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存款收益再“下降”

定期存款收益再“下降”
2021年02月01日 10:29 哆啦财经

进入2021年以来,银行存款出现了较大调整:原有的靠档计息类产品全面下架,储户的定期存款提前支取将会被按照活期挂牌利率来计算(一般是年化利率0.3%),非常不划算。但是银行定期存款依然受到广大储户的“青睐”,截至2020年12月末,全国本外币存款余额218.37万亿元,同比增长10.2%。究竟是何原因?

原因一:银行为了“生存”,立即推出了一系列替代产品。

在靠档计息类产品取消之前,工、农、中、建、交、邮储统一发布了公告,提示储户如果需要提前支取必须在2020年底前操作,过了这个时限,提前支取将会按照活期利率计算。一时间,大家普遍认为今后银行拉存款“难上加难”了。

但是到了今年,情况似乎并没有那么糟。我们发现很多银行又推出了“定期付息”产品,比如约定最长期限是3年,付息的期限是每隔30天支付一次,储户可以像“领工资”一样按月收到银行的利息。不仅如此,这类存款产品还支持质押贷款,若储户临时需要资金,但是又不想取出这笔钱,可以向银行申请质押贷款,按照90%左右的比例获得贷款资金。

这一番操作后,我们不得不感慨:银行为了“生存”,创新能力还是很强的。

原因二:储户为了“生活”,通过定期存款的方式强制储蓄。

我们知道,中国是全世界储蓄率最高的国家。曾经央行行长指出,十年前中国的储蓄率达到50%,现在是45%,虽然出现下降,但依然是全球最高。这说明储户存款的意愿还是非常强的,尤其是中老年群体。

但是放眼如今银行的定期存款,基本上一年期利率在1.9%至2.1%左右,根本比不过理财、基金、股票等投资产品,大家存定期只是为了在低风险的情况下“强制储蓄”,让自己平时的收入可以节省下来,但又不愿意冒着本金亏损的风险去投资基金、股票等产品。

原因三:银行员工为了“业绩”,更加希望储户存定期存款。

虽然对于储户而言,存定期存款是非常不划算的,但是对于银行员工而言,定期存款是最适合完成“揽储”任务的。一方面,定期存款更加稳定,储户一般不会轻易支取,对于员工来说,日均存款指标能更好地完成;另一方面,会存定期存款的储户一般经济条件都不错,员工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配套营销基金、贷款、理财、信用卡等一系列产品,一举两得。

因此,存定期存款也是为了让自己下狠心,让自己远离“月光”的生活。但是大家也要明白,随着LPR利率的改革,利率市场化更加明显,现阶段的利率走向还是持续下降的,所以储户不仅要会“强制储蓄”,更要懂得资产增值,多学习一些资产配置的方法。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