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下发《关于推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其中明确新能源商业车险自主定价系数范围按照0.5—1.5执行,提升保险公司的自主定价能力,使得保费定价更加精细化和市场化。无论政策何时实施,关于新能源车险的探讨再一次热烈起来。
稍早前,随着小米汽车的上市,新能源车保费高企的话题重新被打捞起来。要么贵,要么拒保,一方面,国内新能源车攻城略地,另一方面,新能源车险的掣肘也愈发明显。
更早前,太保产险董事长顾越指出新能源车险成本高的四大因素,包括新能源车智能化集成度高、新能源车身结构有不同、新能源车的驾驶行为和燃油车截然不同,以及很多新能源车进行网络私车营运。因此,即使太保产险2023年新能源车险同比增长约54.7%,但与此同时,新能源车出险率比燃油车的出险率高出一倍。这并非个例,成为行业共同面临的现实难题。
打开新能源车险的瓶颈,主要是靠市场自身的发展,供求关系会调节要素创新。对监管而言,在宏观审慎的基础上,放手让市场发挥自身的决定性作用,让市场主体有更多的话语权和定价权,在不断丰富的供给侧中,市场量变会产生质变。
01
新能源车险比传统车险更复杂,新能源车在车身结构、动力系统、使用场景、维修保养等方面较传统汽车存在较大的区别,其风险特征和事故原因也必然呈现出特殊性。
新鲜事物在肇起之时,往往价高者得之。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张和供给的不断增加,价格随着规模化效应而逐步走低,从而形成新的更为大众接受的价格均衡水平。新能源车险在超大规模市场需求的刺激下,在无形之手的指挥下,会有企业去努力解决创新,降低成本,找到盈利之道。
价格作为市场信号,高还是低,都是供求关系的反映。新能源车出险率高,保费水涨船高,在市场早期阶段,无可厚非。重要的是这个价格能不能降下来。新能源车险价格的下降,需要市场主体能够进行充分的竞争,而充分的竞争,则必须让企业有充分的定价权。
因此,此次意见稿,赋予险企更大的自主定价权,让企业决定是“打价格战”,还是提供更多溢价的定制化产品,增加市场的丰富程度和灵敏度。赋予企业充分的定价权,是我们改革开放的一个清晰逻辑。金融市场自有其特殊性,但大的市场逻辑,还是同频共振的。
市场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总是期望形成一个高质量发展的市场,但在高质量发展时期,市场一定会经历大规模同质化竞争的阶段,才能形成有竞争力的头部公司。同质化竞争不是洪水猛兽和重复浪费,是量变引发质变的硬币另一面,但同质化竞争不能长期存在,否则就异化为内卷和内耗,形成“中等收入陷阱”。
02
让险企拥有更充分的定价权,是市场活力的一个来源。这是基于市场的共性而言的。对于新能源车和新能源车险市场来说,数据是一个关键的变量,未来脱颖而出的,一定是将数据价值发挥到极致的企业。
在以前,传统车险的精算和理赔,经过了一个世纪的数据沉淀和实际操作,有章可循,心里不慌。而新能源车险则打破了这一定势,因为新能源车的发展日新月异,技术快速迭代,在短时间内积累起足够多的车企和车型,但同样是短时间内,与保险定价息息相关的数据既不充分,又分散在强调互联网闭环思维的新能源车企手里。
保险是个数据密集型的行业,保险产品的定价,一定是在大数据的基础上精算而来。在算力时代,数据的重要性愈发明显,数据也成为企业资本市场估值的重要权重。因此,与保险理赔关系紧密的新能源车的运行数据和出险数据,传统险企如何获得,如何形成合作,是个需要商业智慧的问题。
新能源车险的主动权掌握在谁的手里,是传统险企,还是车企亲自下场成立的经纪公司或保险公司,市场自会给出答案,一边倒还是抱团融合,是市场力量的博弈。但在背后,把数据运用得最好的模式,无论是闭环还是合作,一定是那个能在市场上共赢的模式。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