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可辛多变的电影之路,助成龙进军国际,让李连杰拿下影帝

陈可辛多变的电影之路,助成龙进军国际,让李连杰拿下影帝
2020年09月29日 09:54 柴火聊娱乐

近日,由黄渤、巩俐出演的《夺冠》,正式走入各大院线银幕。而4天取得1.73亿的票房成绩,也让该片的导演陈可辛,成为了不少影迷的话题焦点。

对于陈可辛的名字,港片影迷们应该都不陌生,毕竟在90年代的港片大银幕上,陈导打造了太多的经典作品。

年轻时的陈可辛,曾在洛杉矶大学学习电影专业。1983年,21岁的陈可辛,趁着假期返回香港探亲,并且在嘉禾找了一份制片助理的假期兼职工作。因为表现出色,嘉禾的邹、何两位老板有意让陈可辛留下。

面对工作的机会,陈可辛果断放弃学业,加入了嘉禾,成为了一名制片助理。这份在选择面前的从容与果断,也为陈可辛之后踏上一条不断变革、不断突破的多变电影道路,埋下了伏笔。

壹:帮吴宇森事业转型,助成龙进军国际

留在嘉禾之后,陈可辛接到的第一项任务,就是陪当时的“过气喜剧导演”吴宇森,到泰国拍摄《英雄无泪》。

70年代末的吴宇森,在嘉禾一直走的都是都市喜剧的路子。《发钱寒》、《钱作怪》、《摩登天师》等作品,都是出自吴宇森之手。

不过80年代初,随着“新艺城”的崛起,成龙、洪金宝的加盟嘉禾。吴宇森在喜剧片市场上的地位,快速被取代。为了寻求事业突破,1983年时的吴宇森,决定转型枪战题材电影的拍摄,并从嘉禾申请到了一笔“启动资金”。

而刚刚入职的陈可辛,也受到何冠昌的委派,为这部《英雄无泪》担任了统筹、助理编剧的工作,帮助吴宇森实现导演事业的转型。

这部《英雄无泪》在拍摄过程中,发生了人员身亡,但是为了抓住这次翻身的机会,吴宇森选择了瞒报事故,继续进行拍摄。而身为统筹的陈可辛,则果断选择了向公司进行事故报告。

得知发生事故后,何冠昌下令暂停拍摄,但身在泰国的吴宇森却刚愎自用,坚持要将电影拍完。最终,这部《英雄无泪》在拍摄完成之后,被嘉禾“雪藏”。而吴宇森从泰国回来之后,也被嘉禾炒了鱿鱼。

虽然这部《英雄无泪》遭到了“雪藏”的命运,但陈可辛作为幕后统筹,在拍摄事故发生后的果断处理方式,却让何冠昌、邹文怀十分赞赏。

经历了《英雄无泪》的拍摄之后,嘉禾也决定大力培养陈可辛。1984年,嘉禾与好莱坞“华纳电影”合作,为成龙策划了《威龙猛探》,想借该片将成龙推向北美电影市场。

而此时的陈可辛,也在何冠昌的安排之下,在该片中担任了副导演的职务,助力“台柱子”成龙进军国际电影市场。

不过,这部《威龙猛探》在北美上映后的效果并不理想,成龙的这次好莱坞冲击之旅,也以失败告终。

《英雄无泪》被雪藏后,吴宇森与徐克的“电影工作室”合作,拍出了《英雄本色》,之后一举走上事业巅峰。而《威龙猛探》受挫后,成龙也反手拿出了一部《警察故事》,开启了自己全新的电影时代。

吴宇森、成龙通过对电影的创新、对自我的突破,走上了新的事业高峰。而陈可辛也受到了两位“老搭档”的启发,认识到了突破、创新的重要性。

《威龙猛探》之后,陈可辛也开始突破自我、尝试事业创新,对编剧、演员、监制等多项工作发起了挑战。

在80年代中后期的港片大银幕上,陈可辛不仅以监制身份参与了《肝胆相照》、《神行太保》、《壮志豪情》的拍摄,还与张学友、元奎、钟楚红一起出演了《三对鸳鸯一张床》,同时还为电影《金燕子》担任了编剧。

贰:从监制到导演,陈可辛的事业高峰

对不同岗位的尝试,让陈可辛积累了丰富的电影制作经验。进入90年代之后,陈可辛也悄然迎来了自己的电影时代。

1990年,陈可辛监制了警匪动作喜剧片《咖喱辣椒》。该片最初计划邀请梁朝伟、张学友搭档出演,但梁朝伟因为档期问题,无法参与。

此时,独具慧眼的陈可辛,看中了正处于事业起步期的周星驰,而这部《咖喱辣椒》也在周星驰、张学友的精彩演绎之下,成为了港片大银幕上的一部经典作品。

《咖喱辣椒》上映后获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陈可辛也在该片之后,选择了从监制转型导演。

成为导演之后的陈可辛,没有趁热打铁,继续打造警匪动作喜剧。“善变”的他,对文艺爱情片进行了大胆尝试,拍摄了电影《双城故事》。

这部《双城故事》在上映之后,引发了一片好评,陈可辛也凭借这部作品,正式打响了自己的名号。

《双城故事》大受好评之后,陈可辛选择了自主创业。1992年,陈可辛与曾志伟联手成立了“UFO电影公司”,并在1993年推出了公司的创业作《风尘三侠》。

《双城故事》的大受好评,让陈可辛在文艺爱情片的市场之上,累积了大量的观众基础。然而《双城故事》之后,“善变”的陈可辛却选择了褪去文艺气质,尝试拍摄都市爱情喜剧《风尘三侠》。

这部由梁朝伟、梁家辉出演的《风尘三侠》,上映后不仅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还让陈可辛获得了“金像奖最佳导演”的提名。该片之后,陈可辛又相继执导了《新难兄难弟》、《金枝玉叶》、《金枝玉叶2》等爱情喜剧作品。

这些作品上映后,在获得可观票房成绩的同时,陈可辛的导演之路也一步步走上高峰。

除了导演都市爱情喜剧,陈可辛在“UFO电影公司”监制的不少作品,也获得了不错的市场反响。比如:《亚飞与亚基》、《记得香蕉成熟时》、《朝9晚5》、《欢乐时光》等作品。

1996年,陈可辛迎来了自己的事业新高峰。这一年,他执导、拍摄了经典的爱情电影《甜蜜蜜》。

这部影响了一代人成长的经典作品,在金像奖、金马奖上同时拿下“最佳电影”的荣誉。张曼玉凭借该片,拿下了金马、金像双料影后,而陈可辛也同时拿下了金马、金像两座“最佳导演”奖杯。

叁:好莱坞受挫后北上发展,从爱情片、恐怖片到武侠片

1996年这部《甜蜜蜜》,让陈可辛走上了新的事业高峰。然而,他的事业高峰期,却在时代洪流的冲击之下,快速归于平淡。

90年代末,港片市场进入衰退期。而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更是让香港的市场经济遭受重大打击。

面对江河日下的港片市场,成龙、周润发、徐克、李连杰、林岭东、洪金宝、唐季礼等人,纷纷前往好莱坞,寻求新的发展机遇。陈可辛也在1998年,前往好莱坞拍摄了爱情电影《情书》。

因为文化的差异,不少港片导演步入好莱坞之后,都遭遇到了市场挫折,陈可辛也不例外。

爱情片虽然是陈可辛的强项,但这部《情书》却在北美市场表现惨淡。该片的受挫,让陈可辛遭受了不少好莱坞制片人的冷眼。

《情书》的失利让陈可辛明白,好莱坞并不适合自己。于是在2000年,陈可辛选择了回归香港影坛,并在这一年以制片人身份,策划了爱情电影《十二夜》。

新千年之后,港片市场一片萧条景象。此时的陈可辛也意识到:爱情片已然无法吸引此时的市场观众,要想继续电影之路,就必须进行题材的突破、故事的变革。

2002年,陈可辛以制片人身份,与彭氏兄弟合作了恐怖片《见鬼》。这部小成本的恐怖片作品,不仅在港片市场备受好评,同时还获得了许多北美观众的喜爱。好莱坞狮门影业还买下了该片的版权,翻拍了《异度见鬼》。

《见鬼》的成功,让陈可辛看到了恐怖片的前景。该片之后,勇于尝试、抉择果断的陈导,又策划拍摄了《三更之回家》。这部作品上映后,凭借过硬的质量,让陈可辛同时获得了金像、金马的“最佳导演”提名。

《三更之回家》之后,陈可辛又以制片人的身份,打造了《金鸡》、《三更2》、《金鸡2》、《如果·爱》等作品。这些作品虽然获得了不错的评价,但平淡的票房成绩,却让陈可辛意识到——港片市场大势已去。

2005年前后,随着内地电影市场的崛起,不少港片制作人选择了北上发展。而2005年《神话》在内地票房市场的风靡,2006年《霍元甲》的热映,更是让这些港片制作人们,看到了内地市场的巨大潜力。

2006年时的陈可辛,也选择了北上发展,并在这一年执导拍摄了写实武侠题材的《投名状》。

每一次的变革与尝试,总能让陈可辛取得不少收获,这次对“写实武侠片”的尝试也是如此。

在这部《投名状》里,陈可辛放弃了徐克、程小东式的飘逸打斗,试图通过写实化的动作风格,隐喻浓重的故事感染观众。

精良的制作,让这部《投名状》广受好评。陈可辛因为该片,再度拿下了金马、金像两座“最佳导演”奖杯;而“功夫皇帝”李连杰也因为该片,拿下了自己演绎生涯中的首座“金像影帝”奖杯。

《投名状》之后,陈可辛看到了武侠片的市场潜力。于是,他以制片人身份,与程小东合作了《江山美人》、与陈德森合作了《十月围城》、与刘伟强合作了《血滴子》。当然,陈导自己还亲自拍摄了一部写实武侠片《武侠》。

肆:从武侠片到传记片,不断改变的陈可辛

虽然《投名状》、《十月围城》上映后获得了不错的成绩,但随后的《血滴子》、《武侠》等作品,却都在内地市场遭遇挫折。

而随着《狄仁杰之通天帝国》的出现,徐克在内地武侠片市场快速壮大,陈可辛很快被挤出了“武侠题材”的电影赛道。

为了寻求生存空间,陈可辛再度选择了改变、选择了突破。这一次,他将目光锁定在了“传记电影”之上。2013年,陈可辛执导拍摄了《中国合伙人》。

这部“结合了真实创业故事”改编而成的电影作品,在上映后获得了不少观众的喜爱。影片不仅以5.39亿的票房成绩,位居2013年内地票房排行榜第7位,同时还在第29届金鸡奖上,拿下了“最佳故事片”的荣誉。

而为该片担任导演的陈可辛,也顺利拿下了第29届金鸡奖·最佳导演的荣誉。

《中国合伙人》之后,陈可辛开始对这类真实故事改编而成的电影作品,产生浓厚的兴趣。于是2014,陈导又拿出了一部根据“打拐新闻”改编而成的《亲爱的》。

2014年的《亲爱的》之后,陈可辛的导演之路暂时进入了一段平静期。之后的他,仅以制片人身份,参与了《七月与安生》、《喜欢你》、《你好,之华》、《少年的你》等作品的制作。

经历了6年的沉淀之后,陈可辛导演在今年推出了“传记电影”《夺冠》。在这部《夺冠》里,陈可辛导演依然没有放弃自己“寻求改变、寻求突破”的想法。

《夺冠》通过三场比赛,引出了中国三代体育人的故事。影片虽然是一部围绕“集体主义”展开的故事,但陈可辛却将一个“反集体主义”的内核,大胆地呈现在了电影之中。

这个“反集体主义”的内核,让《夺冠》在上映之后,遭到了不少影迷的争议。虽然大家对故事的内核褒贬不一,但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是镜头的把控,还是氛围的烘托,这部《夺冠》都可谓是“华语体育类型片”中的翘楚。

这部《夺冠》之后,陈可辛导演还有一部体育传记题材的《李娜》,蓄势待发。相比于“女排”这个故事载体,脱离了“国家网管中心”约束,实现了事业单飞的李娜,显然能让陈可辛表达出更多的想法与主题。

相信这部《夺冠》所留存的遗憾,应该都会在随后的《李娜》中得到释然。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