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2024年全国综合竞争力百强主城区榜单发布,和平区位列全国第47位,较上年度排名上升2位,创造历史最好成绩,蝉联东北地区首位。据悉,该榜单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报告》指标体系编制而成,包含经济实力、增长动能、结构高级化等9个一级指标和17个二级指标。
今年以来,和平区明确在沈阳当好新时代“六地”排头兵中做“尖兵”的任务目标,以项目建设为总抓手,全面实施“六大工程”,提升各项指标竞争力指数,在比拼中“争先进、争一流、争排头”,以“干就干好”的使命感、“起而行之”的责任感、“马上就办”的紧迫感,在各条赛道上干起来、跑起来、冲起来,晒出一张2024年亮眼“成绩单”。
实施项目攻坚提速工程 着力提高经济实力指数
深入落实“四个一批”专项行动,构建从项目谋划、签约、开工、竣工“全过程跟踪、全链条服务、全流程推进”闭环工作体系,重大项目建设势头强劲。成立项目谋划专班,聘请专业机构,谋划沈阳人工智能中心、长白岛EOD、东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等项目500个,同比增长42.9%,总投资2270.3亿元。聚焦“两新”“两重”等重点领域,争取上级支持“抢”项目,紧盯政策方向“上”项目,储备争资项目94个,争取到位资金5.8亿元。
深化招商体制机制改革,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协会招商、平台招商、基金招商,签约、落地亿元以上项目144个、88个。推进项目审批改革,全省首推“央地合作一件事”服务,实行“社会投资人+EPC”央地合作项目“三融极简审批”模式,建立重点项目“好办、快办、易办”服务体系,实行“导办、帮办、兜底办”,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有效缩短。
聚焦“主攻和平湾,更新老城区”,开展“固投项目落地、产业项目引进、有机更新建设、特色街区提升”等攻坚行动,开复工重点项目177个、同比增长18%,包括均和云谷、大家的家等新建项目131个。爱尔眼科大厦、联东U谷二期等40个项目竣工投产,同比增长14.3%。
沈阳人工智能中心项目
实施科技创新引领工程 着力提高增长动能指数
充分整合政府、金融机构、企业、科研院所等资源,高效挖掘利用,形成创新合力,以人才成长型城市和青年友好型街区为引领。成功举办第八届未来计算机教育大会分会场活动、协办首届中国数字孪生创新大会,引进和平湾虚拟现实研究院等项目。
11月29日,第二届CCF数字医学大会在和平成功举办,吸引高校、医疗机构、企业等1500余名嘉宾共同交流和探讨数字医疗产学研用融合的最新成果和未来趋势。完善创新体系,坚持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优化空间、升级产业、完善配套,建设“一轴三组团”。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抓好创新空间、创新平台、创新生态、创新人才工作,将科技创新的“最大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加快科研成果落地转化,截至2024年10月,和平区共有授权发明专利9819件,居全市第2位。
紧盯新兴产业,积极培育元宇宙、传感器、人工智能等细分产业,广泛应用数智技术,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
实施产业转型升级工程 着力提高结构高级化指数
聚焦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围绕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建设,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数字和平”建设进程,推动产业集聚效应加速形成,提升数字化产业发展能级。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数量位居全市第一,在“赛迪创新百强区(2024)”名单中,和平区位列第51位,连续三年排名东北第一。
辽宁省鸿蒙生态创新中心正式揭牌,沈阳市数字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正式运营。“四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数量占全市23%,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持续组织开展“四上”文化企业挖潜工作,重点提升文化、体育、娱乐业拟入规企业数量。万象城超万平全新区域焕然启幕,全市首个国际友好消费商圈亮相K11,沈阳络缦青年友好街区打造“国际沈”网红新地标。
成功举办草莓音乐节、“和平杯”等各类活动超千场,老北市入选“五一”假期全国十大最受欢迎“夜游”景点。新增省级文化产业园区(基地)3家,预计全区文体旅企业营收占比全市60%。抓住沈阳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机遇,持续举办华为VR开发应用大赛、韩国周等品牌活动,发展服务贸易、数字贸易等新业态,做好“向北开放”大文章。
沈阳老北市景区
实施城区品质蝶变工程 着力提高绿色发展指数
加快推进城市有机更新,统筹实施规划设计和运营管理,坚持突出产业、优化配置、差异竞争、集群发展。完善功能设施,引进优质业态,推进中山路博物馆群落地,引导创意中心、咖啡、手工艺坊等文化业态进驻,打造中山路历史文化精品街区。实施文化活化、IP孵化、产业培育三轮驱动,发展沉浸式文化产业,打造北市西塔“最沈阳”文化新地标。
三好街地区依托街区现有资源载体,建设功能完备、宜居宜业的青年生活生态圈,打造青年友好型先行示范区。和平湾渐显新岸峥嵘,加快推进项目建设、产业导入,推进沈阳市首个百亿级央地合作项目、总投资360亿元的沈阳和平湾生态科创示范区建设进程,全国首家德国联邦中小企业联合会BVMW德国中心正式落户,中国计算机学会(CCF)沈阳联合科创中心成功入驻,全面融入沈阳市“外事+”“国际沈”体系,强化“国际城”功能定位。
实施民生福祉增进工程 着力提高居民幸福指数
锚定人民至上的坐标,坚持产业社区化、生活人文化、城市生态化,让城市有活力、有品位、有颜值、有温度,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开展基层就业服务提升“5+6+N”行动,将“15分钟就业服务圈”升级为“家门口就业服务圈”,城镇新增就业2.45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46万人。
优质教育均衡发展,中高考成绩连续多年走在全市前列,集团化办学全域覆盖,社区学院特色项目荣获教育部终身学习品牌、全国推广。在全省率先实施“医疗管家”服务,实现网格化健康管理全域覆盖。打造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2+5+2”模式,实现养老不离家、不离亲、不离圈,成立全国首家区域“老年康复工程指导中心”。
和平区创新推出“找茬听劝”模式
实施治理效能提升工程 着力提高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数
深入践行“两邻”理念,全面深化“六邻工程”,走出了一条具有和平特色的“党建引领、邻里守望、合和共治”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以基层治理优秀服务场景评选活动为抓手推进基层治理工作提质增效,以“两邻学堂”建设为载体推进基层治理工作提标扩面。持续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青年友好示范区建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北市场街道安图社区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创新推出“找茬听劝”模式,获国务院点名表扬。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