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十一年二月初四日(1872年3月12日),曾国藩病逝于两江总督府。得知曾国藩去世的消息后,作为他的学生与几十年的战友,李鸿章内心极为悲痛,提笔写下了一幅挽联:“师事近三十年,薪尽火传,筑室忝为门生长;威名震九万里,安内攘外,旷世难逢天下才。”
同时,与曾国藩向有嫌隙而又远在西北的左宗棠,也同样表示了哀悼之情,这位以倔脾气著称的左大帅,尽管在很多问题上与曾国藩存在分歧,但是他始终对曾国藩的才能品德极为欣赏,于是左宗棠也写下了一副挽联,曰:“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
国学大师梁启超曾评价曾国藩说:“岂惟现在,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岂惟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
作为国人,一百五十多年来除了那些怀有“驱除满清鞑虏”的人谩骂曾国藩是“满清走狗”外,其他人都十分赞佩这位为国家贡献了一生、个人品德高尚、学问过人并能使国势中兴和使人民免于灾难、华夏文化免于沦亡的人物,且被誉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
《左传》曰:“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所以立德、立功、立言是中国士大夫最高人生理想,而真正能达到此成就的历史上却寥若星辰,曾国藩就是其中一颗耀眼的明星。
曾国藩平定太平天国,拯救大清大厦将倾之时,同时挽救了中国的千年文化,结束国家面临分裂的局面;1870年,曾国藩60寿辰,同治帝亲题“勋高柱石”四字,送到两江总督府;曾国藩匡救时弊,整肃军政之风,推动洋务,是大清得以实现“同治中兴”的灵魂与台柱;他克己唯严,正派为人,著述千万言,为后世留下了及其宝贵的精神财富。
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曾作过一副联语:“有子孙,有田园,家风半耕半读,但以箕裘承祖泽;无官守,无言责,世事不闻不问,且将艰巨付儿曹。”以教育子孙,所以曾国藩一家后辈中很少有做官的。
而且,曾麟书还传下了治家八字诀:“书蔬鱼猪早扫考宝”,即读书、种菜、养鱼、喂猪、早起、扫屋、祭祖、睦邻。曾国藩的老家富厚宅正厅取名“八本堂”,现有其子曾纪泽手迹:“读书以训古为本,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的欢心为本,养生以少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居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
曾国藩一生生活节俭,他平时着土布衣,仅有的一件天青缎马褂礼服要逢重大活动才穿,这件衣服他穿了三十年。每顿饭他只吃一个菜,“绝不多摄”。湖南老家的族人花了5000两银子为曾国藩修缮富厚堂,被他痛斥一顿,并说:“新宅一次不踏其门”。
纵观曾国藩的一生:平定太平天国,不但挽救了大清王朝,也使中国免遭全国性经济与文化的毁灭性打击;开启了兵源自募,军饷自筹,兵为将有,兵随将转的今后军阀成军之路;开启了一个以一介书生名儒成功领兵,并以儒家的理学思想成功教育将士的领军方式;除了他本人,还造就了一批后继人物,且都在近代中国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史迹。
自从湘军登上历史舞台,从此就使湖南在中国近代史中有突出的表现,而且也影响了中国近现代后来涌现的许多重要湖南人物。
曾国藩出于清王朝由盛转衰的过渡阶段,也是中国内忧外患接憧而来的动荡年代,但由于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彭玉麟这四位湖湘名帅的成就,使清朝随即出现了二十年的“同治中兴”,所以人们赞誉“中兴将相十九湖湘”。在这二十年间,整个湘军系统中官至总督者15人,官至巡抚者14人。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