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是一种需要纯粹的爱情,复杂的耐心,以及可靠的相信所汇聚而成且坚定实现(双方共同的坚定实现)的交际关系。
但其实我讲的这个说法是有问题的,而且问题很大,这个问题的核心就是:
大多数人的爱情做不到这个标准,甚至很多人的婚姻,从一开始就是悲剧。
那么为什么我要讲出一个“比免费的午餐更不靠谱的概念”呢?
这就要从一个比较刁钻的角度来分析婚姻的实质,
那就是,婚姻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究竟会失去什么?
或者我们进一步打开这个话题:
为了这样一种关系而舍弃自我,真的值得么?
我始终认为,对于以普通身份的我们来说(这是一个颇许微妙的说法)完美的婚姻是基于认可的妥协,也就是说,基于认可,并且接受妥协的婚姻,是当代社会体系和人文环境的影响下,堪称典范的婚姻状态:
我不懂你,但是我愿意理解你,你不了解我,但是你愿意接受我,你我是不够完美的一半,合在一起,
就成了一个也许不完美,但却足够完整的整体。
事实上,这种基于现实的婚姻,促成了很多人对于婚姻问题的主观认知,
那就是我投入了,希望对方也投入,我付出了,对方也付出,
大家相互相互,理解理解,这样的婚姻就挺好了。
挺好是挺好,但是这样看似简单的想法,想要实现的困难,往往是难以言喻的。
因为我们并不了解我们的另一半,是不是真的也会这样去想,
或者说,能够成为我们另一半的人,他们的想法,我们是否能够去接受,
因为对方也会以一套对于婚姻需求的认知去要求我们,这就形成了一句老话所说的现象: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大家都有道理,都有自己认为对的认识,那么听谁的呢?
好了,到此之处,我们的标题便华丽登场:
在现实的婚姻之中,弱势者,必然要听从,甚至是服从强势者的要求。
这个观点很残忍而且很尖锐,但是最关键的,
是这个观点,影射了当代普通人婚姻的现状。
一厢情愿不断付出的人,成就着“被爱的有恃无恐”,因为太在乎,反而把一切的选择权交给了对方。
物质上的依赖,情感上的需要,
让两个人之间的关系从“我需要你理解”,逐渐演变成了“你必须妥协”。
都说婚姻不是儿戏,但这样失衡的关系让婚姻之中的种种矛盾不是儿戏却胜似儿戏,
无休止的妥协,不被理解的轻蔑,一个人为了让这段关系走下去,千方百计的“哄着”另一个人接受自己,换来的结果,往往就是如同婴儿与大人之间的“对话”:
婴儿用哭闹来强调自己的态度,用尖叫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而大人则是要无条件的接受这一切,教育听不懂,打骂不舍得。
强势者就如同掌管关系的婴儿,
而被动接受一切的成人角色,则是“顺理成章”落在了弱势者的肩头。
婚姻是坟墓,是婚姻关系之中,弱势一方的坟墓。
或者,我们可以吧强势与弱势的关系放大来看,
强势者即便承受了失败,也能够从弱势一方汲取生存所需的营养,他们掌控着资源,拿捏了话语,他们所有的要求,都由弱势者买单:
也许有人会说,都已经成这样了,为何不离婚呢?
其实这个问题,就如同人生遇到挫折,大多数人不可能因此就选择放弃一切,
有人有这个资本,所以他们可以选择。
但更多的人,是没得选择,
和他们的人生一样,走到了如今这个地步,他们唯一拥有的,
不是选择的条件,
而是用什么样的“表情”去承受。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