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大凉山,他乡即故乡

扎根大凉山,他乡即故乡
2025年01月11日 21:15 金台资讯

杨俊富

2018年,德阳市罗江区按照四川省委聚焦凉山州11个深度贫困县,深化拓展驻村帮扶,选派脱贫综治工作队的相关要求,从全区选出11名综合能力强的优秀干部,前往凉山州参加脱贫攻坚综合帮扶工作队。

杨帆是其中的一员。他的主战场在地处凉山州东部边缘金沙江大峡谷的金阳县小银木乡。如今,6年时间过去了,他们为彝区人民脱贫攻坚奋战过的地方现在怎样?

2024年10月底,德阳市罗江区《潺亭》杂志文艺骨干作者沿着他们的足迹,开展了一次“‘走进大凉山,感受彝家情’脱贫攻坚回头看”文艺采风活动。

透风的墙,滚热的心

金阳县小银木乡交点村,是杨帆援彝驻村帮扶的第一站。

小银木乡是金阳县的一个高山彝族聚居乡,距离县城70公里。清早,采风队伍兴致勃勃地从金阳宾馆出发,一路上迎着朝阳,沿波光粼粼的金沙江前行。到灯厂村路口处,车子向右拐进芦稿河峡谷的通乡公路。一路盘山而上,穿云破雾,直到爬上云雾缥缈的山巅,这个被称为“云端上的乡”便若隐若现地呈现在大家面前。山顶是高山牧场,草地上牛羊马成群,安详地啃吃着已经发黄的野草。

大家在山顶下了车,掏出手机、相机,拍草地,拍牛羊,拍伸手可揽的仙境般的云朵。小息了一会又出发。这时,车子开始下坡。我发现,小银木乡不仅有牧场、有坡地、有果园,居然还有稻田,是个典型的立体农业区域。虽然是初冬,秋收已过,田间地头仍然晃动着农人忙碌的身影。

我们先到了小银木乡的中心校,为学校捐赠了书画作品和文体器具。在乡上吃过午饭后,一群人上车直奔交点村,到达村部时已经是下午2点半。这个村坐落在半山腰,它的头上和脚下还有好几个村落,一眼望不到顶,也看不到底。我想象不出这一面山到底有多大、多高。

车子停在交点村群众活动文化广场。广场上安装有各种健身器材,五六个年老的村民正在健身器材上悠闲地锻炼。广场靠山的一面,是新建的3层砖混结构的党群服务中心。一楼是村上的幼教点,教师是2个年轻小伙子,正在指导着一群穿戴干净整齐的小孩,在练习本上画着他们心中的美图:索玛花、红太阳、飞鸟、鸡鸭牛羊……

杨帆说,刚来到交点村时,村上没有办公楼,更没有群众活动的文化广场和幼教点。

站在交点村群众活动文化广场上,杨帆指着党群服务中心右边村道旁的那栋粉白民居,说:“这栋房子楼上那一间,是我在交点村当扶贫工作队员时的住房。”

顺着杨帆的手指望去,我看见一栋粉刷一新的漂亮小洋楼,房门闭着,可能主人不在家。

“这家主人一定很能干,那时就修建了这么漂亮的楼房,住宿条件还是很不错。”我说。

我这样说,是因为5年前曾采访过一位大凉山驻村第一书记,是个女性。她说,她当驻村帮扶干部时,村上没房住,是一家帮扶村上发展烤烟的公司在村上修了3间简易住房,供3名外派住村技术人员居住,他们让出一间给她,才有住的地方。当时,说着,那名驻村女书记就流眼泪了。

然而,杨帆却说,房主人是个村干部,也挺能干的,他修建了交点村最早的楼房。但是,那时也仅仅是把主体工程完成,墙面没有粉刷,楼上是一间堆放杂物的房子,砖与砖之间的接头没有灰浆,漏风,房屋又建在山垭口,一到冬天,四面灌风,那个冷,刻骨铭心。

杨帆深情地看着那栋楼房,仿佛又回到了6年前的岁月。他还清楚地记得,刚到村上报道的那天下午,村干部把他领进屋,说:“你就住楼上那间吧。”

杨帆打眼一望,没有看到楼梯,迷惑地看向村干部,刚想问“楼梯在哪里”?村干部就搬来一架旧木梯搭在墙上。

从那一刻开始,木梯就成了杨帆每天的专用通道。那间通风的屋子,就是他为交点村谋划脱贫致富策略的办公室。多少个夜里,他被冷风吹得睡不着,就干脆不睡,开动脑筋,想贫困户亟待解决的问题,想怎样解决半山坡的飞蛾组安置点修建缺水的问题,想帮贫困户期沙赤黑家贷款发展养殖业的事,想怎样为村里壮大集体经济发展产业园……

四面透风的屋子里,装着一颗滚热的心。

杨帆是2018年6月25日奔赴大凉山的,当时他的儿子还不到2岁。出发时,他抱起儿子亲了亲,对满眼不舍的妻子说:“带好孩子,你辛苦3年,等彝族同胞过上好日子,我再回来陪你和儿子。”

没有过多言语,他毅然决然地跨出了家门,把背影和无尽的牵挂留给了家人。援彝3年,杨帆扎根大凉山,把彝乡当作故乡。

飞蛾新居 幸福彝寨

我们从交点村党群服务中心开车前往飞蛾组,车子一直爬坡。这是一条3米多宽的水泥道,尽管只有两三公里的路程,也走了10分钟。

飞蛾组新居是交点村一个易地搬迁移民安置点,选址在一个地势较高的缓坡上。

新居是这条水泥路的终点,沿水泥路而建,有平顶屋盖,也有彩瓦屋盖,墙体都粉刷得白白亮亮,院门也修得精致时尚,有的还贴了漂亮的瓷砖。阳台上、屋檐下、房前的古树上,挂满了一排排、一摞摞的白马牙玉米。这些玉米让我看到了大凉山彝寨一道独特壮观的靓丽风景。这里的玉米,就像我们罗江盛产的水稻一样丰足,是每户人家的主食之一。

飞蛾组安置点很安静,我们行走了一圈,几乎没遇到村民。也许,留守的人都下地劳作或放牧去了,年轻人都外出务工了,小孩都上学去了。但那些栓在房前屋后的黄牛和马儿,在悠闲地吃着草料,慢嚼大山里慵懒的时光。它们是我们这群文艺工作者眼中的风景和乡愁,大家都兴致勃勃地拍着照。

在一栋楼房的后面,我发现了一间尚未拆除的老土坯房,开间很大,是一户人家的老屋。我新奇地爬在窗口查看,墙体被柴烟熏得很黑,里面的墙角有一个小栅栏,应该是关养牲畜的地方,屋中间有一个坑,应该是火塘……我恍然明白,原来,这间老屋装着“人畜同居”的悠悠岁月。

杨帆说:“这里的新居是2018年12月10日搬迁入住的。”

那一天,交点村比过彝族大年还喜庆还热闹。一排排新建的民房前,全村100余户贫困户齐聚,兴高采烈地排列在杨帆和工作队员面前,从他们手中接过上级部门赠送的扫帚、脸盆等生活用具,欢天喜地地入住新房。贫困户俄地莫只阿木拉着杨帆的手说:“感谢共产党的好政策,谢谢杨队员,没想到这辈子还能住上这样好的砖瓦房。”

俄地莫只阿木是一个60多岁的彝族大妈,她很激动,眼里噙着泪花。

回想当年聚居点的修建过程,却是历经了千难万难。

2018年底,杨帆帮扶的交点村将退出贫困村。他是6月下旬才到村上,当时,村“五位一体”活动室建设项目修建刚进场,贫困户易地移民搬迁房屋正在修建中,文化院坝设施还有待完善……这些硬件设施都是年底必须验收的,而时间又是那么的紧迫。这些,都是杨帆面临的严重困难,他必须排除千难万险去克服去战胜。

多少个寒风穿墙的夜里,杨帆在一盏孤灯下做方案、想解决问题的对策。白天,他带领驻村工作队员一起与时间赛跑,与现实困难对战:村活动室需要的材料到位没有?文化院坝需要的设施什么时候才能运到?移民们的房建还差哪些建材、资金够不够?……他都一一过问,一项一项落实,一个一个解决,每天忙得双脚不沾地。特别是飞俄组集中安置点的房建,可以说让杨帆心焦得寝食难安——安置点地势高,严重缺水,时常因断水造成贫困户房屋修建停工。

时间如此紧迫、任务如此艰巨,解决用水是燃眉之急。杨帆心急如火。

那天,杨帆在飞蛾组周边奔忙了一天,脚都走起了血泡,还是没找到能解决建房用的水源。他急得晚饭都没心情吃,连夜开车去到乡上,向乡党委汇报了安置点房建的缺水问题。乡党委领导马上召集乡脱贫办干部,与杨帆一起想办法。最后,他们想到用车从外地运水建房。这是唯一快速解决飞蛾组建筑用水的好办法。

杨帆与党委干部立马起身,坐进一辆越野车内,一同去到县城管局,找到主管领导。说明原因后,主管领导立马同意借用一台洒水车给他们。第二天一早,一台满装清水的洒水车开进了飞蛾组安置点工地,35户贫困户房建施工用水得到解决。

水的问题解决了,杨帆紧绷的神经稍稍松弛下来。夜里,一场大雨哗哗啦啦地下得杨帆心焦不已。他预感到不妙,清晨起了个大早,飞快地下了木梯,就沿村道查看,弯来绕去的盘山村道多处被山洪冲塌。他的眉头又皱成了“川”字:路被山洪冲毁,不及时进行维修,建筑材料运不进来,飞蛾组安置点的房建又得搁浅。

杨帆立马回到村部,组织群众带上锄头、撮箕、钢钎、二锤,对进村道路进行紧急抢修。他与村民们一起动手,搬石头,码堡坎,给路面回填土……这才保证了建筑材料及时运到贫困户建房工地上,没造成等料停工。但要保障让贫困户在年底顺利入住新房,杨帆心里还是不踏实。他想,必须与时间赛跑,抢在前头。于是,他带领驻村工作队员白天蹲守在工地上,晚上逐户走访,帮助贫困户计划所需建材,指导房屋修建,督促施工进度,最后终于保障了飞蛾组贫困户易地搬迁安置点的按时按质完成。

2018年12月10日,贫困户搬迁入住时,村民梯哈只曲拉着杨帆的手,激动地说:“真诚地感谢你们驻村帮扶工作队,没有你们的帮助,我这一辈子肯定都修不起这样的好房子。”

宣传政策,传播大爱

杨帆清楚地记得,刚到村交点时,看着那些破旧的土坯房,巍峨高耸、被云雾缠绕的大山,羊肠子一样在山坡上蜿蜒的小路,他心里着实有点发怵。但他没有被吓退,第二天就换上一双黄胶鞋,同驻村工作队员一道,起早摸黑地行走在通往一户户低矮残破农院的山道上,对全村196户村民进行摸底走访。

在村民家中、山间坡地头,与群众座谈交流,了解生产生活状况,询问他们对改善自身家庭条件的想法、对交点村发展建设的意见和思路,年长一点的村民听不懂汉语,他也听不懂他们的彝语,就请村干部当翻译。

1个月下来,杨帆步行达到300余公里。他一边宣传党的扶贫帮扶政策,一边深入调研摸底。走访中,贫困户期沙赤黑引起了杨帆的关注。他人很黑也很瘦,40多岁,家里养有5只羊。杨帆问他有什么特长时,期沙赤黑说:“我很喜欢养羊,还很有经验技术。”

杨帆问:“那你咋不多养一些?”

期沙赤黑用右手抓了几下茂密的头发,腼腆地一笑,说:“我家中有5个孩子,都在上学,负担重,扩大养殖规模,又缺乏资金,只能过着勉强养家糊口的穷日子。”

期沙赤黑觉得自己沦为贫困户很丢人,又信誓旦旦地说:“只要我有本钱,肯定不会落为贫困户。”

杨帆从期沙赤黑闪亮的瞳孔里看到了这个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告诉他:“贫困户可以申请免息小额贷款,享受帮扶政策。”

杨帆的这句话给了期沙赤黑致富的希望。夜晚,杨帆在漏风的小屋里整理贫困户材料时,期沙赤黑主动跑来找他,问:“杨队员,我真的能贷到款吗?”他向杨帆讲述了他家的实际困难,请求驻村队员帮助他申请贫困户小额贷款,他要养很多的羊。

杨帆很欣慰地点着头,说:“你的家庭条件完全符合政策,我们会帮助你的,我也相信你会干得很好。”

杨帆又详细地给期沙赤黑讲解了贫困户小额贷款帮扶政策。交谈到10点过,期沙赤黑才起身回家。那天晚上天很黑,他没带手电筒,杨帆担心山路不好走摔下悬崖,把自己备用的手电筒让期沙赤黑带上。

通过走访摸底,杨帆了解到全村大部分贫困户都是因缺启动资金致贫。他决定利用好国家的扶贫政策,为全村贫困户落实好小额贷款。

摸清楚村里的贫困情况和贫困户真正的需求后的第二天,杨帆便起了个大早,开车跑了3个小时的盘山路,到金阳县城与县农业银行联系,弄明白了申请程序和所需资料后,又匆匆回到交点村,到贫困户家中逐户走访收集申请小额贷款的资料。一切准备齐全,他又带上申请资料去到县农业银行,顺利通过审核,帮助全村134户贫困户申请到小额贷款资金,每户2万元。

杨帆一颗悬着的心才踏实起来。每次为贫困户办好一件事情,他的心情都特别愉悦。

期沙赤黑拿到贷款后,立马到高山牧场买了25只羊回来。加上他家原来养的5头羊,规模一下扩大到30头。期沙赤黑多年前就有的扩大养殖规模的愿望一下子实现了, 把他乐得整天都跟在羊屁股后面笑。

期沙赤黑看到了生活的希望,每天早出晚归,把羊群当心肝宝贝,精心放养,比照护自己的孩子还细心,仅半年时间,一群羊就长得肥肥胖胖,他靠养羊收入了10000余元,有几只母羊还产下了小羊羔。期沙赤黑心里简直乐开了花,他兴奋地跑到村部向杨帆报喜:“明年我还要拿这卖羊的钱继续扩大养殖规模,争取养到100头羊,就能把贷款全还了。”

听到这话,杨帆特别欣慰,鼓励期沙赤黑说:“国家有好政策,只要我们自己肯努力,很快就会把穷日子摔成粉末。”

期沙赤黑是村里一个典型的脱贫案例。在他的带动下,村里其他贫困户致富的积极性高涨,通过小额贷款,发展了养羊、养牛、养鸡、养猪、青花椒等种养殖产业,都有了喜人的收入。这件事情的成功,让杨帆和他的队友们帮扶的信心倍增,看到了交点村年底脱贫的希望。

杨帆是个细心的人。他发现期沙伍黑家的养殖产业发展起来了,也即将脱贫摘帽,但他笑容的背后,总藏着一抹淡淡的忧愁。一天,杨帆同期沙伍黑交流,才得知他5个子女中,一个儿子患先天性心脏病,这些年花去家中全部积蓄还是没有治好。成都一家大医院医生告诉他,这个病需要做手术才能治好,如果不做手术,活不过18岁,但手术费需要30万元。对期沙伍黑一家来说,这就是一个天文数字,他的全部家产也不值5万元。期沙伍黑只得绝望地放弃手术治疗,盼望着日子过慢一点,儿子的18岁晚一点到来。

杨帆得知这一情况后,心里很不是滋味。他记得中国红十字协会有个“天使阳光救助”政策,如果申请成功,红十字会将给予全部免费手术治疗。他决定帮助期沙伍黑试一下。第二天一早醒来,杨帆就上网查询,又电话联系四川省红十字会办公室进行咨询后,便下载打印了《天使阳光救助申请表》。期沙伍黑的孩子是完全符合要求的,吃过早饭,杨帆迫不及待地跑去期沙伍黑家,拦住正准备出去放羊的期沙伍黑,跟他讲解了“天使阳光救助”政策。期沙伍黑惊讶得瞪大了眼睛,他一直不知道世上还有这样一个机构,还有这样一个政策。他激动得直搓手,不住地问:“杨队员,这是真的吗?你可得帮帮我家孩子啊……”

杨帆扬扬手中打印好的A4纸,说:“我就是来帮你的。”

在期沙伍黑家,杨帆帮他填好申请资料。根据省红十字会的要求,申请资料还需县红十字会盖章、州十字会审核盖章。于是,杨帆又两头摸黑,先去县红十字会办公室盖了章,又跑了趟凉山州。在杨帆的努力帮助下,期沙伍黑的儿子顺利申请到省红十字会“天使阳光救助”,享受了全额免费手术治疗和后期康复治疗。

期沙伍黑和他儿子回村那天,还没来得及回家,就先跑到杨帆的住处,热泪盈眶地向杨帆鞠躬致谢,声音激动得有些结巴:“杨……杨哥,你就是我们家的大……大恩人,要是没有你,我儿子就只有……等死。真诚地谢谢你!”

看着康复后的孩子,杨帆倍感欣慰。自己的举手之劳换来一家人的幸福生活,更有一种成就感。杨帆说:“不用谢,让每一户贫困户过上好日子是我们帮扶队员的责任和奋斗目标。”

产业造血,脱贫奔康

参观完飞蛾组安置点,我们又返回到交点村党群服务中心。初冬的暖阳下,杨帆指着对面的山坡,说:“你们看那一片青花椒产业园,是我们驻村工作队全体队员2019年掏自己腰包集资创建的,3年前就到盛产期了。”

坡上的青花椒早已采摘,被剪去枝条的花椒树在冬日里静静地沐着阳光,养精蓄锐。林子下面,一群土鸡在怡然自得地觅食。

杨帆说,2018底年,交点村的贫困户全都住进了好房子,他不敢因此而放慢扶贫的脚步。他心里特别清楚,村民们的腰包还没鼓起来,还没过上好日子。要过上好日子,必须有农业产业做后盾做支撑。但是,交点村太过偏远,距离金阳县城71公里,距州府西昌市287公里,平均海拔2200米,是典型的二半山区行政村,主要种植玉米、马铃薯等粮食作物,人均粮食产量仅320公斤,村民们收入靠外出务工和养殖业。村上没发展有成片的产业,村集体经济基本为零。

面对如此窘况,杨帆与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干部一起商量,根据贫困户通过小额贷款已发展了不少养殖户的实情,决定筹建交点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壮大村集体经济收益。很快, 申办手续完成,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合作社建立了,但没有启动资金引入产业,专合社只是一个牌子。

启动资金从哪里来?杨帆与第一书记主动担起了这个重任。他们一起到县委组织部、农业局、农工办找项目找资金。一次、两次、三次……他们不厌其烦地跑,与各部门领导对接,为村上争取到集体发展项目资金30万元。

杨帆想到贫困户那木合黑有丰富的养殖经验,与村两委干部商量,让合作社与他建立养殖合作关系,成立交点村集体经济养殖点,利用争取到的资金买了200余只高山羊,由那木合黑负责养殖管理,收入对半分成。

半年时间,交点村集体经济首次突破零的局面,创下4000元的收益。

要让村民增加收入,仅一个合作社是远远不够的。杨帆想到了一个新点子:金阳被誉为“中国青花椒第一县”,有着数十年的青花椒种植历史,交点村何不发展这个稳妥又无风险的产业呢?

2019年初,杨帆与村两委商讨后,决定创建交点村扶贫产业园,以青花椒种植为主,以交点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为基础,让大户带动小户,鼓励全村农户参与,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

一名村干部马上提出一个问题:没有上级资金,没钱购买青花椒苗,咋办?

杨帆与驻村工作队员相互对望一眼,几个人头碰一起,一合计,立马拿定主意:每人捐献1000元。

资金问题就这样解决了,但他们又遇到了新的用地难题。

产业园区规划100余亩占地面积,要占用10多户贫困户的土地。杨帆带领队员们入户走访动员,让他们以土地入股分成。不管怎么说,那10多户贫困户就是不同意把土地拿来种植青花椒,他们固执地认为,种玉米虽然收入低,但每年都有,青花椒产生效益周期长,至少要两三年才有收入,还不知道好不好卖,要是卖不出去,又不能当饭吃,拿去喂养牲畜?它们也不会吃。咋办?

这个产业是为了让贫困户有长期稳定的收入,他们的思想就是转不过弯来。杨帆和队员只得挨家挨户反复做思想工作,给他们算一亩地玉米与一亩地青花椒的产值效益,让他们弄明白青花椒的收入远远高出玉米的收入,又组织他们到村委会集中收看别的村子青花椒产业发展的电视资料片。

一次次苦口婆心的讲解,一次次巴心巴肝的动员,半个月后,村民们的思想观念终于转过了弯,扶贫产业园区的占地全都签订了用地协议。杨帆用他和工作组队员自掏腰包集资的钱购买了10000棵青花椒树苗,为交点村建立了以青花椒种植为主、林下土鸡养殖为辅的特色农业产业园。

在交点村,杨帆和工作队员与当地干部群众融为一体,真心实意地为村民们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而努力拼搏,为村民们不断增加经济收入、增加幸福指数不懈奋斗,成了当地村民群众心中最信赖的人。

3年后,青花椒扶贫产业园产生效益,为全村创收100余万元。

不辱使命,圆满收官

2020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

因为杨帆在交点村驻村扶贫工作成绩突出,小银木乡党委向金阳县组织部推荐,并顺利通过组织部考察,2020年1月,杨帆被金阳县组织部就地提拔为小银木乡党委副书记、综合帮扶工作队队长,分管全乡脱贫攻坚工作。

这一年,全省未摘帽的7个深度贫困县都在凉山州,杨帆所在的金阳县是其中之一,而小银木乡又是金阳县的极度贫困乡。杨帆深感脱贫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但他没有退缩。他是一名共产党员,身后有20余万罗江人民做后盾。这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时代使命,他必须带领全乡综合帮扶工作队,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

那年春节期间新冠疫情的突发,无疑为这最后一年的脱贫攻坚战制造了障碍。杨帆是第一个回到金阳县小银木乡的援彝干部,他同乡党委班子紧密团结,带领群众抗疫脱贫,克难奋进,顺利完成了疫情阻击战,让全乡的脱贫攻坚战顺利推进。

在杨帆带领和安排下,全乡综合帮扶工作队员冲锋在前,圆满完成了“百日攻坚”多项任务:对全乡1375户7447人进行了全覆盖“两不愁三保障”再排查,摸清了脱贫攻坚决战决胜时期存在的突出问题;协调解决了278户易致贫边缘户D级危房改造项目;落实了37户“三建四改”建设项目;制定了小银木乡2020年脱贫攻坚重点任务清单、非贫困户重点任务清单,包户责任清单、帮扶责任清单;督促完成了书祖村、色都口村集中安置点房屋建设,保证了贫困户顺利入住好房子;落实产业奖补政策,动员705户贫困户发展各种产业,实现增收;高质量完成主责主业,抽调10名队员组建小银木乡“三落实”软件资料攻坚组,夜以继日顺利完成2018-2020年脱贫攻坚“三落实”软件资料归档工作。

在2020年,以杨帆为队长的小银木乡综合帮扶工作队,以昂扬的战斗激情,还组织实施了124户贫困群众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44户彝家新寨房屋建设项目、24户特殊困难户建房项目、147户三类人员建房项目……

通过他们的拼搏和努力,小银木乡的扶贫产业全面发展。2020年,他们争取各类项目资金488万元,实施扶贫产业项目9个。其中,簸箕湾村、色都口、书祖村、交点村、银木坪村、松林村、新堰村发展高山羊养殖达780余只;簸箕湾村、新堰村发展丝毛鸡养殖1000只;银木坪村发展肉牛养殖20头。

在2020年最后冲刺的一年里,小银木乡7个村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共计7万余元,并呈现长效增收势态;引进发展白魔芋项目,实现土地流转120亩;扩大青花椒种植面积400亩,实现全乡青花椒种植面积达5000亩,为贫困户找到了致富路子。

小银木乡在以杨帆为队长的综合帮扶工作队全力奋战下,全乡各项脱贫攻坚工作得到州、县各级领导的认可和表扬。2020年11月30日,小银木乡顺利通过四川省脱贫攻坚第三方评估验收检查,实现零问题;2020年12月10日-11日,又顺利迎接脱贫攻坚国家级第三方评估检查验收,承担全县入户检查三分之一的任务量,实现零问题。

至此,杨帆圆满完成了组织交给他的援彝攻坚任务,让他所帮扶的小银木乡人民群众实现了“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完美答卷。

如今,走进这个位于云端上的小银木乡,我们看见处处洋溢着勃勃生机,真是个伸手可摘云朵的美丽之地,也是个充满希望和梦想的地方。

作者简介:

杨俊富,四川德阳市罗江区人,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发表于《人民日报》《诗刊》《中国校园文学》《北京文学》《红岩》《小说月刊》等百余家报刊杂志,出版有《我是乡村一只小小鸟》等多部作品。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