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漠北蒙古族形似牛角的喀尔喀妇女头饰

清代漠北蒙古族形似牛角的喀尔喀妇女头饰
2021年09月29日 12:09 断桥残梦芷蕾

公元1636年,漠南蒙古16个部49个封建主归属于清朝。此后,漠北蒙古和青海的厄鲁特蒙古各部封建主先后向清朝遣使纳贡 。清朝初年,漠北蒙古喀尔喀已经形成三部,即扎萨克图汗、土谢图汗和车臣汗。崇德三年(1638),三大汗分别派使来沈阳,向皇太极呈表称臣。

公元1644年,清朝统一全国,1655年(顺治十二年),清政府赐盟宗人府,并在喀尔喀设8个札萨克,分左右翼,从而使喀尔喀蒙古与清中央政府的政治联系更加密切。

康熙三十年(1691)五月,康熙帝亲自主持内外蒙古克图王公大会,会上通过几项决定:规定喀尔喀蒙古须遵行清朝的法令;给喀尔喀蒙古王公以汗、郡王、贝勒、贝子等爵号,取消原有的济农、诺颜等名号;在外蒙推广盟旗制度,在喀尔喀蒙古设立35旗;正式承认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格根为外蒙古大喇嘛,确立其宗教地位。

此次会盟,改善了喀尔喀蒙古各部与清之间的关系,也使清王朝对漠北地区的管辖得到加强。1911

年(宣统三年),以第八世哲布尊丹巴为首的蒙古王公和上层喇嘛,在俄罗斯帝国策动下宣布“独立”,私自与俄罗斯帝国签订非法的《俄蒙协约》(即《库伦条约》)。

喀尔喀人古代社会结构以亲属集团为主,组成氏族和部落,为父系制。领袖以能力为决定条件。成婚後的男性通常住於邻近父亲和其他男性亲戚处。分为贵族和平民两个阶层。

蒙古族服饰具有浓郁的草原风格特色,以袍服为主,便于鞍马骑乘。因为蒙古族长期生活在塞北草原,蒙古族人民不论

男女都爱穿长袍。牧区冬装多为光板皮衣,也有绸缎、棉布衣面者。夏装多布类。长袍身端肥大,袖长,多红、黄、深蓝色。男女长袍下摆均不开衩。红、绿绸缎做腰带。

喀尔喀蒙古服饰特点:青年男子和未婚少女均穿斜襟坎肩,而已婚女子则穿对襟坎肩。喀尔喀蒙古族妇女头饰具有古老的动物崇拜的部落文化特征,其形状似牛角,显现出壮观大气的特征。

喀尔喀蒙古族人大多有戴帽子或者用头巾缠头的习俗。帽子不仅是一种御寒和装饰用品,而且用来表达对客人的尊敬。喀尔喀蒙古族人的男袍比较肥大,可以显示男子的雄健与豪放;女袍相对紧身合体,可以展示妇女的苗条或健美。

喀尔喀女性服饰,1900年。【摄影资料:vintage】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