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产业生态制定技术标准 中关村标协成立集成电路标委会“扛大旗”

建设产业生态制定技术标准 中关村标协成立集成电路标委会“扛大旗”
2024年06月18日 16:47 经济科技速览

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各产业领域的标准化工作。2024年6月18日,中关村标准化协会(以下简称“中关村标协”)下设的“集成电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集成电路标委会”)正式揭牌成立,有望对推动集成电路产业标准化进程、提升国内集成电路产业竞争力、促进产学研用深度合作、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等方面,产生重要推动作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刘力,北京集成电路学会秘书长陈小男,第27届ISO主席、“中关村标准”战略委员会委员张晓刚参会并致辞。

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要求引领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的快速健康发展,实施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开展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标准化研究,制定一批应用带动的新标准,培育发展新业态、新模式。作为当今世界发展最为迅速、竞争最为激烈的高科技产业之一,集成电路产业不仅是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核心,更是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中关村标协秘书长黄群介绍,为推进中关村标准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落地,中关村标协深入贯彻国务院《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要求,根据《中关村标准化协会技术委员会管理办法》,特成立集成电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将在集成电路的制造(含封装、MEMS)、设计及EDA工具、装备与材料等领域,开展团体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并以集成电路领域创新技术为核心,制定互联互通的技术、产品、服务标准体系,以标准为纽带,建设开放的集成电路生态,构建市场创新型产品的“1 字标”认证基础,同时制定未来 3-5 年的中关村集成电路团体标准路线图,大力推进中关村标准对集成电路产业的引导支撑作用及国际化合作。

对该标委会的成立及其将发挥的作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刘力给予充分肯定。她谈道,北京市“十四五”规划和高精尖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指出,经开区是集成电路产业的重要布局区域。当前,经开区已在集成电路产业领域形成了从设计、制造到封装测试和材料设备的完整产业链。此次,中关村标协集成电路标委会抓住产业规划的重要契机在经开区深耕落地,落户于北大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基地,将秘书处设立在经开区的优质企业北京奕斯伟计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将服务处设置在通明湖IC社区,这一系列布局,不仅充分体现了产学研结合的创新模式,更为集成电路标准化工作的顺利开展增加了强有力的保障。通过标准化工作的推进与落地,在集成电路产业链中占据主动权,提升我国在全球集成电路产业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将进一步增强经开区乃至北京市集成电路产业的创新能力和产业链竞争力。未来,经开区将继续加强集成电路产业的扶持力度,优化产业生态,努力打造国际一流的集成电路产业集群。

揭牌仪式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标准技术司原副司长陈洪俊,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院长蔡一茂,北京奕斯伟计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首席技术官何宁,北方集成电路技术创新中心总经理康劲,拓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吕志鹏,分别就“标准化引领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集成电路前沿技术发展与关键挑战”“携手共建RISC-V生态,打造新一代数字基础设施”、“中国集成电路逻辑工艺的发展趋势”、“半导体装备 核心元器件及产业标准”等,进行了主题演讲,阐述了各自观点。

据悉,集成电路标委会首批委员单位60家,涵盖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集成电路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以及集成电路投资机构。标委会秘书处由北京奕斯伟计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承担,主任委员由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蔡一茂院长担任,副主任委员由北京奕斯伟计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首席技术官何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集成电路与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张悦,北京理工大学集成电路与电子学院院长王业亮,东方晶源微电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席技术官俞宗强,北方集成电路技术创新中心(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康劲等相关专家担任。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