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死!东北大姨也太能怼了!
前几天,我在网上看了一个东北相亲节目片段,有位大爷跑来相亲,结果看了女嘉宾的照片后表示不太满意👇
大爷几个“不行”一出口,这可不得了,屋里的阿姨们一听,气得直接对着镜头开怼,一点情面都不讲——
“长得好看的要你啊?”
“个儿不到一米七一个月3000块钱够干啥的?”
“没看上你干啥来了,逛超市啊?”
后来主持人也许是想帮大爷挽个尊,说屋里的5号阿姨看上去挺开心的。
大爷听后也是邪魅一笑,自信地对主持人表示“她们是在给你一个机会”。
结果5号阿姨直接…👇
阿姨吐了,我也笑吐了。
这就是东北女人吗?
我不由得想起那句经典名言:
这世界上比东北爷们更爷们的,是东北娘们,如果东北男人是王,东北女人就是王中王!
怼人只是小意思,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这世上好像就没有东北女人做不到的事,她们剽悍直接,啥都不怕。
不过话是这么说,但东北女生可不都是五大三粗。
高纬度地区的人,一般都肤白腿长,再加上东北和俄罗斯临近,所以东北女性一般都骨相绝佳五官立体。
比如来自黑龙江的张天爱,她的五官小巧精致,标准的尖下巴,眉目英气又透着妖娆👇
而东北是移民地区,特别是来自山东的移民众多。
东北人本身的好骨相,再和山东的大气端正一融合,只能说是绝绝子!
比如沈傲君长相大气明媚,眉上的痣也为其本人增添了一丝韵味。
再比如宋佳,她虽脸部偏方,颧骨较高,不是一打眼就能吸引人的美艳类长相,但骨骼的存在感依然很强。
长相端正,气质清冷。
除此之外,还有秦海璐、李冰冰等一众女星,都是长相得体大气的典型东北美人!
她们可端庄,可婉约,可精致,可温柔。
在地理、历史等因素影响下,东北女生美丽大方又得体。
但我今天想告诉大家的是:比长相更美丽的,是东北女生的女性地位!
东北女性有多勇?
首先,她们是中国最不怕离婚的群体之一。
据2018年数据显示,东北离婚率领先全国,前四里面占了三个。
日子不舒坦就赶紧跑,已经成了东北女人的常态。
其次,她们大多不怕男人。
看不顺眼就是干,谁也别想占老娘一份便宜。
沈阳甚至还开设了关爱男性的家暴庇护所,让广大男同胞在家里受尽委屈时,免于流落街头的命运。
而据我20多年来的观察,来自东北的朋友大都是独生子女,性格直爽自信。
在他们家里,没有男主外女主内的绝对说法,没有一定要生儿子的极端概念,就连吵架现场,也大多是男女互殴…
所以,东北为啥会是这种画风?
我找资料分析了下,发现了一个华点——
东北人的宗族观念普遍较弱。
东北几乎没有土著,也很少见到祠堂,因为大家往上数几代基本都不是东北人。
大家应该都知道历史上著名的闯关东吧?
1644至1667年,《辽东招民开垦条例》规定“招至百者,文授知县,武授守备”,来自山东的很多老百姓迁至了辽宁的大连和丹东。
其他省份的百姓大都迁至了辽西和辽北。
尽管后来政府下令禁止移民,但19世纪中后期的内忧外患,依然使得大批百姓闯入关东,而他们也开始向黑龙江地区聚集。
在传统宗族制度下,男性要比女性强势得多,他们认为女孩嫁出去后就是其他宗族的人。
但东北大多数家庭都是移民,他们本身也没有什么很强的宗族观念,更别说非要生儿子传宗接代。
而东北女性地位的上升,也和工业发展有关。
自新中国成立后,东北就是国家大力发展的工业地,东北地区一度占有国家98%的工业基地。
就像工业革命解放了欧洲女性一样,工业发展也给东北女性提供了大量工作机会。
再加上当时国家鼓励妇女工作,及“男女同酬”的影响,东北女性压根不指着男人。
很多东北人都在双职工家庭长大,且父母在国企工作的居多,拿的工资也没有绝对高低,基本不存在女方依赖男方生活的现象。
都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持平,也间接等于男女地位的持平。
而这样一种家庭模式,也让东北人从小就有独立的意识,不论男女。
而国企的特点是什么?
没错,就是严格落实国家措施。
于是东北就成了落实计划生育最彻底的地区之一。
谁敢违规?给我罚!
你想啊,大环境在这里摆着,大部分家庭就这么一个孩子,管他是男是女呢,宠就对了!
男孩女孩有啥区别?不都是妈妈的好宝宝吗!
所以在东北,这一代人里基本没有叫啥“招弟”的,倒是有不少姑娘的名字叫“胜男”…
确实要强,瑞思拜。
别看现在东北地区的经济不行了,但它曾一度靠自己成为国家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东北的教育普及得很好,至今仍是全国文盲率最低的地区之一。
辽宁文盲率比北京低,吉林文盲率比上海低…
教育好,现代化早。
这两个因素在一定程度上,让东北地区更加平等开放。
而且在东北,谁敢歧视女性啊?
这天寒地冻的气候环境,大家性格一个比一个坚强。
试问哪个东北男生小时候没被女同学“揍”过?
在东北,男的欺负女的不光会被看不起,况且如果真欺负了,谁打谁也不一定。
再退一万步讲,就算女的没打过男的,小舅子也不是吃素的…
如果《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发生在东北,那估计就变成了《就和陌生人说话了,咋地?》
我很欣赏的一点是,东北几乎从来不闹伴娘。
那些恶心粗鄙的闹婚手法,不太可能在东北出现。
谁要是敢和伴娘来这套,那就是不尊重女生,也不尊重新郎新娘。
闹了,朋友也就没了。
不过,东北也是分桌的。
只是他们分桌不按男女,按酒量——
“不喝酒的去小孩内桌吃!”
和印象中一样,东北女生不太喜欢柔柔弱弱的样子,更不愿意去伪装。
类似学校里搬书搬桌椅,或办公室里给饮水机换水这样的体力活,她们一般不特意找男生来做。
因为在她们的认知里,男生女生都一样,不存在谁更该做什么。
如果有,那就是她突然懒了…
生活中男女平等,东北电视节目中女性的地位也很高。
比如大型农村喜剧《乡村爱情》,这里面的女性角色没一个好惹,个个独立不靠男性。
女性在家的话语权很大,不怕离婚不怕创业。
谢广坤甚至因为怕谢永强和王小蒙差距过大,想让自家儿子放弃果园。
辽宁卫视大概是全国最女权的地方台。
他们曾拍了一期节目《猥亵的代价》,节目里的案例是女友被朋友咸猪手,男生失手把朋友打死。
这看上去是一起很严重的刑事案件,但节目嘉宾却全程在用女性视角说话,指出性骚扰是男权社会的象征。
女生不该沉默,也不必有羞耻感。
而这就是东北。
除了好看的外貌,文化氛围、地理环境及过早的工业现代化,又让这里的女性不再是弱势群体。
重男轻女是什么?家暴是什么?闹伴娘又是什么?
东北女生可不是软柿子。
她们从小就知道女性不是男性的傀儡,她们可以独立生活,可以选择自己想要的人生。
而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东北男孩也不觉得女性是他们的附庸。
在双职工家庭长大的他们,从小接触的就是父母共同赚钱养家的经济模式,没有谁拥有绝对的话语权。
所以他们普遍认可女性的工作能力, 也尊重女性的选择自由。
诚然,并不是所有东北人都是如此。
我知道重男轻女的现象依然存在,但我们不能否认东北是男女平权较发达的地区之一。
特别是70年代后出生的孩子,双职工家庭中母亲的经济独立,潜移默化对他们产生了影响,也给了女生更多独立生活的勇气。
即使现在东北的经济并不发达,大批年轻人才外流,但东北女性的独立符号,并不会被打消。
我们这个时代,总喜欢给女性加标签。
但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魅力女性?
我想她不光能经济独立,也要精神独立,她不会被爱情冲昏,也不会被琐事打倒。
或许不是所有地区的女孩都在男女平等的氛围下成长,但不论你来自哪里,我都希望你能拥有东北女生的这些特质——
因为我们生来平等。
只要思想独立,就永远自由。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