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教育自萌生至今已逾百年。曾有学者将现代教育的脉络看作为“近代中国所面临的一次再造文明的抉择”,教育者的抉择正是,在不断的变化中寻找不变的价值,让这一门永远勇于前行的事业,日复一日流转,照亮一颗颗年轻与炙热。
第三十八个教师节到来之际,恰逢中秋月满,欧亚特别采访了六位教师,以此致敬每一位点亮前路的教育者。你可以在他们的故事里,看见提灯引路的师者风尚,看见对教育教学最饱和的热情,看见美好的相遇之上,存在一种一以贯之的坚守,于时间传承里,雕琢每一份匠心与初心。
2006年,江渭老师来到欧亚,开启了作为一名教育者的职业生涯。从教十六余年,他的大部分生活都围绕着“教书”“竞赛”这两个关键词展开。2016年,江老师初次带领学生参加竞赛,一举多得金奖,带着学生前往香港参与决赛。此后,他与学科竞赛有了更为紧密的联系。
如果说“教书”是江老师将自身经验融入教育教学理念的起点,“竞赛”则是他实践这一理念的途径。因而在江老师眼中,每一个看似熟悉的日常场景皆铺陈着无数可能性。
从连通麦地农户与打工者的“麦客APP”,到驱动村民主动链入乡村新物流体系的“卖货担”,再到帮助残障群体进行沟通的“聋哑人手语翻译器”,自从参与学科竞赛以来,江老师带领的这些“接地气”的项目发展出截然不同的方向,共同点则落地于让互联网的动能辐射至乡村,将新技术的享用带给每一个需要被看见的群体。
他要求学生要能够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帮助人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我们要培养的学生,能不能去解决一些社会性的问题?”当学生能够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帮助人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江老师认为这正是他所寻找的“正确的方向”。
“老师要甘为人梯,”江老师说,“因为比赛的过程实际上不是‘赛’学生,而是‘赛’老师,学生一生中可能只参加这一场,但是老师要不断地参赛。”师者,提灯引路、微以致远,“带领学生获奖的成就感,真的会让我回味一生。”
于欧亚从教18年,谈及教学的时候,杜晓春老师依然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例如,“也许还不具备充分的个人魅力,把学习的方法和做人的道理”自然地传导给学生。
然而,与杜老师的“不自信感”相比,她创设的《创新思维设计》是学校新工科学科最早开展的一门创新思维教育课程,2015年开启课程建设,2019年上线智慧树,2021年申请省级一流课程。自线上平台开课以来,累积选课人次1.3万,院校覆盖来自全国各地的48所高校。
作为一门工科学科的创新教育课程,开课伊始,学生们的接受程度并不乐观,“他们会认为,这个创新思维跟我的专业有什么关系呢?”相较于学生的“不适应”,杜老师说她所能做的就只有坚持,“很多学生会在渐进的学习过程中慢慢适应,尤其现在互联网+大赛的参加率接近100%了,当他们开始接触这类双创大赛,但是又发现自己没有这方面的经验,这个时候就会发现这门课的有用之处。”
杜老师与学生的相处之道,体现在更多的细节中,她会在每门课的第一节课跟学生公布联系方式,“只要他们想问,随时都可以来找我。”更有学生在毕业数年之后邀请她参加婚礼,担任自己人生中最重要时刻的见证人。
回想起自己成为老师前的时刻,杜老师说曾经觉得自己最不可能做的职业就是老师和医生,因为“比较急性子,耐心不够”,当她在自己的教学方法论中砥砺前行时,初次成为老师的一丝怀疑,已经在时光刻度中雕琢成为游刃有余的从容。“教育更多的是一种潜移默化,它绝对不只是讲授,不管是知识也好,你讲的不是知识本身,而是一种方法。”
《礼记》里说:“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对于刘老师而言,“教学相长”无疑是最为妥帖的形容词之一。
2021年的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上,刘晓明老师取得二等奖。决赛现场,她带着学生们进入答疑环节,活跃的学生们当场创造出五花八门的回答,刘老师将所有字词耐心听完,而后缓缓拆解,正如她认为自己的课堂永远是鼓励学生的,“高职学院的孩子往往是不够自信的,可能受到过的批评式教育打击了他们的自信,但是他们在其他方面未必不优秀。
“所以我想通过课堂教学告诉他们,所谓的星辰大海,是依靠自己的努力,未来无关学习成绩高低,只要你愿意去思考、去努力,你就是赢家。”她始终鼓励学生们去发散出各种回答,并引导学生把实际的项目搬到课堂里来。“《市场营销》这门课,理论知识不是很深奥,但是操作起来就很难,所以必须用实际的项目来让学生理解。”对于讲台下的学生们来说,刘老师的课是一个真实项目实践的过程,于刘老师自身,她的教学则是让项目回到课堂、把知识点应用起来。
多年教学经验,刘老师从未试图放松过对“课堂”的重视,她会因为接触到一门新课写教案到半夜,“是挺痛苦的一个过程,我记得我那一个学期甚至瘦了10斤,”刘老师回忆道,“不过新课这样走一遍后,真的是把理论知识点都吃透了。”
尊重课堂、尊重学生、尊重任何有益的发散与思考,真正走进学生心里去,而后沉淀下来,为了更好的课堂持续提升。“上课对我来说是一件挚爱的事情,只要站在讲台上,我就感到自己充满了热情与信心。”
“当你积极地投入进行设计,建造或创造东西,也就是当你通过做东西而学习的时候,最有价值的学习经历就发生了。”《终身幼儿园》里的这句话,成为高老师探索教学创新的灵感源泉。
2019年起,高老师开始尝试不同的课程设计。创新的第一步,是让“模拟建园”的活动首先在专业课程中落地生根。“究竟什么样的教育才是更适应儿童的教育?怎么样抓住教育本质?在这些基准之上,如何去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如何搭建起学习的‘鹰架’?模拟建园应运而生......”
大二年级负责园所理念与设计,大三年级负责课程框架与实施,二三年级一起朋辈学习,项目的主权真正交给学生们,充分创设自己理想的幼儿园,在体验式设计的教学活动中,在体验式设计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像教育家、设计师一样思考,“他们会更加有责任感、教育观、教学观。”
“举办第一届的时候,我们邀请了很多幼儿园园长、儿童教育专家来参观,”高老师说,“当时,甚至还有许多园长提出想要购买我们学生的作品。”如今,“模拟建园”课程展览已经延续了四年,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像孵化自己的“理想国”一样,塑造出独属于自己的幼儿教育世界。
像在一片生机蓬勃的森林里,灌木与乔木对阳光雨露有不同的需求,飞鸟与游鱼有各自的时空刻度,高老师所践行的教育观是多元而丰富的,是一个影响的过程,“正如著名儿童学家陈鹤琴说的那样‘你就是教育本身’。”
她心中的教育并无定论,如果有一种回答,可以是“乘风破浪,百川归海”般辽阔,可以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端正,它更可能始于当下的每一件本职之事,是“哪怕只影响到一个人,也要做好教学设计”的责任感、使命感。这也正是高老师在采访中数次提及的——坚定洪流当中那些不变的东西,而那正是教育需要去不断追寻的答案。
孟妍老师始终记得她第一次主讲课程时的场景。“在一个实验室,恰好实训软件打不开,又遇到了师傅正在维护暖气,当时就觉得遇到各种突发情况,我能不能讲好这一堂课?”而在三年后,当那一堂课的学生即将毕业时,孟老师才得知原来当时她留给学生们的印象是“温柔”和“耐心”。
孟妍老师会主动承担对学生在实习、就业等方面的沟通工作,在她看来,这就是一种“像朋友一般的聊天”,“学生们有时候是比较迷茫的,我有一个19级的学生,觉得实习单位跟他自己想要的发展方向不一样。我就带着他去吃饭,也帮助他梳理思路,包括未来的准备、面试等。我们聊了两个多小时。”
当时正值学校暑假封闭管理的前夕,许多学生都在准备离校。孟老师跟学生一同往南门走,“在校门口分别的时候,一个向东、一个往西,中间有很多学生拉着行李箱,就还挺有感触的。当然,那名学生现在已经成功入职理想的公司。”
曾就职于京东物流事业部,专业的企业任职经历让她对课程的趋势把握得十分准确,2022年,经过两年时间筹备,“物流管理”专业在孟妍老师的协力下,成功转型“供应链管理”专业,她先后联系北京物资管理学院、德累斯顿国际大学充分打开了专业发展的学科和国际视野。
孟老师认为自己对教育事业始终抱有一种新鲜感,她期待能够在之后的路途中不断学习、拥抱变化,保持一种冲劲,保持一种学习的状态。“作为老师,教育这个问题我仍然在摸索,但我认为,教育应该是在帮助学生走出校门的时候帮助他们去适应目前的环境,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点亮希望,引导成长”,回首二十余年教学生涯,李梅老师给出了这样的关键词。
作为较早跟随欧亚共同成长的教师之一,李梅老师经历过这个校园不断生长的所有阶段。在她心目中,欧亚是充满创造力的地方,是她可以不断挑战自我、更新竞争力的场所。
2016年,李梅老师接受外部企业进修机会,接着,她带回ERP技术,欧亚成为率先在高等教育院校里开设ERP方向班的高校之一。今年,第一届ERP方向班学子顺利毕业,数名学生签约相关技术咨询、服务公司,更有学生入职世界五百强企业凯捷,“不是说我自己多有成就感,而是看到学生能有这样好的发展,真的替他们每一个人感到开心。”
“教书”的坚守之外,“育人”是她职业生涯里另一个绕不开的词语。主动担任方向班学业导师,李梅认为这是“自然而然”,因为没有人比她更了解专业方向里的难点、痛点,所以她能给学生最好的解答;与学生的沟通时间通常是在午休或下班后,因为“平时上课,课后才会有时间回复他们”。
无论是锻炼时见缝插针的回复、还是在休息时刻里漫长的电话沟通,这些都已成为李梅老师生活里一种下意识的习惯。她并不否认这是一种时间与精力、责任与耐心的多重付出,但她仍多年如一日地坚持,“我常常想起我当年读书的时候,可能没能获得很好的引导,如果我现在就可以引导他们,他们是不是不用像我当时那样走一些弯路?”
因为淋过雨,所以为他人撑起一把伞。对于教育者来说,教育事业本身或许就是这样一句朴实的话语。而在李梅老师身上,她将理想主义迈远了一步,实实在在地践行,为一届又一届的学生撑起伞。“老师这个职业很神圣,给学生以关注、关爱、关心,他们自然会感受得到。”
教育思想家肯·罗宾逊曾说:“人类其实不只生活在一个‘知识’的世界里,而是生活在‘知识’和‘关于体验、生命质量’的两个世界中,教育必须平等地处理这两个世界的关系。”
这是一种真切的视角。因为无论处于何时何地,教育都需要热望,而比求索教育命题更珍贵的,是讲好每一堂课、做好每一次跟学生的对话、沟通,让平凡而不凡的积累与坚持汇聚成为热爱的信念。以终为始,教育的幸福就在身边。
感谢每一位老师的付出、热爱与信念。愿所有师者,在欧亚邂逅一场向美而行的遇见。
西安欧亚学院祝每一位老师节日快乐!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