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评 | 从各地监管“一把手”新调整,看金融强国路上的新使命

周评 | 从各地监管“一把手”新调整,看金融强国路上的新使命
2023年11月27日 11:21 A智慧保

过往,关于官场的人事,我们鲜有涉及,而这一次可以说一反常态,对于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的“三定”以及“三定”之后的人事调整似乎过于热衷,很多人不免好奇。不必多解释,就在于这次特殊,因为超级金融监管部门承载了“金融强国”新的使命。

不再赘述,还是说一说这次的各地“一把手”调整吧。

备受关注的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三定”之后,各地监管局的人事调整也陆续展开,17地更新“一把手”或许暂时画上一个分号。

作为今年机构改革瞩目所在,超级金融监管部门——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的一举一动都被观察者置于放大镜之下,而无论是总局本身的“三定”,还是派出各地监管局的人事布局,都传递着清晰无误的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的“强监管”信号,以及建设金融强国的“强供给”信号。

17位新任命

最近一周,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的各地监管局集中进行“一把手”调整,率先拉开序幕的是北京和浙江,其中杨东宁出任北京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此前其系原银保监会创新业务监管部主任;而周家龙则由安徽调至浙江,出任浙江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

显然,这个调整有着鲜明的央地交流和地方轮岗特征。而随后内蒙古监管局局长由山西监管局副局长刘丽欣接任、宁波监管局局长则由山东监管局副局长孙世重接任,则代表着“转正”和晋升的这个类型。

调整紧锣密鼓,基本没有跳出上述的框架。

唐智杰从宁夏调至黑龙江,出任该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谭震从辽宁调至山西,出任该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覃刚由宁波调至安徽,出任该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王吴庆和刘琦,则分别从广东和上海的“副局”,升任海南和宁夏的监管局局长。

青岛和深圳的监管局新一任党委书记、局长也公布,前者由此前金融监管总局办公厅副主任张忠宁担任,后者由浙江平调而来的包祖明担任。俞林从内蒙古调至辽宁,出任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傅平江从海南调至福建,出任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赵巍从新疆调至江西,出任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而新疆监管局的党委书记、局长则由田宝担任,后者此前系辽宁监管局副局长。

接下来,吉林和湖北更新监管局领导的信息,也增加了一些变化:刘忠瑞出任吉林监管局局长,此前担任该局党委副书记,也是目前唯一由当地监管局直升而上;来自中国华融的庞雪峰则出任湖北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也是目前唯一从监管体系之内到之外、再调入的干部。

目前,从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各地监管局“一把手”的年龄段来看,“60后”9位,“70后”27位,占绝对主力,就履历来看,久经考验,经验丰富。

调整之余,有媒体透露了几家地方监管局“一把手”将赴总局另有任用的信息。因此,伴随着地方监管局的人事调整,总局各部门的人员调整也将揭开面纱。

总之,还是那句话。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

承载新使命

此前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实现金融强国,而金融监管总局定位的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这五大监管,要为前者保驾护航。

做好五篇大文章,是国家希望金融做什么,而金融监管总局的五大监管,是代表国家告诉市场,不希望金融做什么。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相辅相成,将稀缺的资源导向国家战略发展的方向,而不是浪费在监管套利、负外部性溢出、大股东掏空金融机构等金融伪创新身上。

强化对金融活动全过程监管,推进监管由事后风险应急处置向事前风险监测和预防转变,对跨地区、跨行业、跨市场开展规模巨大融资活动的企业予以重点监测,是当前金融监管的时代命题。

另一方面,金融安全事关国家安全,尤其是国际金融的不确定风险在增加,美元武器化和swift武器化的风险,在过去一两年充分暴露出来。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需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金融愈发成为大国竞争的白热化领域,如何在继续推进金融开放的情况下,有效维护我国的金融安全,也是金融监管总局需要思考和发力的领域。金融在全球市场是流动的,风险也是流动的,中国经济深嵌于世界经济之中,国际各种黑天鹅事件,从宏观到微观,都会影响国内,从大型房企的美元债到闪崩的硅谷银行们,当风险传递的时候,金融监管如何应对和前瞻。

统筹金融发展和金融安全,防范金融风险,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是未来中国金融业高质量发展和建设金融强国的基调和底色。

新一届“一把手”,需要不辱使命。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