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评 | 保险公众宣传日:保障功能,既解放生产力,本身也是生产力

周评 | 保险公众宣传日:保障功能,既解放生产力,本身也是生产力
2024年07月01日 10:49 A智慧保

7月即至,将迎来第12个“7.8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日”。7月8日,每年这个日子,全行业都会“火力全开”,从线上到线下,与公众进行互动和交流,推动保险教育走进千家万户。

今年的活动主题是“保险,让每一步前行更有底气”。显然,宣传重点是保险的保障功能,这也比较契合当下的监管氛围和市场氛围。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在不确定性增加的当下,对于风险减量和风险兜底的需求都在增加。

一年又一年。如何持续改善保险业的声誉,如何培养长期投资的习惯,如何确保“保险姓保”深入人心,如何将保险这个复杂的金融产品通俗易懂地讲出来,慢慢来,但不能等。

保 障

保险作为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础性制度安排,最重要的有别于银行等其他金融机构的特点,就是保障功能。而这种保障,其内涵和外延可以在不同维度上细分,形成从经济到社会、从市场到个人的庞大保障网,在解决后顾之忧和释放生产力的同时,保险本身也成为生产力。

所谓“保险姓保”,保险最直观的保障功能,来自对社会和民生的兜底保障。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这是与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最紧密衔接的两个领域,也是市场需求痛点最强烈的两个行业,保险恰好能够有这种可能性,去打通医养,在大健康的赛道上,以市场的方式解决民生的难点。多元化的保险需求,对应多元化的保险产品,与医保共同交织成一张社会保障网。

保险的另一层保障功能,是对市场的保障,是对经济安全的守护。对当下中国经济而言,保险作为长期资本和耐心资本的优选资金,被寄予厚望。保险在中国金融资产的比重过低,相较于保险在美国超过30%的占比,远远不及。这既是差距,也是潜力,一旦释放出保险所蕴藏的资本能量,无论是活跃资本市场,还是壮大创投市场,甚至是助力宏观经济的逆周期调控,都是重要的工具和抓手。

随着近年来气候风险的显著抬升,保险作为对抗自然灾害的保障措施,其意义也在不断被放大中。城市暴雨和内涝,以及浅山区的滑坡,屡屡见诸媒体报道,发生概率和破坏程度,超过了前些年大家对此类风险的认知。这既要加大投资者教育,让普通民众获悉气候灾害的风险,及早未雨绸缪;同时,也要鼓励保险公司积极设计新产品,形成新的市场产业支撑。事实上,中国经济高速发展超过四十多年,一些基础设施面临维修和保养周期,这也增加了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无论是市场,还是个人,都要及早建立新的认知。

发 展

对于保障的需求,真实广泛存在。医保只能够兜底,对于大病返贫的焦虑,对于因病导致阶层下流化的恐惧,为商业保险打开了赛道。这方面的投资者教育,大有文章可做。因为这个保障,连接着医疗服务,后者堪称是这个世界最信息不对称的领域之一,专业性极强,亟需答疑解惑。

公众总以为买了保险,就能应对任何状况和对冲任何风险,一劳永逸解决“看病难”和“看病贵”问题,这需要在长期的投资者教育中逐渐矫正。不同的保险,从惠民保到百万医疗险,从重疾险到意外险,从投连险到年金险,以及蓄势待发的养老保险,各有侧重,各取所需,如何排列组合,如何在收入预算的约束下,争取到最高的性价比,险企和公众,需要“双向奔赴”。

发展是硬道理。过去十年,中国的保险深度由2.98%上升到了3.93%,保险密度从1144元/人上升到了3179元/人,保险业总资产从2012年底的7.4万亿元增加至2021年底的24.9万亿元,成为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接下来的“两步走”,中国保险业还会继续迎来发展机遇,保险的深度、密度和资产规模提升的同时,也会在供给和需求之间做到更佳匹配。

就像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此前在2024陆家嘴论坛上所言,我国保险业正处于爬坡过坎,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挑战。总体看,中国保险市场潜力巨大,空间广阔。

所以,保险不仅让每一个人前行都更有底气,也让自己的每一步前行都更有底气。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