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险公司:纷纷换“将帅”备战养老金融!转型挑战在哪里?

养老险公司:纷纷换“将帅”备战养老金融!转型挑战在哪里?
2024年07月25日 10:44 A智慧保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养老变得越来越紧迫,养老金融立于风口之上,迎接着新的机遇与挑战。

作为与养老有着天然联系的保险,近年来积极参与到基本养老服务体系的构建中,尤其是自养老金融这篇大文章提出后,各家险企纷纷备战。作为我国金融市场上唯一带有“养老保险”字样的持牌金融机构,养老保险公司在备战养老金融的路上迎来了集体调帅换将。

7月24日,中国人寿养老保险公司(简称“国寿养老”)发布总裁变更公告,经公司董事会决议,并报经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任职资格核准,任命余贤群为公司总裁,自2024年7月8日起正式履职。去年11月,国寿养老董事长也进行了更换,王军辉成为国寿养老新一任董事长。

不仅如此,7月23日市场传出消息,渤海银行原副行长靳超已入职平安集团旗下平安养老,拟任总经理一职,此前人保养老、太平养老、泰康养老、新华养老、恒安标准养老等也纷纷进行了人事更换。或许,专业养老险公司正在通过高层调整来适应新环境下的大养老发展。

一年内“将帅”齐换

国寿养老进入新阶段

余贤群,1969年出生,今年55岁,经济学博士,他曾担任全国政协办公厅研究室理论局局长。2008年,余贤群加入国寿集团,曾在多个重要岗位任职,他曾担任过国寿集团办公室(党委办公室)主任,办公室(党委办公室)主任兼品牌宣传部总经理、战略规划部总经理,中国人寿金融研究院院长,中国人寿雄安金融发展中心主任等职务。

2020年,余贤群调至中国人寿财险,出任党委副书记;2021年3月起,他开始担任中国人寿财险党委副书记、副总裁。后来,他的身份又加上了一些“头衔”,如中国人寿财险首席投资官、董事会秘书。

目前来看,余贤群还在中国人寿财险高管名单中,但其职务只剩下董事会秘书。另外,今年1月份,余贤群就以国寿养老党委副书记的身份参加了国寿养老2024年工作会议,主持并作总结讲话。如今,成为国寿养老新一任总经理,余贤群的职业履历又多了一个养老领域。

余贤群的任职资格获批,也结束了国寿养老长达一年多的总裁空缺状态。据悉,2023年5月,国寿养老前任总裁崔勇到龄退休,时任国寿集团首席投资官的王军辉成为临时负责人,不过到2023年7月,王军辉辞去了国寿养老临时负责人的身份,国寿养老副总裁张林广成为新一任临时负责人,但到2023年11月,张林广也卸任了临时负责人的身份。

就在张林广不再担任临时负责人之际,王军辉成为国寿养老新一任董事长。如今,余贤群的任职资格获批,国寿养老的董事长与总裁配齐,正式进入“王余配”时期。

养老险公司调整期

为做大养老金融铺路

其实,不只是国寿养老,『A智慧保』统计发现,近一年内,平安养老、人保养老、太平养老、泰康养老、新华养老、恒安标准养老均在进行人事调整。

就近看,7月23日市场传出消息,渤海银行原副行长靳超已入职平安集团旗下平安养老险,拟任总经理一职,而平安养老险现任总经理王新,或将退居二线。对于人事变动,7月19日,渤海银行发布公告称,靳超职业经理人聘期届满,因个人原因,辞去银行副行长职务。

如靳超入职平安养老,也算是回归平安体系,只不过是由银行体系转战到养老体系。

资料显示,靳超,1979年出生,博士研究生学历,有着丰富的银行业工作经验。他曾任中国工商银行北京王府井支行行长助理,党委委员、副行长;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市分行国际业务部副总经理,投资银行部副总经理;平安银行上海自贸区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兼风险总监,党委书记、行长;平安银行福州分行党委书记、行长。2021年2月,靳超通过渤海银行的公开选聘,成为副行长,任期三年。如今,三年期到,靳超也重新选择自己的职业赛道。

另外,7月12日,新华养老发布临时信息披露公告,经监管批准,李文峰成为新华养老的新一任董事长。需要注意的是,2023年8月,新华养老曾选举张泓担任董事长,但并未有结果,而今,“80后”的李文峰被委以重任。

除以上养老公司外,今年以来,恒安标准养老、人保养老、泰康养老也迎来了新的总经理或董事长。具体来看,5月20日,恒安标准养老发布公告称,经公司第一届董事会第三十次会议(临时)审议通过,并报监管核准,恒安标准养老任命浦鹏举为公司总经理;4月18日,人保养老发布消息称,经监管批准,自2024年4月12日起,才智伟担任人保养老董事长一职;2月26日,泰康养老发布消息,经监管批复,核准陈东升担任泰康养老董事长。

再早一些时间,太平养老在2023年11月就迎来新总经理王干,长江养老则是在2022年10月更换总裁。

从上述人事变动的节奏看,自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召开后,养老金融再次被升格,养老险公司经历了一波人事调整潮,折射出保险集团或养老险公司在战略层面的重新布局。

转型不易

直面三大挑战

众所周知,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养老变得越来越紧迫,而解决好养老问题已成为举国大事。

7月18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优化基本养老服务供给,鼓励和引导企业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推进互助性养老服务等。

早在去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就指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其中养老金融作为重要的组成,也为金融业参与到养老事业中指明了方向。

为了做好养老金融这篇大文章,保险业也在积极作为,例如,推出相关养老保险产品,积极布局养老社区、推出相关养老服务等。

早在2023年12月,监管印发了《养老保险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养老险公司应主要经营与养老相关的业务,不得受托管理保险资金和开展保险资管产品业务。

剥离非主营业务、回归养老主业成为各家养老险公司的唯一选项,但这条路并不好走。据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教授锁凌燕所说,目前养老险公司面临三大挑战,一是短期业务成长压力大,二是专业能力提升难度大,三是资本市场风险待化解。

详细来讲,一些养老险公司在过往会选择通过发展短期险种等短平快的项目以扩大规模、稳住增速,但监管新政出台后,这样的方式被遏制,虽然从长期来看,可以促进养老险公司核心能力建设,但也为其短期生存发展带来了明显压力。这或许也是多家养老险公司寻求增资的原因。

2024年07月10日

养老险公司画像:增资、引战、换人、差异化!转型如何蹚新路?

对于专业养老险公司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养老险公司服务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建设,具有“牌照”优势;另一方面,养老险公司参与第三支柱建设也直面各类金融机构,包括其他寿险公司的竞争。

锁凌燕认为,就目前看,专业养老险公司虽聚焦“养老”,但因为发展时间较短,还未经历过长周期的锻炼,对应的核心专业能力并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决策机制与治理体系不够健全完善,也就进一步加剧了产品和服务同质化、市场定位模糊等问题。再则,养老险体系的有效运转需要成熟和完善的资本市场,但我国资本市场还不成熟,杠杆过度、欺诈造假、治理失效等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

目前,保险行业正在立体式构建养老保障体系。金融监管总局人身险司司长罗艳君在接受媒体专访时介绍,金融监管总局围绕做好养老金融这篇大文章,持续深化商业养老金融改革,在引导养老保险机构聚焦主业转型发展,服务我国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一定成效。

例如,目前,各类具有养老属性的商业保险已积累养老金规模超过6万亿元,覆盖近1亿人;自2023年1月1日起,养老险公司商业养老金业务在十省(市)启动试点,已累计开户超过59万个;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常态化经营,截至2023年末,保单件数约74万件,积累的养老准备金规模超过106亿元。

罗艳君透露,下一步,将继续以专属商业养老保险等为抓手,积极满足新产业新业态人员养老保障需求,针对个人养老金制度特点,研究完善个人养老金业务相关监管规则,进一步优化产品供给,并稳步推动养老保险公司转型发展。

二是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研究完善商业养老金监管规则,支持更多养老保险公司参与。推动扩大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对新产业、新业态群体的覆盖面。积极推动个人养老金制度发展,有序扩大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供给,研究完善监管要求。

下一步,金融监管总局将深入学习领会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推动保险机构大力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继续探索推进商业养老金融试点;以专属商业养老保险等为抓手,积极满足新产业新业态人员养老保障需求;针对个人养老金制度特点,研究完善个人养老金业务相关监管规则,进一步优化产品供给;稳步推动养老保险公司转型发展。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