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毕峰;编辑:木心
网红品牌贝泰妮近日突然“翻车”。
事件缘起王海团队从贝泰妮旗下产品中检测出未在成分表中标注的超标准防腐剂。据报道,王海团队从电商平台购买了薇诺娜的清痘修复精华液,并通过第三方检测发现了未在成分标识中备案的防腐剂。其中,拼多多店铺检出0.138%苯氧乙醇,京东检出0.14%苯氧乙醇,淘宝天猫店铺检出0.137%苯氧乙醇,且未在成分表中标注。这一发现引发轩然大波,因为贝泰妮薇诺娜众多产品一向标榜“敏肌舒适”,并宣称将“对皮肤产生刺激的酒精、香精、色素和激素一律拒之门外”,如今被爆出超量添加防腐剂,且不在产品标签中注明。如果属实,则贝泰妮不仅涉嫌违规,还有欺骗消费者之嫌。
事件发生后,贝泰妮紧急辟谣。在给中经新纬的回应中,贝泰妮表示,“为了保证化妆品原料质量而在原料中添加的微量稳定剂、防腐剂、抗氧剂等成分,虽然需要在产品配方中进行填报,但不属于化妆品成分的范畴,因此可以不在产品标签上进行标注。”
针对防腐剂含量,贝泰妮强调,“公司依据管理规定在国家药监局备案资料中列出原料组成并完整标注、登记了苯氧乙醇的成分比例、合计苯氧乙醇理论用量0.125%,且进行了风险物质评估,所有检测结果均符合要求。”
不过,贝泰妮的上述回应模棱两可。王海团队检测出的防腐剂含量已超出贝泰妮所宣称的理论用量,据《化妆品标签管理办法》第12条规定:化妆品标签应当在销售包装可视面标注化妆品全部成分的原料标准中文名称,以“成分”作为引导语引出,并按照各成分在产品配方中含量的降序列出。化妆品配方中存在含量不超过0.1%(w/w)的成分的,所有不超过0.1%(w/w)的成分应当以“其他微量成分”作为引导语引出另行标注。
贝泰妮虽然坚称没有非法添加防腐剂,但自始至终也没有公开否认王海团队在其产品中检测出的防腐剂数值为“虚假”信息。事实真相究竟为何?还需要贝泰妮尽快给消费者一个明确的说法。
“国货”宣传真实性存疑
新经济IPO注意到, 在公司宣传以及媒体报道中,贝泰妮常常被冠以“国货之光”、“国货龙头”等称呼,但贝泰妮真的是国货品牌吗?新经济IPO发现,从公司和创始人身份背景看,贝泰妮更像是一家外资品牌。
从招股书看,贝泰妮创始人GUO ZHENYU(郭振宇)1963 年 11 月出生,为加拿大国籍,护照号为 HP95****,拥有中国五年期居留权。贝泰妮的另一位实际控制人郭振宇的儿子KEVIN GUO 1994年8月出生,则拥有加拿大和美国双重国籍,加拿大护照号为 AC00****,美国护照号为 48526****。
从股权结构上看,GUOZHENYU(郭振宇)与儿子KEVIN GUO过中外合资企业诺娜科技控制公贝泰妮54.22573%的股权。而诺娜科技的上层股东为Hanson(HK)和Hanson(BVI),两者均为境外投资者,其中Hanson(BVI)于 2013 年 2 月 28 日在英属维尔京群岛设立,GUO ZHENYU(郭振宇)持有该公司70%的股权,KEVIN GUO持有该公司30%的股权。
贝泰妮招股书法律意见书称,Hanson(HK)、Hanson(BVI)设立时,GUO ZHENYU(郭振宇)、KEVIN GUO 均为外籍身份,二人通过设置多层境外架构投资诺娜科技具有合理性。
无论从实际控制人国籍身份还是公司股权架构上看,贝泰妮都不能算纯粹的中国品牌,它更像是一家中外合资/外资品牌,或者说是加拿大品牌,只不过它将其注册地和生产地、实际销售地都放在中国。贝泰妮宣称自己是“国货”,严禁来说是存疑的。
近几年,不少消费品牌都看到了年轻一代对于国货产品的巨大热情,于是纷纷在销售中打“国货”牌,从提升国货产品质量、推动国货走向更多消费者来说当然是好事,但也要警惕部分品牌利用年轻人青睐国货心理,虚假宣传,甚至欺骗消费者的行为。需要指出的是,即便是正宗国货品牌,要赢得消费者,也不能仅靠一时的网红流量,而是要依靠诚实守信经营,提升产品质量,这才是企业经营的长久之计。
公费留学未归且入籍加拿大
公开信息显示,贝泰妮创始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对其早年求学、创业历史的讲述中充满了大量自我矛盾、自我美化的信息。
《曲靖日报》2021年曾刊登过一篇文章《“学霸”郭振宇与云南大学的不解情缘》,详细讲述了郭振宇的求学和创业故事。文章称,郭振宇是云南大学1979级校友,15岁考入云南大学无线电电子学专业,23岁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25岁留学加拿大,30岁成为麦吉尔大学电机工程博士,32岁成为博士后,38岁成为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终身教授;2002年回国执掌云南本土知名药企滇虹药业,并于2004年正式辞去美国终身教授教职,成为改革开放后第一位辞去美国终身教授的海归。2010年,投身护肤品领域并创立新公司;2021年3月,公司成功上市,市值最高一度超过1200亿元。
还有一篇采访文章,标题更是耸人听闻,将郭振宇称为“比肩总统的学霸:不当美国终身教授,成为云南首富”。
在上述采访文章中,郭振宇向记者吐露了很多当年公派出国留学的细节。1988年,身为云大讲师的郭振宇获得学校推荐公派出国留学。当时每月工资只有60多元的他,在云大财务室领到了1万美金的留学奖学金。
在2021年《**证券报》一篇名为《贝泰妮郭振宇:“点石成金”不靠运气》的采访文章中,郭振宇回忆称,“我一个月的工资大概60元,当时云南大学公费派我出国留学,从云南省地方外汇留学企业的基金里支出1万美元当作奖学金。那时,云南经济比较落后,还能拿出这么多钱送我留学,我学成后一定要报效家乡。”
1988年,1美元大约兑换3.72元人民币,1万美元相当于37200元人民币。按郭振宇当时年收入720元计算,1万美元相当于他51.6年的工资收入。毫不夸张地说,在当时这是一笔巨款!
然而,郭振宇拿着国家给予的这笔留学资金一走就是15年,他似乎完全忘记了“回国报效家乡”的誓言。不仅没有回国做贡献,郭振宇还在加拿大留学期间加入了加拿大国籍。
公开信息显示,1993年,郭振宇30岁时成为麦吉尔大学电机工程博士。乔治华盛顿大学官网显示,1998年,郭振宇是该校的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助理教授,但研究领域为生物医学。
2003年,郭振宇回国加入了滇虹药业,担任董事长兼总裁。这时他的身份不再是中国公民,而是华侨,他在中国生活工作期间持有的是“中国五年期居留权”。
根据1986年我国颁布的《出国留学人员工作的若干暂行规定》,出国进修人员和访问学者,在批准出国留学的期限内,国内工资由原单位照发,国内计算工龄。同时,“规定”要求公派留学人员应按照计划努力学习,按期回国服务。留学期间或留学期满后,一般不得改变留学身份。需要延期者,应提前提出申请,报原派出单位审批。凡是由原单位发放工资的,其在批准的国外延长学习期间的国内工资照发。未经批准逾期不归的,一年内停薪留职,一年后是否保留公职,视不同情况由派出单位决定。“规定”还要求,即便需要在国外从事“博士后”研究,也“不得改变留学身份”进入公司、企业进行短期实习。
郭振宇公费出国留学,并加入加拿大国籍,是否获得了原单位云南大学的批准呢?如果没有获得批准,郭振宇出国留学滞留不归显然违反了有关规定。
根据我国改革开放后对公派留学人员相关规定,公费留学人员应至少回国服务两年。1996年,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颁布新规,所有公派留学人员逾期滞留,将面临法律上全部返还国家支付的经费,并赔偿30%的违约金。那么,郭振宇当年是否返还了国家为他支付的学费和生活费,并支付了相应违约金呢?
“偶然加盟”岳父企业?
同样,郭振宇对自己回国创业的历史也存在诸多美化。
根据2021年中新网一篇采访报道,侨商郭振宇2002年“回国休假,偶然间了解到一家名为滇虹天然药物厂的民营企业”。这家企业由由三位退休老人创办的,本来只打算在退休后很贴补生活开销的小企业,实现了一年间从20万办厂到1000万收益的飞越式发展。
问题是,郭振宇真的是“偶然间了解到”滇虹天然药物厂并成为这家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的吗?
百度百科显示,滇虹天然药物厂也就是后来的滇虹药业集团创始人及实际控制人为周家礽,根据云南贝泰妮招股书披露信息,周家礽是郭振宇的岳父!
可见,郭振宇入职滇虹药业既不“偶然”,也不是通过公开应聘途径。郭振宇将继承岳父已经打下良好根基的医药事业描述成毅然归国创业也是令人耳目一新。
公开信息显示,周家礽1938年出生,毕业于南京药学院,1962年后进入云南白药长工作,1983年成为云南白药首任总工程师。1988年,55岁的周家礽因患严重胃病退休。1993年12月,周家礽与曾经的昆明部队大观制药厂总工程师汪伯良一起创立了滇虹天然药物厂,也就是后来的滇虹药业。
百度百科信息显示,周家礽有三个女儿,1986年和1988年,周家礽将云南大学外语系毕业的大女儿、二女儿送到加拿大留学深造,其中,大女儿周泉嫁给了郭振宇。
郭振宇是何时认识周泉以及何时成为周家礽女婿的具体时间不清楚,但从时间线看,郭振宇1985年在云南大学留校任教,彼时周泉尚未从云南大学毕业,周泉1986年赴加拿大自费读书,郭振宇1988年公派留学加拿大,不得不说非常巧。
另据贝泰妮招股书显示,郭振宇有一儿一女,儿子KEVIN GUO 1994年8月出生,具有加拿大和美国双重国籍。这也说明,周家礽创立滇虹药业之时(1993年12月),郭振宇已经成为周家礽的女婿。那么,2002年,郭振宇与周家礽女儿共同养育的孩子大概已经读小学二年级了(8岁),郭振宇说自己“偶然间了解到”周家礽控制的滇虹药业,是不是很魔幻?
在接受《福布斯》采访时,郭振宇反问说,自己“放弃了美国终身教授的头衔回国创业,你能说这不算赌博式的冒险吗”?
客观讲,郭振宇的履历其实很完美,从小自带学霸光环,虽然在公费出国留学不归以及进入岳父企业接班这两件事上表现没有那么完美,但郭振宇毕竟不是百分百“完美先生”,继承岳父事业也不是丢人的事,完全没有必要撒谎。郭振宇极力包装自己完美人设的背后是出于虚荣心还是有其他目的,我们不得而知,但作为企业家,诚信还是非常重要的。当年,郭振宇宣称学成归来“报效祖国”,最后却入籍加拿大,失信于国家;十几年后,华侨郭振宇对外宣称护国“报效云南”,实为回国继承岳父事业。这些自我矛盾的自述无疑让侨商郭振宇的诚信丢分不少。
非处方药协会秘书长任独董10年
除了创始人郭振宇自身求学及创业历史多处涉嫌矛盾及虚假信息外,贝泰妮在公司内部治理商业也存在重大瑕疵。
招股书显示及历年财报显示,贝泰妮独立董事中存在利益关联人员。贝泰妮2023年度独立董事述职报告显示,汪鳌为公司独立董事之一,汪鳌1970年10月出生,药学专业本科学历。1994年7月至1998年12月任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干部,1999年1月至2003年12月任深圳三九医药贸易有限公司浙江办事处主管,2004年1月至今任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秘书长。
汪鳌自2014年4月起担任贝泰妮独董,任职至2024年10月,任职时间长达10年。贝泰妮招股书显示,公司每位独立董事的津贴为税前15 万元/年(2020年后提升为20万元/年),由此计算,汪鳌过去十年间从贝泰妮合计大约领取了150万元薪酬。
根据上市公司独董管理办法,独董连续任职不得超过六年。贝泰妮为何如此青睐汪鳌,坚持10年一直聘请其担任公司独董呢?从招股书看,贝泰妮的另外两名独董任期始于2019年,任职都未超过两届。
“新经济IPO”注意到,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官网一则消息显示,汪鳌除了担任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秘书长外,还担任协会副会长。
贝泰妮集团为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理事单位,创始人郭振宇则为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副会长。
官网简介显示,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成立于1988年5月,前身为中国大众药物协会,是代表中国非处方药行业,是医药工商企业交流合作的平台,行业、企业与政府和消费者沟通的桥梁和纽带;会员单位包括非处方药(OTC)及健康领域的研发、生产、经营、咨询等200多家企业;是在民政部登记的非营利性全国性社团,国家一级协会及民政部评定的三A级协会;致力于推动中国非处方药及大健康行业的发展,普及自我保健理念和知识,促进我国OTC及健康产品的科研、开发和品牌建设,提高行业经营管理水平。
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虽然是医药行业自发组织,但实际上承担着联接政府与企业、协助政府对行业进行管理、指导和监督的重任。这意味着,汪鳌所在的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与郭振宇的贝泰妮集团实际上存在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汪鳌作为协会秘书长,在协会成员理事单位担任独立董事长达10年,其中是否存在利益关联?是否涉嫌“人情董事”?
根据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管理办法》,明确要求独立董事与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股东之间应不存在“直接或者间接利害关系”或“其他可能影响其进行独立客观判断关系”,同时明确独立董事与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之间亦不得存在该等关系。
贝泰妮集团作为医药大健康行业头部企业,接受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的指导和监督,汪鳌作为负责后者日常管理事务的秘书长出任贝泰妮独董,如何能保证其履职“独立性”?从上市公司治理上看,独立董事的薪资是由全体投资者买单,而并非上市公司实控人支付,贝泰妮的众多中小股东会接受一个与实控人可能存在利益关联的人士担任独董吗?
风险提示:
本文内容均依据公开市场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招股材料、上市公司财报、工商信息等)撰写,我方追求基于公开信息基础上对资本背后真相的探索,力求做到观点客观公允,但本文信息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亦不承担由任何个人或组织擅自使用该内容引发的任何损失责任。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