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当总督的时候,有个同乡来投奔他。
一场同乡,曾国藩和他一起吃了顿饭。
结果,这个人在饭桌上挑挑拣拣,一双筷子在菜里翻来翻去。
果不其然,曾国藩饭后拒绝了他的投靠。
都说:吃有吃相。其实说的是规矩,更是一种教养。
赵树理在《十里店》里讲过一句话:不要隔着桌子抓菜。
意思是:不要逾矩、越界为自己谋取利益。
为人处世,遵守规矩,敬畏规矩,是一项基本情操,更是深入骨子里的教养。
规矩,是一种自律
古人讲:“心如规矩,志如尺衡,平静如水,正直如绳。”
一个人有原则,讲规矩,内心才能平静,行事才能正直。
若不讲规矩,毫无原则,那就什么都做得出来,也失去了立世之本。
南宋末年,世道纷乱。一天,大学者许衡外出,碰上天气炎热,口渴难耐。
路边正好有棵梨树,行人纷纷摘梨解渴,唯独许衡不为所动。
有人问:“你为何不摘梨解渴?”
许衡说:“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
那人笑道:“世道这样乱,管它是谁的梨!”
许衡正色道:“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真正有教养的人,不论人前人后,心里都有一杆秤,来衡量和约束自己的言行。
他们有无须提醒的自觉,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克制欲望的自律。
规矩,是自律,是修行。
在心中留着一把尺子的人,是尊重自己的人,是能完善自己的人,是能成就自己的人。
规矩,是一种分寸
在网上看过一个提问:“哪一刻,你觉得和某位朋友再也做不成朋友了?”
有位网友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快临近大学毕业时,她和一位好朋友有幸被邀请参加一个饭局。
饭局里有一些事业上有所成的前辈,有位前辈就问起她对未来的规划。她刚打算认真回答时,这位好朋友却抢先说道:
“她呀,对自己的专业根本不感兴趣,只想当一名网红。”
大家听完,都不自觉地笑了。她连忙解释,但效果似乎一般般。
她本想好好表现,没准能争取到一个工作邀约,没想到被好朋友使绊子,她便渐渐和这位朋友疏远了。
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例子,一些自以为的“不拘小节”,能把多年的感情毁于一旦。
其实,关系越好,感情越是亲近,越是要注意分寸,尊重对方的个人边界。
最好的关系,不是亲密无间,而是熟不逾矩。
出言有尺,嬉闹有度。知分寸,懂规矩,才能彼此尊重,才不会像两只靠得太近的刺猬一样,相互刺伤。
规矩,是一种人品
一个人的真实品性,不在于衣着光鲜,不在于口甜舌滑,
而是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体现在自然流露出的良好习惯。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教育子女时,曾讲过一个故事:
一位父亲让儿子递给他一支笔,儿子随手递过去,不想正好将笔头交在了父亲手里。
父亲就对儿子说:
递一样东西给人家,要想着人家接到之后手方便不方便。
你把笔头递过去,人家还要把它倒转来;倘若没有笔帽,还要弄人家一手墨水。刀剪一类物品更是这样,绝不可以拿刀口刀尖对着人家。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小气、狭隘、自私的人,无论如何也走不远。
讲规矩的人,心装着别人,懂得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说话、做事都让人感到舒服。
他们不是做“老好人”,而是有一份善意与柔情,一颗温热的心,善待世界,善待他人。
人与人,心与心,永远是相互的。
以自我为中心,是看不见好风景的。
就如作家马克·吐温所说:
“我们考虑自己何其多,考虑别人却何其少。良好教养表现在我们能把这一事实隐藏起来。”
敬人亦是敬己,守规矩,讲原则,知分寸,将心比心,以情换情,才能收获别人的善待,领略人生的美好风景。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