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盗墓贼发现历史上最大的篡位案:颠覆了大家的历史观

一个盗墓贼发现历史上最大的篡位案:颠覆了大家的历史观
2022年06月13日 00:23 柯蓟伏疑

01

中国历史越往远古记录越少,尤其是先秦时代的记录更是少之又少。什么原因呢?

源于两个事件:一个是秦始皇焚书坑儒,不允许民间收藏各种书籍,只允许官府才收录书籍,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史书等书籍的流传。

第二是项羽进入咸阳一把火焚烧阿房宫,本来各类珍贵典籍就只有官府府库尤其是秦宫才有,让项羽一把火全烧光了。

所以我们现在能看到的秦朝之前的历史,基本上都是凭借劫后残余的几本书和秦朝之后的人记录而来。

02

然而,公元281年,也就是西晋王朝太康二年的一天,在汲郡发生了一件震惊全国的大事。

当时有一个名叫不准(音Fǒu  Biāo)的人以盗墓为生,这次选定的对象墓地中发现的不是金银财宝,而是满地散落的竹简(略微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造纸术是东汉魏晋时期才发明并推广开来,在此之前书写都是用竹简),竹简长度为古尺二尺四寸,每张竹片上四十个字,细看之下上面刻的都是看不懂的文字(也许是比小篆还要难认的文字)。

不准可不懂这些文字,没见到金银财宝便大失所望离去。

附近村民很快便发现盗墓的事情,于是赶紧上报官府,官府很快控制了这些竹简。

官府派来的官员发现这些竹简大小一致,字迹清晰,便将这些竹简打包装车,足足装了10多车。

消息迅速在知识分子中间传开了。但是有文化的人却晓得其中的价值,一看之下:嚯,远古时期的文字。

03

这事最终惊动了当时的皇帝,皇帝下旨让中书监荀勗、中书令和峤将十多车散乱的竹挑恢复次序,并用晋朝通用的文字翻译定稿。

经过大臣们兢兢业业的工作,竹简排序很快完成,并得出了惊人的结论:书简应该出自魏襄王或者魏安釐王的坟墓,书简内容包含了夏、商、周三代的故事,较为详细地记载了周平王迁都之后晋国历史和三甲分晋之后魏国的大事,一直到魏襄王继位前20年为止的历史。

文稿最终取名《竹书纪年》

《竹书纪年》的发现极大震惊了士大夫阶层,其中的记载改变了中国对先秦历史依赖《史记》、《春秋》等少数书籍的面貌,对很多事件有了新的认识视角。

《晋书》记载了这一巨大史事:“初,太康二年,汲郡人不准盗发魏襄王墓,或言安釐王冢,得竹书数十车。其《纪年》十三篇,记夏以来至周幽王为犬戎所灭,以事接之,三家分,仍述魏事至安釐王之二十年。盖魏国之史书,大略与《春秋》皆多相应。其中经传大异,则云夏年多殷;益干启位,启杀之;太甲杀伊尹;文丁杀季历;自周受命,至穆王百年,非穆王寿百岁也;幽王既亡,有共伯和者摄行天子事,非二相共和也。”

其中冲击最大的便是对“伊尹放太甲”认识的重大转变,并由此牵出了商朝初年最大的篡位案。

伊尹放太甲的故事一直以来在《孟子》、《左传》等书中的记载一致。商朝征伐夏朝建国之后,汤不久便病逝,商汤的长子太丁死在了商汤前面,伊尹于是先后拥立了太丁的弟弟外丙、仲壬,但二人都不长寿。

这对商朝初年连丧三王来说是非常大的危机,于是太丁的儿子太甲成为振兴商朝的希望。

太甲继位之后不修德政,伊尹多次规劝无效,于是伊尹流放太甲到汤的陵墓桐宫去守灵,自己以丞相的名义替太甲管理国家和接受诸侯的朝拜,并作了《伊训》、《肆命》、《殂后》来教育太甲。

太甲在守墓的三年中,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并缅怀祖父的伟大事迹,幡然醒悟到自己的错误根源。

伊尹听说太甲的表现后非常高兴,于是亲自到桐宫迎接太甲回国重登王位。

太甲复位后勤修德政使商朝再次繁荣起来。

伊尹特作《太甲训》三篇来赞扬太甲。

正如《史记•殷本纪》中记载:“帝太甲既立三年,不明,暴虐,不遵汤法,乱德,于是伊尹放之于桐宫。三年,伊尹摄行政当国,以朝诸侯。帝太甲居桐宫三年,悔过自责,反善,于是伊尹乃迎帝太甲而授之政。帝太甲修德,诸侯咸归殷,百姓以宁。”

04

而《竹书纪年》记载的内容则与先前记载不同,其云:“仲壬崩,伊尹放太甲于桐,乃自立也。伊尹即位,放太甲七年。太甲潜出自桐杀伊尹,乃立其子伊陟、伊奋,命复其父之田宅而中分之。”

按照《竹书纪年》记载,四朝元老伊尹随着商朝初年连丧三王,加之执政多年威望日隆,对汤的孙子太甲继位不以为然,大有取而代之的政治抱负。年轻气盛的太甲锐意革新,想要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但是需要面对的政治难题便是伊尹的政治影响力。

太甲继位之后便颁布了一系列新的政令,触及了一些当权者的利益,伊尹就顺势站出来以汤的遗命和上天神明的警示批评太甲。

最终伊尹轻松拿下了年轻的太甲,伊尹将其废黜到囚禁在桐宫并自立为王。

七年之后,太甲在忠于自己的大臣的帮助下逃出,诛杀伊尹。

但是太甲还是重用了伊尹两个儿子伊陟、伊奋,并让他们继承了伊尹的家产。

按《竹书纪年》记载,应当是在商朝初年,统治集团内部曾发生了一次争夺王位的激烈政治斗争。

伊尹放太甲中,伊尹的形象逐步受到美化,成为后世权臣废黜他们当国皇帝的例子。

翻看后来那些自命不凡效仿伊尹的人其实都心怀鬼胎,比如后来的霍光废黜昌邑王,董卓废黜汉少帝,司马昭废黜曹奂等等。

不过《竹书纪年》作为第一手资料确实为后世了解商朝历史提供了新的视觉,并为历代统治者视为值得珍藏的文稿代代相传。

但到了宋代儒家教义一统天下尤其是和程朱理学相悖,于是《竹书纪年》便在宋朝神奇地消失了,并且出现了篡改后的宋版《竹书纪年》,从此很多事情让人真假难辨。

有时候历史就是被打扮的小姑娘,只要与主流意识不相符的,都会被抛弃,即使可靠性很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