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稳万亿城商行,长沙银行靠什么?

站稳万亿城商行,长沙银行靠什么?
2024年05月21日 18:59 子弹财经

出品 | 子弹财经作者 | 语叔编辑 | 闪电美编 | 倩倩审核 | 颂文

在奇幻电影《爱丽丝梦游仙境》中,有这样一句令人深思的台词:“你必须全力奔跑,才能停在原地。”

这句话不仅揭示了生存和发展的哲理,而且在商业世界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充满变革与不确定性的时代,企业家们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他们如何在波诡云谲的商海中寻找企业发展的确定性呢?

因此,在2024年的新征程上,企业家们最关心的问题莫过于如何从不确定性中寻找到确定性,因为这可能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存亡。

尽管许多企业家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但并非所有人都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他们仍在摸索中前行,试图在这场商业的竞技场上抢占先机。

一家地方商业银行——长沙银行,在2023年稳中求进,展示了如何在不确定性中找到确定性。

长沙银行最新发布的2023年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显示,其经营效益稳健增长,各项财务数据表现亮眼。2023年,长沙银行资产总额突破一万亿元大关,提前两年圆满完成了上一轮十年战略,成为湖南省首家、A股市场第八家万亿级城市商业银行。

在这一年里,长沙银行实现营业收入高达248.03亿元,同比增长8.46%;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更是达到了74.63亿元,同比增长9.57%,不良贷款率降至1.15%,拨备覆盖率则稳定在310%以上,这两项指标均明显优于行业平均水平。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长沙银行的零售和县域业务已成为其特色化业务,对银行未来的长期发展具有重大推动作用。从数据上看,这两大业务正是长沙银行在发展中所找到的确定性。通过深入挖掘县域金融和零售业务潜力,长沙银行已经实现了业绩和利润接近10%的稳健增长。

1、站稳万亿城商行需要抓手

对企业而言,外界的环境变化是无法估量的,但企业本身的管理与业务落实是可以操作的。这意味着哪怕是再小的事情,只要坚持不懈地做下去,最终这件事情的意义和对企业的影响就会浮现出来,从而改变外界不确定的环境,进而让其向企业有利发展的方向转化。

这就是寻找确定性的抓手,或者叫锚点。

长沙银行发布的财报表明,他们在对自身市场进行深度分析后,找到自己真正应该大力推动的业务着眼点,就是县域金融和零售业务,并围绕这些业务开始制定战略、计划,这才有了亮眼的财报表现。

2023年,长沙银行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稳舵前行,调结构、促转型、防风险,同时,深耕细作,谋发展、增效益,规模与质量并进。其中,资产规模在2023年末已增至10200.3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74%,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4.64%,贷款余额占资产总额的比重稳步提升,信贷引擎强力推动规模扩张。

长沙银行明确其发展战略方向,聚焦于县域金融与零售业务领域,以此作为稳健前行的指引灯塔。该行深入推进“3+2”生态体系在湖湘地区的布局,通过县域服务、零售业务以及对公板块等多个维度的协同并进,实现了业务布局的全面优化与升级。

2023年,银行业净息差仍整体呈下降趋势。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披露的数据显示,2023年一至四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呈下降趋势,分别为1.74%、1.74%、1.73%、1.69%。

财报显示,2023年末长沙银行净息差为2.31%,净利差为2.43%,净息差与净利差的稳定表现,在上市银行中保持优势地位,稳居A股上市银行净息差第三位,成为息差下降最小的佼佼者,这体现了其强大的息差韧性和精细化管理成效。

2023年,长沙银行利息净收入高达200.28亿元,同比增长11.47%,稳坐营收的八成江山,长沙银行利息净收入何以达到大幅的增长?

透过财报可以看到,在利率层面,一方面,长沙银行主动优化资产结构,让利实体经济,2023年公司贷款平均利率5.29%,同比下降0.27个百分点;个人贷款平均利率6.52%,同比下降0.17个百分点,贷款平均利率同比下降0.25个百分点。

另一方面,通过扩大债券投资规模,2023年长沙银行债券投资利息收入同比增长13.68%。同时,在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引导下,长沙银行存款利率下行,有效管理了利息支出,负债成本有所下降。

在规模层面,长沙银行贷款规模稳步扩大,公司贷款日均规模同比增长22.20%,个人贷款日均规模同比增长12.01%,贷款总额较上年同比增长18.13%,实现贷款利息收入269.69亿元,同比增长13.19%。可见,生息资产规模扩大成为长沙银行利息收入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

非息收入方面,长沙银行亦展现不俗实力,手续费及佣金收入22.54亿元,同比增长14.28%,其中,代理业务手续费收入同比增长13.56%,中间业务收入增长强劲,营收结构逐步优化。

达利欧在《原则2》中说过:“人们之所以往往错过一生中的重要时刻,是因为每个人仅经历漫长历史的一小部分。我们就像蚂蚁一样,在短暂的一生中全神贯注于搬运面包屑,却无暇拓宽视野,发现事物发展的宏观规律和周期及背后的重要关联,我们在周期中所处的位置,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情况。”

而具备这样能力的企业,一般也会快速找到确定性的锚点。

2、长沙银行的务实与执行力

在找到确定性的锚点后,企业要想真正从确定性中获得稳定发展,洞察确定性的元素,进而找到方法论是关键,而方法论的落地执行更重要。

长沙银行有着自己的思考。

一方面,“区域领先的生态银行”这一战略与精心布局的“3+2”生态体系,让长沙银行在县域、零售等领域尝到了发展的甜头。

2023年长沙银行县域零售客群624.87万户,较上年末增加59.56万户,显示零售业务在县域市场的强劲增长势头。县域存款余额达到2045.7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82.32亿元,反映零售存款业务的稳定增长。坚持县域金融“一号工程”战略定位,深耕县域特色领域,聚焦重点,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县域贷款余额达到1697.0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73.93亿元,反映县域贷款业务的快速增长。

县域金融“一号工程”战略定位下,该行创新推出的“湘村快贷”犹如一股清泉。截至2023年末,该产品授信金额已达2.19亿元,贷款余额1.29亿元,成为激活乡村经济的金融活水。

与此同时,互联网服务平台的发力,尤其是推出“湘村在线”乡村振兴综合服务平台,推动金融服务向乡村延伸覆盖,让超过10万农户搭上了互联网+政务服务+金融服务的快车,在增加银行网络客户数量同时,也间接提升了银行互联网服务的能力和效果。

另一方面,零售业务的全面升级,带动长沙银行另一个基本面的向好变化。

依托湖南地区旺盛的消费需求,银行精准捕捉市场脉搏,以理财、保险和基金定投为主导的产品矩阵,为财富管理业务插上了翅膀。截至2023年末,该行财富客户数同比增长20.45%,达到117.97万户,零售客户资产管理规模(AUM)同比增长21.09%,达到4001.77亿元,而财富管理手续费收入更是实现了惊人的150.81%增长,达到5.20亿元。

有意思的是,长沙银行作为地方商业银行,却对数字化情有独钟。2018年,长沙银行新核心上线,为数字化转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9年,数字化被写入了长沙银行的企业文化:“一切业务数字化,一切数字业务化。”

2023年,长沙银行继续深入推进数字化经营,搭建“智能化、自动化、个性化”的数智经营体系,为零售业务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截至2023年末,长沙银行网络银行用户数超过1090万户,网络渠道月均活跃用户(MAU)达239.00万户。

正是因为长沙银行保持战略定力,数字化转型坚定不移,科技投入持续加大,才有了他们真正落实确定性元素和计划的能力。

这样的业务落实和发展趋势,恰恰跟现在银行业发展方向一致,既表明长沙银行管理团队的前瞻眼光,也表明他们脚踏实地的发展路线。

3、做好现在就是为了长久

从财报数据能看出,发展趋势的稳定,在核心业务层面数据比对的增速非常稳定,说明这家银行在找到确定性后已经为未来打好基础。而做好这些工作,当然也为长沙银行打造好发展潜力。

尤其是长沙银行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截至2023年末,该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582.5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88.32亿元,普惠小微企业贷款户数71959户,较上年末增加5476户;绿色金融贷款余额429.0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03.02亿元,增长31.60%;科技金融贷款余额377.3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5.67亿元。

而且,长沙银行还在坚持深化数字金融,未来三年,将初步建成全栈国产化大数据基础平台,提炼打造一批数字化经营标杆场景和“样板间”,实现新增和存量业务线上化率100%,数字化模型策略对信贷资产业务的有效支撑率达100%,驱动客户价值持续增长。

种种事实说明,长沙银行在零售和县域特色化业务的持续增长将推动其未来业绩释放,具备长期成长潜力。而基于长沙银行稳健的财务数据表现和持续增长的业务战略,这家银行的资本价值值得期待。

实际上,摆脱内卷的最好方式就是穿越周期,而穿越周期最好的方法就是从不确定中找到确定性。寻找确定性有自己的方法论,不光要具备前瞻性眼光,还要有洞察力和执行力,并要从当下能落地的每一步认真做起。对企业来说,这几点都一样重要,结合起来才能真正确定未来。

长沙银行财报内容显示,他们已经寻找到发展的确定性,从而有了穿越周期的能力。而这一点,其实是坚守长期主义的公司都具备的特质。

*文中题图来自:长沙银行官网;其他配图来自: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