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名娃哈哈前员工及在职员工发起集体诉讼

多名娃哈哈前员工及在职员工发起集体诉讼
2024年09月07日 11:25 谈一谈热事

近日,娃哈哈集团被多名前员工及在职员工集体起诉,这一事件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此次诉讼的根源可追溯至 8 月娃哈哈集团的一系列举措。要求员工转签合同至宗馥莉掌舵的宏胜饮料集团,这一变动让员工心生不安,多年的工作归属突然改变,新合同的不确定性如阴霾笼罩。更为关键的是,伴随合同转签,员工在娃哈哈集团的 “干股分红” 待遇惨遭取消,这对员工而言,无疑是重大打击。干股分红不仅关乎经济收入,更是对他们长期忠诚付出的认可与回报。据了解,涉及的金额可能高达数千万元,这使得员工对未来收入保障充满忧虑。此外,娃哈哈以较低价格回收员工持股会股权,进一步损害了员工持股会的权益。员工们在感到自身权益被漠视和侵害后,毅然团结起来,通过法律途径维权,期望恢复干股分红并获得合同转签的合理补偿。

8 月 29 日,娃哈哈集团完成工商变更,宗馥莉正式接替宗庆后,出任法定代表人、董事长及总经理,全面接管集团事务。与此同时,旧有高管团队几乎全员退出,新的领导团队由叶雅琼、洪婵婵、王国祥、费军伟等组成,其中王国祥兼任副总经理,洪婵婵担任财务负责人。这一领导团队的大换血,标志着娃哈哈正式迈入宗馥莉时代,也预示着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或将迎来重大变革。

然而,娃哈哈近年来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自 2013 年营收达到巅峰的 783 亿元后,便逐年下滑,至 2023 年已降至 500 亿元左右。宗馥莉全面接管后面临诸多严峻挑战。在产品方面,尽管新产品推出频繁,但市场认可度却不尽如人意,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以品牌 “年轻化” 战略为例,虽然推出了新产品并更换了代言人,但市场反馈冷淡,传统产品依然是销售的主力军。在瓶装水市场,娃哈哈的市场份额也逐年萎缩,与农夫山泉和怡宝等竞争对手相比,压力日益增大,核心产品的竞争力亟待提升。此外,娃哈哈品牌在新生代消费群体中缺乏吸引力,缺乏高大上的调性,难以满足年轻消费者的需求。正如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所言,娃哈哈多元化布局虽从未停止,但缺乏好的产品、包装以及个性化设计,很难打动新生代消费者。

娃哈哈集团取消干股分红这一举措,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对于员工来说,干股分红是一种重要的激励机制,是他们辛勤工作的应得回报。公司此举让员工感到愤怒和心寒,认为自身权益受到了严重侵犯。从公司的角度看,这或许是其在商业变革中为适应市场竞争环境、实现长远发展而进行的战略调整。然而,在实施过程中,公司明显缺乏与员工的有效沟通协商,导致员工产生被忽视的感觉,这无疑是矛盾激化的重要导火索。企业应当深知,员工是发展的基石,在做出重大决策时,必须充分考虑员工的利益和感受。而从员工的角度来看,发起集体诉讼维权是他们保护自身权益的合理方式,但在维护权益的同时,也应理解企业面临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

面对员工的集体诉讼,娃哈哈集团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首先,公司应高度重视员工的诉求,与员工展开充分、深入的沟通协商。可以组织专门的沟通会议,认真倾听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坦诚解释公司的决策意图和考虑因素,共同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其次,公司可以考虑在合理范围内恢复部分干股分红待遇,或者提供其他具有吸引力的激励措施,以缓解员工的不满情绪。同时,对于合同转签给员工造成的损失,应给予合理的补偿。此外,公司还需加强内部管理,完善决策机制,确保未来在做出重大决策时,能够充分考虑员工的利益,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公司还应注重维护自身的企业形象,通过积极的公关措施,向社会公众展示公司解决问题的诚意和能力。

娃哈哈此次遭遇的员工起诉事件,深刻反映出公司在管理和决策方面存在的问题。在企业发展的道路上,变革固然重要,但如何在变革中平衡各方利益,确保员工权益得到充分保障,是每个企业都必须认真思考和解决的课题。娃哈哈需要以此次事件为契机,认真对待员工的诉求,积极解决问题,维护员工权益和企业形象。同时,在未来的发展中,更应注重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加强与员工的沟通与合作,携手共同推动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只有这样,娃哈哈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续写曾经的辉煌篇章。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