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人口总数在4000万人,但是在冲突爆发之后,却一直面临着兵源紧张,无人参军的局面。甚至因为“抓壮丁”闹出不少笑话,例如征兵人员在村里被一群“妇女”围堵,大街上抓壮丁,吓得年轻人当街逃走等等。在这些闹剧的背后,一定程度上反映,当下乌克兰民众对于战争的抵抗情绪,也说明基辅当局并没有取得民众的信任。为什么上千万人口,最后却连一支百万级别的军队都组建不起来呢?
第一:不可否认,在“抓壮丁”这件事上,基辅的决策有一定的失误。首先明面上乌克兰人口有4000多万,但是在冲突爆发之后,乌东1000多万人投入俄罗斯怀抱,800多万人投入欧洲怀抱,剩下的总人口只有2200万左右。而且大部分是“老弱妇孺”,这些人没有足够的“收入”,所以无法离开乌克兰,但同时这些人也没有战斗力。但是基辅却以“人口基数”为参考进行征兵,这就导致过于理想化,目标脱离实际
第二:乌克兰前线的损失惨重,导致征兵工作“频繁”,加重民众的抵抗情绪。在冲突爆发之后,乌克兰先后征兵10轮,侧面反映出当下乌军前线的阵亡率很高,这种情况下民众还愿意去送死吗?反观俄罗斯方面,只进行一次征兵就有30多万人参军。因为俄罗斯人心里很“清楚”,即便是上前线,阵亡的概率也不大,而且还能获得诸多好处,值得一搏
这些虽然只是“个人利益”因素,但人总是先考虑自己才会考虑家国、他人。这里有一个关键问题,乌克兰不承认阵亡率很高,但是又不断地征兵,越发加剧民众对基辅的不信任。
第三:本身乌克兰的“战斗情绪”存在问题,民众对于俄乌冲突的认知有偏差。外界一直在争吵,乌克兰正在经历“入侵”,但是在乌克兰人心里可能并不这么认为。首先乌东地区本身就亲俄,所以在看到俄军抵达之后,反而会觉得自己的安全有了保障,不需要再承受基辅的炮轰,所以参加乌军抵抗俄军没有群众基础。其次就是乌克兰西部,首先战争主场在东部,西部人抱有“侥幸心理”,在炮弹落下之前,并不认为自己会死于
所以一定程度上,拥有4000万人口的乌克兰,在开战第一时间跑掉近1000万人,本身就说明乌克兰的内部管理有问题。其次有一个很搞笑的问题,一些在欧洲避难的乌克兰青壮,同欧洲抗议援助乌克兰的民众发生冲突。这些口口声声喊着“爱国情怀”的人,却在战争发生后第一时间跑路,国家危难之际拒绝回国参战,他们是真的爱国吗?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