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贾雨村是位学霸,一起看看古代科举考试的难度系数

《红楼梦》里贾雨村是位学霸,一起看看古代科举考试的难度系数
2021年01月01日 16:37 小小亮漫画

在上一篇文章里,我从《红楼梦》的人物之一贾雨村入手,分析了他去赶考的距离、路上花费的大概时间,以及古代学子赶考之路途艰辛。上篇文章:《

《红楼梦》贾雨村凌晨赶考,会路遇打劫吗?分析古代赶考之路

“十年寒窗无人问, 一举成名天下知”。贾雨村是《红楼梦》里为数不多的参加过科举考试的人物之一。荣国府的贾珠十四岁就“进了学”,也就是说,贾珠熟读参加了童子试,被府县学录取了,等于就是考取了秀才。如果贾珠没有早逝,那么之后的科举之路就是“举人”,考中举人后再继续往上,就是贡士和进士了。

贾家的男丁里,只有贾敬曾经中过进士。不过贾敬的心思都在修道上,常年都住在道观里,别的事他一概不管顾问。大家可能也记得,贾政不是有个官衔吗?他是参加过科举考试吗?其实没有。

贾政的父亲贾代善去世后,皇帝给了贾政一个五品工部员外郎的官职。因此,贾政是非科举出身的一名官员。正因为有了这个职位,贾政就没有办法再参加科举了。

贾敬本可以世袭父亲贾代化的爵位,但他也经历了十年寒窗之苦,考取了“乙卯科进士”。贾珍则是世袭了三品爵威烈将军,后来他给自己的儿子贾蓉捐了一个官职。

按照清代的制度,世袭爵位只能降等继承。也就是说,到了第三代、第四代手里,宁荣二府都不可能再是公爵府,而只能是将军府了。这种将军爵位没有任何实权,

贾府里只有贾政在朝堂上还能说句话。但因为是非科举出身,他想要再升职也没有那么容易。

所以,《红楼梦》里这个贾雨村还是真正愿意苦读、真正有学问的人。上面我们说的那么多人里,也没有几个能成为秀才或者进士的。这就说明科举考试并不容易。那么,它究竟是考什么呢?

大家应该还记得贾雨村在第一回里说过的一段话吧?当时正逢中秋佳节,甄士隐邀请贾雨村一起小酌两杯。席间,贾雨村说:

“非晚生酒后狂言,若论时尚之学,晚生也或可去充数沽名,只是目今行囊路费一概无措,神京路远,非赖卖字撰文即能到者。”

“时尚之学”大概可以理解为政 治。如果想要踏上仕途,走进官场并参与到政

治管理中去,绝大多数人的途径都是参加科举考试。

因为年代久远,可能我们对“科举考试”这个词很熟悉,但是对其中的内容只是

大概知道一些。所以我们就先聊一聊科举考试的内容吧。

先说一说最简单的“千三百”——就是《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这三本读物是古代学生的启蒙读物,也就是学认字时的必经之路。学完了这三本以后,还要再次进行第二个预备阶段,也就是到了《千家诗》、《幼学琼林》、《声律启蒙》等。这几本也都学好了,真正的四书五经学习就要到来了。

那么,古人是怎么学习的呢?简而言之,是先熟读,再背诵,后默写,最后一步是训释解说。这所有的课程应该是在十几岁的时候就全部完成,不然年纪太大了,

就会有一种“留级生”的感觉。

上面说的是大概的课程结构,接下来我们再说说考试的流程。

第一,学子们必须先参加童生考试,也就是要通过县试、府试、院试这三次考试。

只有通过了第三阶段的院试以后才有资格向《红楼梦》里的贾珠一样“进学”,在所在地成为“生员”,也就是俗称的“秀才”。秀才们需要再次经过考试以后才能取得参加乡试的资格。

秀才分为三个等级,成绩最好的叫“廪生”,能考上这个级别的就有保障了,国家每个月会发给廪生一定份额的粮食。秀才的后两个等级分别叫做“增生”和“附生”,是没有粮食供给的。

在这里,我想说明一点:“童生”考试,看着不起眼,字面意思也没有多么高大上;但是,这个“童生”考试不是现代教育体系里的幼儿园升小学,它的难度之大,以至于很多考生都好几十岁了,参加过很多次这个考试,都没通过。

考中秀才的人都算是有了功名。大家可能还见过古文里有一种说法是“操童子业”——这是没有取得秀才资格的说法,大概是等于“正在念书、准备应考”的意思。

第二,上述方法选拔出来的优秀学员再去参加举人的考试,也就是“乡试”。而

举人也要经过初试和复试两个环节。

第三,考上了举人,才有资格“进京赶考”。这里大家可能会有一个错误印象,就是“秀才进京赶考”。其实不是这样的,考上了秀才,还得参加举人考试,只有通过了才有资格进京。而这一回,环节多到让人很难记住。先要通过会试、复试、殿试,随后要进行翰林入学考试。考上翰林院以后,经过三年的学习,还要继续参加“散馆”的考试,这就相当于是翰林院的毕业大考。

除此以外,乡试的考官们也要定期参加考试,以确保自己考官的资格;而就算当上官了,现任官员们也要有定期的考试,为的是督促所有人保持终身学习的习惯。

这里要穿插一句:在考中秀才之前,三回大规模考试里,一共大约十场考试。范围有写诗、作文、还得考查数学、时务、史论等等。而要想考中举人,还得再考四场。考那么多次才能当上举人,实际上出类拔萃的举人就可以被授予官衔了,比如可以当个地方知县之类的小官。

根据史料记载,晚清的两百多年间里,童生录取的数量也就是两百多万。这样一算下来,平均每年录取的童生大概是一万人左右。按照清代四亿的人口来看,这个录取比例不算高。

而秀才的录取率则更低,整个清代年间考取的秀才人数大约是四十多万人。而举人的录取率则更低,四十多万秀才当中有大概十五万人考中举人。从亿万适龄人口里脱颖而出十五万举人,实属不易。而中了举人以后就可以获得一定的免税权限,通过免税的方法去租田种,就能养活自己的一家子人了。如果不再继续考试,国家也会安排工作,就是我们上文里说过的,可以当个知县之类的官。

有了以上分析以后,大家可能就明白了,为什么我在前面几篇文章里一直强调贾雨村是有真才实学的人。他过五关斩六将,考上了举人之后又中了进士,真的应该算一个名副其实的佼佼者。

而在当时,能考中秀才都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当地的大户人家就会请秀才去自己家里做家庭教师。虽然秀才不能当官,但是也等于有了谋生的本事,很多私塾里也会聘请秀才去教书。蒲松龄就是这样,虽然他在童试的时候以非常优异的成绩考取了秀才,但此后考了很多次都没中乡试。后来他当了私塾教师,还创作了《聊斋志异》这部经典著作。但很可惜,年逾古稀时,蒲松龄依然没有考中举人。

在上文当中,我们用“千三百”和四书五经寥寥几个字就大致概括了古代学子参加科举考试之前的学习内容。这看起来好像没什么,甚至给人感觉是挺“简单”的。

然而,这其中的名堂很大。我们不妨再一起分析一下:

众所周知,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则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这九部著作加起来大概是六十五万字左右。四书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弄明白,参考其中的注释也能学个大概。但五经不一样了——这些古代著作非常晦涩难懂,要想逐字逐句读完并理解,并非易事。

明清时期针对科举考试,也有类似于现代的“教学大纲”。比如四书的注解以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为准;《诗经》以宋代的朱赢的《诗集传》为准;《尚书》以宋代蔡沉《书集传》及古注解为准;《礼记》以古注解为纲领;《易经》以程颐的《易传》、朱熹《周易本义》为主;《春秋》以《左传》、《公羊传》、《谷染传》、胡安国的《春秋传》、张洽的《春秋集经》为主。

这六十五万字,要学到什么地步才算能踏进科举考试的大门呢?

就四书而言,所有参加考试的人都要连注释一起背熟。光背出来还没用,得按照教学大纲里的指引,逐字逐句都要以朱熹的注释来理解透彻。明代清代的学子,很多都能将四书熟背如流,毫不夸张;除此以外,他们基本会对四书里的每一句话都做了准备,以防将来会考到。

大家记不记得《红楼梦》里黛玉刚进贾府,说自己“只刚念了四书”。她学习的四书,就是贾雨村教授的。这也足以说明贾雨村的学问功底非常扎实。

而五经的学习要求就更高了:重点篇章必须由老师指导,非重点也要很熟悉。“重点”要学到什么地步才算合格呢?不仅是原文和注释都能背诵,还要会解释其中的每一句话;而原文的深层含义也要理解到位,还得用这些深刻的道理去解决现实中的问题。“非重点”也要做到熟背、会解释,能融会贯通。

这里面还有一个要注意的地方,就是所有理解都得按“教学大纲”来,不能够违背官方指定的注解里所说的意思。

不过我在这里还要补充一点:在汉代罢黜百家、表彰《六经》之后,原本的四书五经其实成了“四书十三经”。

而《十三经》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包含《易》、《诗》、《书》、《礼》、《春秋》;《左传》、《公羊传》、《穀梁传》属于《春秋经》之"传";《礼记》、《孝经》、《论语》、《孟子》为"记";《尔雅》是汉代经师的训诂之作。

“经学”实际上可以称为中国古代学术的主要体系。《四库全书》的经部当中就收录了经学著作一千七百多部、两万多卷。每次看到这样庞大的知识量和阅读量以后,我都会暗暗“同情”古代学子,而悄悄为自己感到“庆幸”。

3 古人参加科举考试前的学习途径

一般而言,古代人读书大概有两种途径。一个是念私塾,这一点我们在平时的影视剧里也都能看得到,因此也比较熟悉。另外一个就是家里的长辈给孩子请“家教”,进行一对一的辅导。比如林黛玉就是这样学习的。

我之前写过一篇《红楼梦》里“大闹家学”的文章。那里面就点明了,贾府成立了自己的私塾供后代读书识字。我们从“闹学堂”那一回也能看出,为什么贾家一代不如一代——这些贵族子弟根本不珍惜学习机会,连最基本的“课堂纪律”都可以抛之脑后。

我们所熟悉的岳麓书院,就是私塾的“升级版”。北宋南宋时期,文化发展呈现出非常繁荣的景象,于是在僧人办学的基础上,由官府捐资兴建,创办了岳麓书院。理学家朱熹和张试曾经在此地进行过历史上有名的“朱张会讲”,当时前来听讲的人可谓是络绎不绝,达到了“一时舆马之众,饮池水立涸”的盛况。这次会讲具有很重要的历史意义,因为它推动了宋代理学和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

4 “千军万马的独木桥”

我们形容现代的“高考”为一座独木桥,可见如今莘莘学子们的十年寒窗之苦。某些专业的录取率大概是七比一,十几比一,而公务员考试的录取比例比这个还要低。每次看到类似的新闻时,恐怕大家也要感叹一阵。

然而,在清代时期,要想考中一个举人,则更是难上加难。我们就以道光年间为例,有些十几万人口的地方,也许只能考中一个举人。根据史料记载,全国举人的录取率为3%左右,而进士的录取率大概是在5%。这样算下来,可能平均一万个考生里才能出一个进士。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范进中举以后高兴得疯了——成功概率如此之低,能考上的真是万幸。

而中了举人以后,就意味着可以去京城参加“会试”了。根据我们在上一篇文章里的分析,很多学子可能在漫漫长路的赶考路上就病死了、或者意外去世了,能够顺利到达京城实属不易。广东的学子赶去北京参加考试,光在路上耗费的时间就长达半年左右,所以这真是对体力和耐力的巨大考验,同时还掺杂着种种意外因素。

能顺利到达京城的学子,就已经是万幸中的万幸了。而他们即将面临的,是分为三场、持续九天六夜的“大考”。会试的主副考官都是在朝廷和文坛里首屈一指的人物。如果有幸通过了考试,在殿试后都会被授予七品或者七品以上的官衔,也算是终于熬出来了。

然而,这个录取率也十分令人唏嘘。比如乾隆年间,会试的通过者都不到一百人。而在清代初期,会试录取最多的一次,大概是四百来人。这比起我们现在的高考来,最后录用的人真是凤毛麟角了。但是我也要说清楚一点:这时候,被录取的考生只能叫做“贡士”,还不是“进士”。每每讲到这个过程,到了这一步,我都有一种要“笑哭”的感觉。

如果会试通过了,那么三个月以后考生就要参加由皇帝亲自出题、并且亲自主持的殿试。这场考试持续的时间大约为三个小时左右——因为能考上来的,已经是“人尖子”了,所以考试时间也大大缩短了。那么,只有通过了殿试的人,才能被录取为进士。而进士的前三名,依次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状元、榜眼和探花了。

清代名臣曾国藩是二十七岁时就考中了进士,李鸿章是二十四岁中了进士。而整个清代时期,中过状元的人,据详细统计,只有区区一百一十四位;录取的进士人数,大概是两万六千多人——这两万多人是从一百多次殿试当中分别脱颖而出的。

“贾雨村”如果真有其人,就是这两万多名进士当中的一个,也是在“千军万马”里艰难地走过了“独木桥”的人之一,真的可以称得上是一位古代“学霸”。

从古至今,精英教育都是一个十分艰难而漫长的过程。而从《红楼梦》的一个次要人物身上,我们也有机会读懂了明清两代科举考试的大致过程以及难度系数。我很幸运,能借助文字跟大家分享这一切。在此,特别感谢各位的关注与阅读!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