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林如海死后,没有给黛玉留下财产?

为什么林如海死后,没有给黛玉留下财产?
2021年12月20日 21:07 星辰文社

林如海遣女进京城,有一个令人吓一跳的可能性——家庭不容于黛玉这个六岁的孩子,林如海还有“几房姬妾”这也种下了“家庭纠纷”的种子。比如,那个黛玉的死去的弟弟,就不是贾敏生的。贾敏“一疾而终”的时候,林如海此时已过四十岁,在第三回,他遣送黛玉时,也说自己“年将半百”。

“年已四十”,“年将半百”,那我们就算林如海四十五岁好了。此时,黛玉六岁。换句话说,黛玉出生的时候,林如海三十八九岁。那么,贾敏多大岁数?在《红楼梦》的年代,从贾府嫁女的年龄段看,女儿论嫁的典型年龄,应在十七八岁吧。那么,这里就出现了两种可能性:或者贾敏和林如海年龄差了很多,比如十五到二十岁,贾敏在正常育龄生的黛玉,或者两人婚后竟有十几二十年没有生育,直到贾敏三十岁以上才生的黛玉。

贾敏是贾政的妹妹,应和王夫人年龄相当。所以,贾敏去世时应该是在将近四十岁左右,林如海和贾敏很可能是属于“两人婚后竟有十几年没有生育,直到贾敏三十岁以上才生的黛玉”的情形。这样,林如海的“几房姬妾”,是为生育而为,也就说通了,然而,奇怪的事实是,林如海和贾敏都是可以生育的,而且生出了聪明美丽的林黛玉!

所以,我稍微大胆地推想林如海家的两种可能的“家庭不和”,林如海贾敏夫妇之间,或者贾敏和姬妾之间。带着这样的推想,再来读贾敏去世后林如海遣送黛玉时说的话,就会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了。

那女学生黛玉,身体方愈,原不忍弃父而往,无奈他外祖母致意务去,且兼如海说:“汝父年将半百,再无续室之意,且汝多病,年又极小,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兄弟扶持,今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姊妹去,正好减我顾盼之忧,何反云不往?”

什么叫做“外祖母致意务去”?在什么情况下,嫁出去的女儿死去了,却非要将外孙女接回来?明明是,或者是对姑爷不满,或者是担心外孙女受委屈!什么叫做“再无续室之意”?贾敏的“一疾而终”,细节被忽略的有如可卿迎春的“一疾而终”,是否与姬妾纠纷有关?是否与家庭不和有关?如此,才会令林如海心有愧疚,灰心丧气,“再无续室之意”,对贾府接女无话可说,最后自己也于四年后抑郁而终。

为什么林如海死后,没有给黛玉留下财产?绝不可能是贾链凤姐贪没,内在心理和外在条件都不可能。是不是疏忽没写?不是,因为明明写的就是,黛玉陷于“无依无靠投奔了来的”“一无所有,吃穿用度,一草一纸,皆是和他们家的姑娘一样”的境地。那么,就很可能,林如海的财产,是被姬妾“霸占”了。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