里,均占全省的1/4左右,沿海布局了洋口港、通州湾、海门港、吕四港等四个港区。我们正在编制实施临海地区空间和产业规划,强化沿海港区之间联动发展,沿海各港区突出各自的产业特色,着力打造地标产业集群;强化沿海与沿江之间联动发展,做足“沿江创造+沿海制造”的文章,形成“1+1>2”的效果;强化沿海与内陆之间联动发展,坚持“全域就是沿海”,推动各板块因地制宜培育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

二是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我们正在构建“4+2+X”产业体系,“4”是绿色新材料、海洋新能源、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海洋生物医药等四大先进制造业,其中南通的船舶海工是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其他几个产业也形成了一定规模,拥有一批龙头领军企业,将持续做大总量、提高质量,为海洋产业崛起筑牢基底;“2”是海洋渔业和海洋服务业,关键是加快转型升级,提升产业质态和竞争力;“X”是低空经济、氢能和新型储能、深远海装备、前沿新材料、合成生物、零碳负碳等未来产业,将统筹近海、远海、深海布局,科学把握海洋生产力走势,适时布局落子,努力赢得发展先机。我们提出坚持科技兴海,发挥好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技术创新中心、东南大学南通海洋高等研究院等平台作用,加快推进东南大学国际海洋学院(南通校区)、中石油协同创新中心等高水平海洋科创平台建设。海洋产业崛起必须靠大项目、好项目带动。今年上半年全市新签约并注册总投资超5亿元内资项目277个、超3000万美元外资项目77个,目前南通正在重点突破在手的7个百亿级项目,未来几年沿海重大产业项目规模将达到2000亿元。

三是创新海洋产业要素保障机制。积极探索海域使用权市场化出让、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置等要素保障路径。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是制约项目落户的重要症结,近年来我们创新路径,累计获批建设用海近100宗、总面积2.25万亩,处置进度全省第一,拉动了总投资近1000亿元的产业项目落户沿海。中石油项目顺利开工,也得益于一批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的成功处置,有效保障了重大项目落户相关板块。我们将积极用新思路新办法推动海洋经济发展,为全省沿海经济带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用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

奋力跑出发展新质生产力“加速度”

今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使江苏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同时还指出南通现在是“左右逢源”,要用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国家战略。我们将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勇挑大梁,在江苏加快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阵地中勇担新使命,展现新作为。

一是找准合作新链接。上海是链接全球的国际化大都市,是全国经济发展的火车头,苏州是中国最强地级市,以苏州为代表的苏南三市经济总量占江苏的40%。南通一边连着上海,一边连着苏南,已经成为长江以北与上海、苏南联系最紧密、产业创新融合度最高的城市,目前我市50%以上企业在上海有合作关系、超过60%的货物通过上海口岸进出口、70%以上规上制造企业与上海80%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90%的新招引项目深度嵌入上海苏南产业链。当前,上海正在建设“五个中心”,苏州正在打造四大万亿级主导产业,其中蕴藏着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广阔空间,也赋予了南通重大机遇。我们将充分发挥交通区位、承载空间、产业基础等综合优势,持续深化长三角产业链供应链配套协同发展行动,深度对接上海苏南新一轮产业优化调整,秉持“有主有分”、“有主有配”理念,立足现有基础、发挥比较优势,找准协作领域和关键节点,在嵌入周边产业链中明晰定位,积极招引一批强链补链项目和专精特新项目,努力成为上海、苏南产业圈不可获缺的关键一环。

二是打造协同新空间。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我所提交的关于加快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北岸先行区建设的建议案被列入全国人大重点督办建议案。下一步,我们将围绕打造长三角新质生产力承载地、制度创新试验田、融合发展样板区的定位,务实谋划、积极推进共建长江口产业创新绿色发展协同区,学习借鉴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雄安新区、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一体化发展创新成果,探索“基地+拓展区”“总部+协同中心”“飞地孵化”“离岸创新”等模式,创新载体共建、资源共用、利益共享等机制,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着力构建长江口“南岸研发孵化、北岸转化生产”的分工格局。以共建合作园区率先破题,总结应用苏通园区、市北高新区合作经验,共建一批标志性跨江合作园区,通过协同协作进一步畅通先进生产力要素自由流动,形成发展新质生产力“1+1>2”的工作合力。

三是提升开放新水平。发展新质生产力不能“闭门造车”,需要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与协作,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我们将以南通获批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40周年为新起点,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机制,深度参与全省建设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学习借鉴上海、苏州制度型开放成果,在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营商环境提升、开发园区体制机制优化等领域改革创新,以扩大开放激发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动力活力。

四个关键词拼出南通新图景

回顾南通75年发展历程,展望城市未来发展图景,我想用四个关键词来概括。

一是南通“好通”。目前,南通在已有苏通、沪苏通、崇启3座跨江大桥的基础上,2022年开建北沿江、海太、张靖皋等过江通道,今年还将开建苏通二通道,形成“八龙过江”的格局,未来长江南通段每隔20公里有一条过江通道,南通到苏州25分钟、到上海45分钟,交通一体化、生活同城化正在加快实现。

二是沧桑巨变。我们创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PM2.5浓度保持全省最低,优良天数比率全省第一,“微笑天使”江豚频现五山地区江面,我们将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不断提升南通江风海韵生态底色。

三是生活幸福。南通每年财政民生支出占比超80%,城乡居民收入倍差收窄到1.89:1,居民人均储蓄存款等多项指标居全省前列,荣膺全国文明城市“五连冠”“满堂红”,正向着宜居宜业幸福城市不断迈进。

四是左右逢源。抓住用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坚持跨江融合、向海图强,推动共建长江口产业创新绿色发展协同区,是我们南通奋力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的关键举措。

面向未来,我们将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放大“南通‘好通’”“左右逢源”优势,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的“沧桑巨变”,不断提高幸福南通成色,在谱写“强富美高”新篇章中跑出加速度、干出新精彩。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贾威 黎明 王敏 章斌炜 王健安 王昕 王柏文

来源:荔枝网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