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大降温,多少人被「假羽绒服」坑惨了?

全国大降温,多少人被「假羽绒服」坑惨了?
2024年12月12日 07:30 不拖延的行动君

这两天寒潮南下,不少地方的气温第一次突破了零度。

不少号称“把价格打下来了”的低价羽绒服销售十分火爆,它们价格亲民的同时,依然有着90%的标称含绒量和数值不低的蓬松度。

但没想到,今年第一起关于羽绒服的重磅报道,却让人从头到脚透心凉:

这些看似造福普通消费者的羽绒服,背后全是猫腻。

据央视新闻走访全国多地的报道,从线上到线下、从生产到销售,羽绒服造假,已经成为行业内公开的秘密。

不少标称90%含绒量的羽绒服,真实的含绒量却是:

0。

“900+蓬松度”、“专柜上万元”、“比贵了随时退”……

在以羽绒制品为主的直播间里,主播在卖力地吆喝着自家产品的优质性价比,90%鹅绒填充的产品,却卖到了十分亲民的价格。

49的羽绒马甲、159的鹅绒服、299的鹅绒被,接二连三被摆上小黄车。

不放心?没关系,主播在镜头前当场剪开自家产品,力证售卖的是“真羽绒”,各种质检报告也是一应俱全。

销售链接下方的“月销9999+”,证实了产品的火爆。

然而实际上,主播在镜头前展示的产品,是彻彻底底的“直播间限定款”。

有博主买回一款仅售159、爆卖上万件的爆款羽绒服,实测之后发现,其中填充的不要说90%绒,连50%绒都称不上,全都是碎得像渣一样的边角料,散发着刺鼻的气味:

〓 图源:博主@雷多宝

实际上,羽绒服的原材料鸭绒和鹅绒的价格都比较透明。根据充绒量,大致就能估算出羽绒服的原料成本。

根据蓝鲸新闻报道,今年羽绒原料价格整体较去年同期上涨30%-40%。90%白鹅绒目前每公斤的价格为1100元,若填充200克鹅绒,单鹅绒成本就已经220元。

159元的价格,连鹅绒原料的价格都覆盖不了。

这类超低价还标榜90%充绒量的“羽绒服”,填充的根本不是羽绒。

央视记者实地采访了超低价羽绒被的原料产地。

商家承认,自己的羽绒被填充的不是羽绒,而是飞丝,“不达标的”。

羽绒服的等级,主要由绒子含量决定。

绒子的形态呈立体球状,绒丝之间可以保存大量静止的空气,由此带来优秀的保暖效果。绒子含量和蓬松度越高,羽绒的保暖效果就越好。

而所谓的飞丝,指的是从绒子或毛片根部脱落下来的单根绒丝。与蓬松的绒子相比,单根的飞丝没有立体结构,蓬松度低,保暖性能差。

当然,价格也只是前者的零头。

按照2022年的羽绒服新国标,飞丝根本不算羽绒。这些用飞丝填充的,也根本不能叫羽绒服。

只是保暖性差就罢了,用飞丝做填充物,还有可能危害人体健康。

正规羽绒服生产过程中,会对原料进行高温消毒以保证安全,但这些采购边角料的厂商,为了压低成本无所不用其极,自然不会安排消毒这种费力不讨好的工序。

长期穿这类“黑心”羽绒服,有很大的健康隐患。

飞丝和羽绒摆在一起并不难分辨,但当他们被填进羽绒服、羽绒被之后,就很难从手感上区分了,消费者一不小心,就会着了他们的道。

甚至连给孩子穿的童装羽绒服,也逃不过黑心填充物的命运。

记者走访的“胖瓜童装”中,有一款飞丝填充的童装“羽绒服”,成本不到40元,两个月销量就有6万多件。

像这样干的商家,为数还不少。

江西九江的某“羽绒电商产业园”里,专门生产童装的羽绒服厂商对着记者坦诚地承认,自己生产的羽绒服填充的“就是飞丝”“达不到国家标准”,全都是一些绒子含量为0、靠飞丝填充的假羽绒服。

用飞丝的,甚至已经算是“良心”商家了。

很多商家为了进一步压缩成本,用棉、丝等杂质来增重,成本最低可以降到7元/公斤。

有业内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为了增加假羽绒的克重,今年甚至有商家在飞丝中掺猪毛、狗毛……

这样的假羽绒服为什么能畅通无阻?

因为造假、收假,在羽绒服行业已经成为一条产业链。

直播间卖力吆喝的主播,就是这场骗局的第一环。

央视记者的采访中,售假的电商洋洋得意地介绍了自己的心得:

主播们带货时,会在直播间拉开被子的一个角,现场展示自己的填充物是真羽绒。不少消费者买回家后也会用同样的方法自检,但其实整床被子里,只有那一格装的是羽绒。

售卖假羽绒的供应商供货时,也会配货一点真正的绒子,主要是供客户做“直播效果”。

至于水洗标上的含绒量、蓬松度……全是假的。

“做标的人就在屋里”,想做什么标,就做什么标。

甚至连检验检测报告,都是批发的,一套只要一两块钱。

厂商对待检测机构的方式,和对待消费者一样:用好货送检,拿到检测报告之后,再用报告给假货背书。

前面那家生产童装的“胖瓜童装”,就是这样做的。

他们既生产合格羽绒服,也生产不合格羽绒服,他们会把合格羽绒服的检测报告用在不合格的产品上。

这些厂商并不是没有能力和技术生产合格的产品,在他们的生产线上,也有真正的90%绒的羽绒服。

但这些产品,不是给消费者准备的,而是给检测机构准备的。

对待有关部门的抽检,商家同时准备不同的库房,一个是发大货(也就是假货)的库房,另外一个则分配一定的真羽绒服,一旦有抽检的风声,就发真货,用来蒙混过关。

整个造假产业链中,从直播电商到服装厂,再到提供原材料的供应商,人人都直言不讳地称自己做的就是假货。

原材料供应商说,我只管供货,你要做什么我不知道;

工厂说,我们做的东西,是过不了检测的;

售假电商说:直播,全是套路。

在巨大的利益面前,所有人都在揣着明白装糊涂。

对于翻车,他们也早有预期——大不了跑路就是。

一场直播卖出一万多件159元羽绒服的主播,在风波发酵后,下架了店铺的所有链接,疑似跑路;

另一位被质疑售假的主播,在账号上发了一条现场吃羽绒的视频,赌咒发誓“要毒就先毒死我”,结果视频发完就清空账号跑路,在其他平台秽土转生了。

到最后,真正受伤的只有成千上万购买了这些假羽绒服的消费者。

最先露出水面的假羽绒服受害者,是受冻的儿童们。

央视《财经调查》的记者走访江西省九江市红星羽绒电商创业园,发现这里售卖的童装都是不达标的羽绒服装。

一件填充了“飞丝”的童装羽绒服,成本价不到40元,合格证、质检报告都是假的。

而园区里仅一家童装店,两个月就卖出了6万多件这种伪劣羽绒服。

这些假羽绒服,可能是在外务工的家长在直播间里为老家孩子下单的过冬衣物,可能是某个孩子盼望已久的新年礼物,甚至可能是某个爱心团体批量购买寄送给山区儿童的越冬物资......

它们被当作寒冬的一份依靠穿在孩子们身上,但却丝毫没有保暖效果。

比受冻更可怕的,是这些羽绒服由于缺乏高温消毒等程序,极可能产生异味和病菌,存在致病风险。

要知道在央视记者的镜头下,生产假羽绒服的现场工人都头戴着专业面具——这些劣质混合填充物,对人体有多少危害,他们心知肚明。

天下苦羽绒服久矣。

据网易数独统计,2015年到2023年,不到十年的时间,国内羽绒服的平均单价从432元飙升到了881元。

接近翻倍的涨价,让越来越多的人“买不起羽绒服”。

2024年了,打开互联网,你依旧能看到很多“穷人害怕寒冬”的感慨。

人们害怕的,当然不是冻死街头,而是冬天的衣服太贵,害怕花掉辛苦挣来的钱,却买不到物美价廉的过冬衣物。

有人感慨自己30岁了,但一个月月薪还不够买一件羽绒服;

有人哀叹家境困难,和妈妈一起挑了几个月了还是没挑中一件性价比高的;

对普通人来说,一件几百块的羽绒服已经是一大笔支出,是一年甚至三年才能买一次的奢侈,是需要反复纠结才下单的考量。

但在无良商家眼里,舍不得花钱的人,才最好骗,才活该被骗。

这正是他们最可恨的地方:成本涨价,为了牟利,就把镰刀挥向勤勤恳恳的普通人,并且毫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对。

人们花了钱还要担惊受怕,纷纷翻出衣标上的羽绒填充量标识,发到网上询问是真是假。

即使有人剪开羽绒服,发现里面根本没有羽绒想要维权。

商家也只会露出冷笑,反过来骂你花一两百就想买真羽绒太贪心。

〓 网友拆开三四百网购的白鸭绒羽绒服,没有发现一朵绒。图源:小红书用户@佛系守家

问题是,难道花一两百买件羽绒服,就活该买到假货吗?

买便宜的还是贵的,是消费者的选择。而如实写明商品成分、不卖造假伪劣产品,是商家的本分。

就算退一万步,如果便宜货就活该造假的话,那你怎么敢保证在利益的诱惑面前,黑心商家会有底线可言?

今天一件188元的羽绒服里全是乱七八糟的丝绒混合物。

明天上千甚至上万的羽绒服里面,也可能同样一根羽绒毛也没有。

从厂家到商家,他们“默契”地形成一条链条,最后坑害的,是买不起高价羽绒服的每一个普通人。

有人说冬天是残酷的季节,因为仅仅从穿的衣服就足以体现阶级。

但其实对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想要的东西一直很简单——

一件买得起的、暖和的羽绒服。

这是一个正常的市场应该满足的、微不足道的温暖心愿。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